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种田小农女(40)

作者: 胭脂醉鱼 阅读记录

签好字之后,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她一口气签了十余户当她的佃户,每户派出一人来帮她打理田产。

这些人都交给赵大胆管理。

然后又挑了五六个伶俐点的小姑娘,交给小茉莉管理,负责教会她们厨艺。

还选了两个聪明的,交给小妹学刺绣和制衣。

另外在李麻子的提醒下,又选了三个壮年汉子,跟着李麻子养猪。

一通操作下来,几乎半个村子的人家都跟她有了劳务关系。

这些村民在村长的担保下,各个按下了手印。

家里的房子住不下,新来的人暂时就住在自己家里,离的远的,可以申请住在李家客房。

最后,有两个汉子和一个小姑娘选择住在李家。

这两个汉子都是家里孩子多,穷的吃不起饭,出来谋活计的。

一听李春花这里管吃管喝还给钱,当即就报了名。

不过李春花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第一关就是要人品好。

有了新人加入,李家院子热闹不少,小茉莉带着几个小姑娘在厨房忙活,给大家整了三桌好饭。

如今厨房也是新建的,里面宽敞明亮,一溜四五个灶台,上面架着大铁锅,蒸馒头的,炒菜的,炖汤的,互不打扰。

靠墙的有整整三层的货架,上面放着米面粮油,还有一些咸菜和萝卜等等。

刚来的小姑娘看着比她家房子都大的厨房,差点惊掉下巴。

其余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小茉莉如今也是师傅了,叉着腰安排着小姑娘们做事,很有大师傅的派头。

李春花专门送她去仙客来跟着大师傅学了一个月,如今她的厨艺那是没得说。

按照李麻子的话说,那就是出去开个酒楼都不差什么了。

张寡妇感激李春花为她闺女谋的前程,如今天天往这里送东西呢。

“闺女,这是地里刚拔的萝卜,你拿去炖汤”

“这个果子,给你春花姐吃”

“这个菜新鲜,拿去炒菜”

……

小茉莉哭笑不得,赶紧阻止了她娘。

赵大胆除了地里的活儿,有时候还会去山里转转,带回来一点野味给大家解解馋。

李麻子除了平日里喂猪之外,也跟着他去山里混一混,两个人关系好了不少。

李家院子的饭菜如今也是打出了名头,村子里有人办事或者待客,没时间或者拿不出硬菜,就会来李家院子定一个桌子。

保准漂亮好吃又体面。

一来二去的,在李春花的授意下,小茉莉开了个私厨菜馆,专门给小河村的村民开小灶。

所有人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李春花很满意。

她召集了种地的那群人,开始教他们怎么种辣椒。

第 20 章

酷暑过去,天气逐渐转凉,地里的活儿差不多也都忙完了。

以往的年景,小河村这个时候应该是一片愁云惨雾。

每到年关,家家难过。

但是今年情况却好转不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着红灯笼,地里也都烧了火土,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还可以去李春花那边帮着割草喂猪,赚点零花钱。

像村子里的大小伙子和壮年汉子,则被村长组织起来,去到县里给县太爷打工。

小河县的凉粉作坊做出了名头,外边的县里也知道了,专程派人来买。

这一来二去的,就需要人力运送。

有那心思活络的,就拉帮结派,组织一批村民当苦力。

只要肯吃苦,运送一趟的工钱,就能给家里的婆娘买块花布。

现在又正是农闲,大批老农们到县里谋点活计补贴家用。

李春花近水楼台,直接叫村长组织30多个本村的汉子,专门送小河县到清水县的凉粉。

清水县距离小河县大约有一天的车程,走得快的话当天就能到。

清水县这个名字就知道,县里遍布清泉,风景宜人。

它们那边水产丰富,很多人家靠捕鱼为生。

相较于小河县,清水县的经济要繁荣许多,这边很多姑娘都嫁到清水县去了。

每到大年初二,拜老丈人的节日,清水县到小河县的马车络绎不绝。

清水县如何得知凉粉这件事,还得从周秉坤说起。

他代替堂哥来找柳家退亲,返程的途中,因为实在是喜爱水晶玉露,就让管家用一个大陶罐,装了一罐水晶玉露带在路上吃。

他一路走马观花,路过清水县,拿出来吃的时候被几个做生意的汉子注意到了。

他们追问这是什么,哪里来的?

得知是小河县出产之后,几人当即结伴过来打听情况。

商人对这些新东西的价值是最敏锐的,在仙客来吃过一次之后,他们当即决定要做这个生意。

但是当时柳县令还没有想建作坊的打算,只有仙客来有这个东西。

李掌柜自然是不会同意出售配方的,但是可以从他这里少量拿货。

零卖是30文一份,拿货可以给到20文。

这个价格实在是高的离谱,要知道糙米才只要5文钱一斤啊!

一碗水做的水晶玉露,就能抵得上6斤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