她实在受不住这架势,只安抚,未曾与崔云舒争辩,心中却觉着古怪。
她知道崔循心中未必喜欢这个表弟,但他无论何时总能将事情做得周全,面子上的事情从不出错,以免落人口舌。
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举动,实在不像他会做的。
仆役未曾去多久,便折返回话:“长公子已经回来了。”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崔云舒又开始落泪,崔夫人扶了扶额,问他:“阿旸被灌酒,是你令人做的?”
崔循颔首:“是。”
崔夫人噎了下,疑惑道:“究竟为何?”
“我昨夜应当已经遣人到王家,将事情原委同姑母说清楚了。”
“王旸行事无状,口出恶语,我既为兄长,理应约束。”崔循波澜不惊道,“何况喝酒一事,也是他自己选的。”
“琢玉,你岂可听信一面之词,宁肯信一个外人,也不信你表弟。”崔云舒哭诉,“分明是那贱婢蓄意勾引阿旸在前,又信口雌黄污蔑……”
一直以来,崔循待她都算敬重。
若遇着什么事,夫家那边不便料理的,她只需回崔氏抹抹眼泪,崔循都会办得妥当周全。
可这回,她对上的只有冰冷的目光。
崔循淡淡道:“姑母以为,我是个分不清是非的蠢人?”
崔云舒头回在他这里碰钉子,愣了愣,求助似的看向崔夫人。
崔夫人喘了口气,只得打圆场:“琢玉……”
“母亲身体不适,应当歇息,姑母还是改日再来探望为好。”崔循吩咐,“送客。”
众人齐齐愣了一瞬。
南雁就没见过这架势,一时间没敢动。
还是崔夫人身边老资历的傅母最先反应过来,上前扶了崔云舒,赔笑道:“正是如此。夫人昨夜受了风寒,如今须得静静休息才好,您想必也哭累了,也先回去歇歇吧……”
崔云舒走到一半,终于反应过来,涨红了脸。
甩开傅母的手,怒气冲冲地出了门。
崔夫人无奈:“怕是要去找你阿翁告状了。”
崔循只道:“不该令此事扰了母亲清净,是我的疏忽。”
“你,”崔夫人一看他的反应,就知道八成也问不出什么,便叹道,“阿旸平素行事是混账,但他身上到底也流着崔家的血,如此折腾他,还是过了些。”
崔循道:“祖父若要训斥,我领受就是。”
“你姑母先前总念叨着,阿旸只是年纪轻,心性不定,待他日成亲便渐渐改了……”崔夫人头昏脑胀,随口道,“可方才,又为亲事同我诉苦许久。”
崔循听出端倪,问道:“我怎不知,王家要为九郎定亲。”
崔夫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怔了下,面露迟疑。
崔循并未催促,只静静地看着她。
“我亦是方才得知,”崔夫人揉搓着指间那片薄荷,叹了口气,“罢了,你迟早总会知晓。”
“王家有意为九郎聘公主为妻。”
若萧窈未曾与王氏有过结,这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可年前才闹得沸沸扬扬,这亲事怎么看都透着股怪异。
崔夫人觑着他的反应,随即道:“你姑母倒是并不情愿……”
崔循面色沉静如水:“他原也不配。”
第031章 第 31 章
萧窈是在送走萧棠后, 知晓此事的。
重光帝专程传到她祈年殿来时,萧窈想到上元夜里他欲言又止,就猜到八成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饶是如此, 在听到王氏有意令自家九郎娶她时, 还是呛了口茶水。
她接过侍从递来的帕子,擦了擦唇角,匪夷所思道:“他家是有什么毛病吗?”
想了想王旸的德行,揣度道:“又或是纯粹为了恶心我?”
萧窈断然不可能嫁入王家,且不提王旸此人品行如何,有年前那件事在, 她心中便始终扎了根刺。
拔不掉,也难以释怀。
重光帝猜到她的反应会是如此, 并不意外, 只摇头道:“窈窈放心,阿父不会应允。只是此事既与你有关, 总归还是应当令你知晓。”
萧窈捧了杯新茶,依旧困惑:“王家是怎么想的?”
“王相亲自开口,同朕提及此事,说是先前因女郎间的误会生出事端, 实非他本意。若能结亲,恰好能化干戈为玉帛,平了坊间争议。他亦开了些条件……”重光帝顿了顿, 如实道,“确实颇为动人。”
王公纵横宦海多年, 深谙利益交换。
若换了旁的皇帝, 兴许当场就应了。毕竟此举既能拉拢王氏,又能从中获利, 不过是舍个女儿出去,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重光帝自问,若他如宣帝那般儿女繁多,应当也会为此犹豫。
可他只萧窈这么一个女儿了。
发妻去后,他未曾照顾好长女萧容,已常觉亏欠,又岂会再让萧窈受委屈?
重光帝叹道:“只是这桩亲事并没那么好回绝。若处理得不妥,只怕旁的人家畏于王家迁怒,你今后再要议亲便难了。”
萧窈想明白这个道理,由衷道:“果然还是为了恶心我。”
重光帝端详着她的神色:“窈窈,谢昭如何?”
一个个的,都在问她如何看待谢昭。
萧窈敷衍了崔循,并没敷衍重光帝,思忖片刻后答:“我挑不出谢昭有什么不好,只是看不明白他。”
谢昭品行脾性都很好,在他面前,仿佛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包容。
萧窈想不到他生气的模样,更不知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她现下甚至已经能将崔循的性情摸得差不多,提及谢昭,却毫无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