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大佬自传里成了白月光[70年代](60)+番外
鹿国安作为赵美丽的爱人,赵家人所在的溪北村没去过几次,倒是肖老太所在的月牙村没少来。不说以前鹿姝小的时候在这边长住的那段日子,便是现在,他们全家一年也是至少要来四五回的。
若是恰好遇到鹿国安下乡公干路过月牙村,鹿国安更是要带上东西上门看望肖老太,再帮着给家里修修补补,干些重活。
大家都说肖老太有福气,虽然老头儿子们都早早去了,却因为她的心善,得了个不是闺女,却胜似闺女的赵美丽,又得了个愿意给她养老送终的孙女婿。
鹿国安和赵美丽虽然日子过得比村里人不知好多少,却从没瞧不起人,若是有人需要帮忙,虽不是有求必应,但能伸把手的地方,两夫妻也是很愿意帮忙的。
因此村里人对他们一家都很是亲近。
这会儿听见有人喊鹿国安他们,原本没抬头看,或是眼神儿不好没认出来的社员,也纷纷站直了腰,扯着嗓子跟鹿国安他们说话。
“鹿干事这是带着一家子回来看肖老太呢?”
“前几天肖老太还在说要晒春笋给你们送来呢,也是巧了哈哈。”
“肖老太今天分到了拣种子那边,就在晒坝!”
有人给他们指了路。
赵美丽爽朗地跟人道了谢,又三言两语说是家里两个孩子放农忙假,特意来肖老太这里干活的,一家四口就直接骑车先回了肖老太家所在的村尾。
肖老太家曾经也是村里数一数二阔绰过的,只是家里没了人,又年久失修,原来的四间大瓦房只剩下两间还算好,剩下的两间,一间垮了半边墙,直接成了个开放式厨房。
另一间长期漏雨,墙壁斑驳地面潮湿,眼看着摇摇欲坠成了危房。直到赵美丽嫁给鹿国安后,鹿国安殷勤地上门请来了泥瓦匠,才把这间房子给改成了书房。
那时候肖老太就说这间房子要留着给两人的孩子住,一直勤快地打扫着,后来还真就给了鹿姝和鹿荣住。
不过现在鹿姝和鹿荣都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睡一个屋了,鹿荣就去了原本赵美丽住的那个房间,书房就留给了鹿姝一个人住。
到了家,院门只是虚掩着,鹿姝他们也不生疏,跟回家了一样,进了院门两姐弟就去看厨房边屋檐下圈着的一只鹅两只鸡。
那大白鹅还是鹿姝和鹿荣去年在这边玩的时候肖老太才买回来的,当时小小的一只,现在已经长成了看见他们就梗着脖子扑腾着翅膀呱呱叫着要来咬他们的凶悍大白鹅了。
赵美丽熟门熟路地在肖老太房间门框的犄角旮旯里找到钥匙,打开了肖老太的房门,又把钥匙给了鹿姝,让她带着弟弟去把自己的行囊放好,自己招呼着鹿国安把他们这次带来的东西都放进肖老太房间。
家里没有专门招待客人以及吃饭的堂屋,日常就是肖老太房间隔出来的一半外间充当了这个功能。
所幸当初肖老太的丈夫起房子时就有以后儿孙多了就把一个房间隔成两间来用的打算,每个房间修得都很宽阔敞亮,这样隔出半间来,肖老太住着也不会觉得逼仄。
“好哦,”鹿姝应了一声,“那我一会儿就带弟弟去找姑婆!”
屋子里的赵美丽应了声“好,”还叮嘱他们俩:“路上见到长辈记得叫人!”
这是赵美丽和鹿国安从小就教育着的,鹿姝甚至怀疑全国父母是不是都是这样教孩子的。
也幸亏肖老太在村子里的亲戚关系不算复杂,再加上赵美丽到底不是真正的肖家人,除了几个肖家的近亲堂亲,其他人一律年纪大的叫“姓+爷爷/婆婆“,中年人就“姓+排行+叔/婶”,更年轻一点的,就直接“昵称+哥/姐”。
不用论资排辈,面临一个奶娃娃也可能是自己姑姑的风险,叫起人来不算麻烦。
放下东西,都顾不上收拾房间,鹿姝就带着弟弟撒腿跑了。
奔跑的动静,又引来对着这几个陌生人虎视眈眈的大白鹅好一顿扑腾着翅膀呱呱乱叫。
“表舅好!”
“唐三叔在整秧田呀?”
“海四婶好!”
“李婆婆在种菜呢?”
一路寒暄问候着,还不等鹿姝和鹿荣到大队粮仓所在的晒坝呢,迎面就在河边小路上遇见了倒腾着一双小脚急匆匆往家赶的肖老太。
看到鹿姝姐弟俩,肖老太喜得一拍巴掌,脚下速度更快了,一点看不出她那双脚是裹足数年又放开的半残小脚,整个人带着一阵风地跑到两人面前,一手拉起一人的手,又是摸又是摇,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真是高兴得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了。
嘴上只一味地说:“刚才听到他们说你们来了,我还以为他们故意骗我的,没想到你们真来了!”
鹿姝亲昵地搂着肖老太肩膀把人半抱着,脑袋蹭着她银白的头发,甜腻着嗓子爱娇地喊:“姑婆我好想你呀姑婆你有没有想我呀姑婆姑婆~”
鹿荣也抱着肖老太的腰,仰着小脸脆生生地说:“姑婆我也好想你!这次我是来干活的,姑婆你和姐姐就玩,有活都给我干!”
肖老太高兴得偷偷红了眼眶,一叠声地应:“想!想着呢!好!咱们荣荣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