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古籍中记载:“秋耕之利,掩阳气于于地中,蝗蛹遗传翻覆坏尽,次年所种,盛于长乐。”
古籍中说的是翻地,再加上秦耕研制的这个农药,确保蝗虫卵全死。
现在很多地方根本就用不起化肥农药,但秦耕研制的这个专杀农药成本极低。
蝗灾不严重的地区无需采用这种方法,但有些地方蝗灾肆虐,土壤中含有大量虫卵,第二年仍会闹蝗灾,基本无法再种植,有必要把土让全翻一遍,再洒上农药,这片土地就会恢复正常。
翻过的土地变得松软,彻底杜绝蝗灾,蝗虫也不会往其它区域扩散,这种蝗虫泛滥的区域有必要采取这个方案。
不严重的地区则要花费大量人力,没必要。
陶所长非常积极地把方案上报农业部,田部长把他们安排到这儿发粮,应该有支持他做测试的意思。
秦耕介绍完又说:“需要安排人手把地都翻一遍,我看你们这儿很多地方地块面积小,地势起伏,没法用农用机械,只能靠人力。”
县长立刻说:“翻地那是小事,我们有的是人可用,所有人都能来,只要能把蝗虫卵都杀死就行。”
农业局局长也保证一定配合专家,组织人马完成杀灭蝗虫卵工作。
秦耕继续说:“第二个措施是应对干
旱,我旁边这位姑娘能下雨,她可以给县城的大型水库蓄水,来年你们就有水浇地。”
这话一出,很来纪律性良好的会议室都沸腾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温淼身上。
他们这是听到了多了不得的事情。
所有人早就注意到外貌格外突出的温淼,局长激动地说:“我看到她研究蝗虫卵,我想她一定是个灭蝗专家,没想到她还能下雨。”
秦耕语气非常肯定:“她是灭蝗专家,我们扑灭沙漠飞蝗,主要是她的功劳,她也会下雨。”
温淼:“……”
灭蝗专家!好吧,出差在外,身份是自己人给的。
她看到这些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她,目光中充满好奇、敬仰、崇拜。
众人已经被温淼折服,这个长相俊俏的灭蝗专家居然还会下雨,她可真了不起。
发粮队的年轻人这是给他们提供了两个多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干旱、蝗虫全都能解决。
他们本来以为会听到陈词滥调般的指导,教育甚至指责,听到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没想到竟然能听到两个他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些年轻人不愧是中.央派下来的钦差,各个不容小觑。
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县长赶紧抓住这个天降好机会,赶紧让人找来全县水库数据,介绍说:“我们县能储水两千万方及以上的大型水库一共有十个。”
他眼巴巴地问:“都能储水吗?”
秦耕看向温淼,温淼不知道两千万方是多少,但是她说可以,上一个县城没有下雨,她这儿还有蓄积了十多天的雨量。
看县长喜形于色,秦耕问:“没有蝗灾,再有十个大型水库的水灌溉,粮食产量能达到多少。”
农业局局长想了想,很快给出数字:“我们县主要依靠大水库,干旱依旧的话,有八成的土地能正常产粮食。水库的水够用的话,我们还会考虑引水浇更多的地。”
秦耕对这个数字满意,八成已经可以了,不枉费温淼跑来跑去还要挨浇,他说:“好,发粮跟下雨同步进行,下午去水库下雨。”
县干部像接到了天上掉的馅饼一样高兴,他们跃跃欲试想要看下雨,人工给水库蓄水,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县长站起来,带头给温淼作揖,高声说:“谢谢专家同志。”
所有县干部全都眼巴巴地看着温淼给她作揖,搞得温淼赶紧站起来还礼并说:“不客气。”
“也感谢各位发粮队的同志。”县长带头又是一阵作揖。
秦耕:“……”
开会前县干部还都焦头烂额,开完会,他们全部神清气爽,对明年的农业生产充满希望,充满干劲。
次日上午发完粮食,下午人马分成两拨,一拨在各地发粮,一拨去水库下雨。
所有县里干部都想跟着去水库,县长不同意,让一半人马跟随。
水库离人家远,秦耕还拎了温淼的帐篷跟军大衣。
“没那么冷,用不着军大衣。”温淼说。
秦耕坚持,说:“带上吧,还是暖和点好。”
等到了水库边,众人可是见识了这神奇的景象,本来哪哪都干旱的要命,水库水位下降到可怜的程度,杂草都枯死了,漫山遍野一片萧条,可突然就下起雨来,好像天裂了大片口子一样,雨水专门往水库里灌。
这些人乐开了花,望向雨幕,幻想着山青水绿,庄稼丰收。
可是那姑娘还在雨里呢,县长带头,干部们都冲进雨里去了,他们被大雨浇得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哪是哪儿,终于找到温淼,看她淋着雨,县长嘴巴开合,边吞雨水边说:“走吧,到雨水外面去。”
秦耕把县干部都劝了出来,县长说:“咱们都在外面站着,就姑娘一个人浇着,我都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天凉,浇着有点冷。”
秦耕也觉得天凉,解释两句,他又钻进雨幕中,找到温淼,在她面前站定,伸手一把握住温淼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