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竹碎玉(85)

崔循收回看向偏殿的目光,神色寡淡地下了台阶。

内侍在祈年殿伺候许久,没少见这位崔少卿,知他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算是长了见识,心中暗自咋舌。

正感慨着,却只见葛常侍露面,若有所思问他:“方才发生何事?”

葛常侍的意思便是圣上的意思,他不敢隐瞒,连忙将方才所见如实讲了。

葛荣听着皱眉,折返内殿回话。

不多时,又出殿外吩咐:“去朝晖殿,传六安来回话。”

“不必惊动公主。”

第045章 第 45 章

萧窈几乎是从祈年殿落荒而逃。

她其实不大拿捏得准崔循特地让自己留下是为了什么, 只是本能觉着应当不是什么好事。

短暂犹豫后,还是果断溜之大吉。

觑着时辰不早,她回朝晖殿更衣, 换了身简单利落的衣裳出宫。

望仙门外那条街上大都是些食肆, 晏游曾令她去过卖梅子饮的铺面,萧窈便约了他在那家见面。

午后天气阴沉,隐约有落雨之象,长街上的行人较之以往要少些。

萧窈捧着竹筒装就的冷饮,等待晏游的到来。

然而最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辆熟悉的马车。

萧窈眼皮一跳,认出其上崔氏的纹章, 心中已隐约浮现不祥的预感,但还是“垂死挣扎”着期盼崔循只是从此路过。

及至马车在她面前停下, 那点侥幸彻底破灭。

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挑起青竹窗帘, 露出张恍若白玉雕就的脸。分明不久前才被她戏耍,放了鸽子, 可崔循神情中看不出任何恼意。

漆黑的眼眸如同墨玉,视线落在她身上:“上车。”

萧窈虽心虚,却还是因他这命令般的语气皱了皱眉:“我有旁的事情。”

“何事?”崔循问。

“这与少卿又有何干系?”萧窈下意识驳斥,待到隔窗与他隔窗对视后, 又抬手蹭了蹭鼻尖,语气稍稍放轻了些,“我并非诓骗你, 只是早就与晏游约好,总不能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崔循莫名将她这话重复一遍, 目光灼灼, 语气却还算平静,“我以为你会想知道, 谁为始作俑者。”

萧窈迟疑片刻,轻声道:“我能猜到。”

崔循颔首,在萧窈以为他要就此作罢时,却又不疾不徐道:“那你也已经想好,当真要将晏小将军牵扯其中吗?”

萧窈微颤,竹筒中的梅子饮泛起涟漪。

在瞒着重光帝的情况下,她能用的人不多,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如往常一般向晏游求助。

从前在武陵,无论遇着什么麻烦,晏游都会帮她妥协善后。

不令她受半分委屈。

可建邺不是武陵,晏游初来乍到,若为她得罪了王氏,将来在军中兴许免不了会被为难、磋磨。

晏游诚然不会有半分怨言,可她能否心安理得?

崔循轻描淡写一句切中了她心底的顾虑,萧窈低头想了会儿,回头吩咐青禾:“你在此处等候。待晏游来,告知他我另有旁的事情要做,临时改了主意,实在对不住。改日亲自同他赔礼道歉。”

青禾面露犹豫,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口,萧窈已经将剩下的半杯梅子饮给她,自顾自上了马车。

车厢中置有冰鉴,凉意沁出,清冷怡人。

崔循端坐在书案后,朱衣官服分明是妍丽的颜色,他却依旧如冰雪堆就的玉人,清清冷冷。

将斟好的一盏茶放到她面前。

萧窈与他相对而坐,看了眼隐约冒着热汽的茶,并没接。

她夏日只饮凉茶,瓜果也只吃井水浸过的,很少会沾热食。也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炎热的气候,崔循还依旧喝着热茶。

崔循只看了眼,并未多* 言,只问:“你今日在此等候晏领军,欲如何?”

“那日之事与王家脱不了干系,我猜王旸必定知情,便想着问问。”

萧窈将“问问”二字咬得极重,显然并不是打算平心静气问询,而是另有打算。

崔循却道:“既如此,我陪你去。”

言毕叩了叩车厢,已吩咐下去。

萧窈点点头,又忍不住问道:“若我要毒打他一顿,打得半死不活那种,你也不会阻拦吗?”

萧窈还记得前回上元节,王旸胁她去见崔循,场面闹得并不好看,但最后也只是灌了他一坛子酒,不了了之。

归根结底他们是一家人。

故而这次,她并没怎么指望崔循。

崔循垂眼饮茶,徐徐道:“不会。”

萧窈下意识想问“为什么”,但咬了下舌尖,还是止住了。

崔循看出她有意逃避,也看出她几不可查的紧张,便没开口,只在炉中添了几粒安神的香丸。

与外界潮热的环境不同,车厢很舒适。

清凉、干爽,安神香逐渐从青铜炉中沁出,弥漫开来,令萧窈原本紧张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

她便不再规规矩矩跽坐,抱膝坐在柔软的茵毯上,虽低着头,目光却又不自觉地往崔循身上飘。

这种微妙的气氛实在有些难熬,萧窈只觉仿佛过了半辈子,马车才终于停下。

“公子,人已带到。”

车外响起的声音有些喑哑,萧窈见过崔循常用的仆役,并不记得其中有人是这般音调,下车时多看了眼。

这是个身着墨色劲装的男子,眉眼深邃,身形高瘦,通身的气质极为锋利,叫人一看便知不可小觑。

看起来犹如一柄利剑。

而他对崔循的态度恭敬,却并不卑微。

面前是一处看起来清幽僻静的小院,四周静谧无声,应是远离闹市。

上一篇: 扇子的自我修养 下一篇: 游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