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乐·山居(272)

作者: 丁晗 阅读记录

家猪肉不一样,不比野物肉柴,而且荤油味儿重,切丁切片单炒就不错,而且山里人吃家养猪肉的机会实在是少得可怜,旁处不说就说白云岭,好些妇道人家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家猪肉啥味儿呢!

这也是柏松将十头猪崽子带回山养的原因,只要养大出栏,肉不用背出山卖,在白云岭就能内销。

到时候不想出钱买,拿兔皮或野物肉来换也行。

原本他觉得十头猪崽子怎么着也能卖出去两三头,剩下的自家养着,可各家都心疼粮食竟然没人想养猪,好在他家不愁没粮吃,也能买点干瘪豆子麦子粗粗磨几回当猪食。

柏松庆幸他爹他大哥能干,攒了点家业让他折腾,不然这猪崽子来这人世间不足三个月就得变成烤乳猪呢!

想到烤乳猪,嘴里不自觉分泌出口水,舔了舔嘴巴,呼出一口气掂了掂背上的麻袋,拄着棍子继续赶路。

两方人马碰头时已经是三天后,当时的场景怎么说呢,双方都提心吊胆,以为是遇到了截道的山匪。

好在柏松率先喊了一嗓子。

见是熟人,双方都很是兴奋,只是柏松还没踹过气,马铁梁就将信封塞他手里,“你大哥给你的。”

“啥事儿这么神秘?”柏松嘀咕,背靠大树坐下抠蜡封处的油脂。

只要信封不撕破,扣掉蜡封下次还能用。

马铁梁环视回来的人,道:“你还得跟我们再出山,到县里咱们这些东西还得靠你。”

柏松正忙着拆信看信没仔细听,不过看到勉强工整的字迹笑道:“我大哥的字咋变丑了?”

马铁梁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不识字,不过却能看出写的不错,道:“这信估摸是你哥晚上点灯熬油写的,那天我们在山里跑了一天,又是捉鹿又是追踪獐子,回家都大半夜了,我吃饭筷子都握不住。”

正揉着腰走过来的马铁柱听到这话,抱怨道:“我吃饭都是媳妇喂的,那天真是累惨了。”

马铁梁虚虚给了弟弟一脚,没好气道:“我看你那腰是在炕上累惨的!”

虽然平常也跟别人开黄腔,可大哥这话不由得他不多想,马铁柱怀疑出山前那晚他和媳妇的动静被大哥听到了,摸着有些烫的耳朵嘀咕,“明年我要盖房。”

他家屋子多,可他和媳妇住西间,大哥一家住东间,只有两个侄子住在厢房,夜里稍微有点动静······

柏松不知两人机锋,看完信扬了扬信纸对不远处的四堂哥柏温喊道:“四哥,我先不回去了。”

柏温已经从二房堂哥那里知晓,拍着放在地上的麻包笑道:“东西给你带回去,好好跟着二哥他们。”

休息的间隙,大家也知晓他们被雨隔在上南坡村,野物肉卖得不多,剩下的换了粮食和米糠麦麸,不过被柏松拿来换米糠麦麸的算钱,大家也没多计较,吃过干粮便重新启程。

一行人赶着驴子往家走,另一行带着不大精神的野物继续赶路往县城去。

柏苍一直算着时间,尤其是头次出山的一行人,因着暴雨想来买卖不大顺利,他有些担心四堂哥压不住人,中途出岔子。

第二拨出山的人启程后,他便没再进山,一边算回程的日子,一边带人看被冲毁的坡地。

河道的水褪去,之前被淹的地裸露出来,豆苗稀稀拉拉,能种,但是风险比较大,一旦有暴雨就有被淹的可能,大家也不想在河道低处种了。

至于高处,就得修梯田,石山这边更得修,只是看着被大水冲的沟沟壑壑的坡地,柏苍皱起了眉头。

“这地,再要种还得补土。”

大家本想着借柏家的牛,就着剩下的土修梯田,露出的石块起出来直接推到沟里,省事儿又方便,不曾想还得补土。

这深山老林到处是林子是土,可专门出力挖,没多少人愿意。

见没人吱声,柏苍下锄头挖了几下,见土松软和着小石块小石子,回看对面。

当初为了盖房子,他爹出钱带头挖山,因此远看像放大的梯田,不过“田”上不种庄稼,而是盖了房子,一层一层分布着。

“挖了盖房吧,种地重新找合适的荒地开。”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哗然,纷纷议论起来。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开春办了新户籍,各家也分了家,虽现在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可在县衙里已经不是同属一家了。

自家儿子/兄弟虽还没成家,可盖房子也得计划着,只是要专门挖山盖房,还不如在对面······

众人回看对面,这才发现,对面要还想盖新房,只两条路,要么在最下层那排挖,要么在柏苍家屋后的山上挖,嘶——有想头的人家纷纷吸气。

柏苍指着对面最低处的人家,道:“再往下不是不成,只是若要来个暴雨河里发大水,院子屋子能不能保得住难说。”

“往上,我家屋后那里硬得很,要不然当年也不会没人往上挖,还不如在这边挖,起出来的土各家留着,到时候开荒地直接覆上去,不比挖土来修梯田方便?”

柏峻背着手看了看对面自家的院子,叹气道:“又要开荒又要挖山,哪有这么些人哦?”而且现在正是打猎的好月份,还得分出人手打猎。

柏苍拄着锄头搓捻手指,道:“叫人来帮工,用粮食抵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