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便听到晨钟响起,足足响了七声,给太子观政助威。
街上贴满喜报,街头巷尾还有大户施粥散钱,全都表示对太子观政的祝贺。
关于这位太子的消息,传得也越来越多。
“别看太子今年十六,但自幼聪慧,早几年帮着主持科举,今年乡试更是他一手经办。”
“明年会试也是他啊,听说文武双全,相貌也极好。”
“还是陛下皇后唯一的孩子,真乃天之骄子。”
苏茵茵给顾客打包点心的时候,听大家说的热闹,忍不住插一句:“世上还有这般完美的人?还这样幸运?一生里面,连点坎坷都没有吗。”
听大家说的,长得好,有学问,人不错,甚至还不用跟兄弟争皇位。
看皇上的架势,分明在为太子打基础,甚至父子相疑这种事都没有。
人的命能这样好吗。
顾客倒是迟疑片刻,低声道:“听说他小时候被叛军掳走,差点没命,这算是最大的坎坷吧。”
“好像还有点后遗症,不知道现在好了没。”
苏茵茵手一顿。
后遗症?
不像啊。
苏茵茵把点心递给对方,笑着道:“欢迎下次再来。”
她家刚买了宅院,要好好攒钱才行。
一想到要搬新家,其他事情都忘了!
眼看街上各种庆祝活动,一直到天擦黑才结束,慧女点心也准备关门。
天气越来越冷,赶紧关门赶紧回家。
苏茵茵把烤炉里最后一份点心拿出来,是明年的新品,鲜奶油蛋糕。
一定要说的话,有点像现代的生日蛋糕。
“是给我的吗。”原锐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正好看到上面生辰快乐四个字。
确实是,苏茵茵并不意外他会过来,也不扭捏,笑着道:“没错,奶油蛋糕,很好吃的。”
说着,苏茵茵把奶油蛋糕利落包好:“快拿走吧,我家马上关门啦。”
这是不留他的意思。
更不会一起吃饭,也不会一起用这份蛋糕。
苏茵茵收拾好店里,笑着跟他摆手:“再见啦。”
苏茵茵一溜烟回家,看到哥哥时,赶紧道:“以后原锐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
哥哥虽然摸不清头脑,但本能点头答应:“好。”
回到房间里,苏茵茵有点点难过,以后就没有那么要好的小伙伴了。
但是没关系,她可以找到新的小伙伴。
听到门外哥哥婉拒原锐,苏茵茵把原锐送来的所有东西彻底封存。
太贵重了,她真的用不起。
现在用不起,以后也用不起。
等到门外的人离开,苏显推开妹妹房门,走到妹妹身边,轻轻搂着她:“我们家茵茵还会有新朋友的。”
他大概明白些什么,妹妹那么聪明,肯定察觉到他不知道的事,所以他尊重妹妹所有决定。
苏茵茵认真点头,回抱住哥哥。
没错,哥哥说的对。
第50章
十一月初三,搬家的好日子。
苏家正式收拾房子,争取在十二月中旬前搬进去。
因为今年过年,他们准备回老家肃河村过,毕竟搬了新家,要回去跟苏奶奶说一声。
而且这些年太忙,基本都没回去,年后苏娘子跟苏家兄妹还可以晚回来一段时间,等到店面扩建完成,再回京城也不迟。
这么一算,那就必须在回老家之前把新家收拾好。
苏茵茵在里面挑起大梁,虽然不需要她搬东西,但家里的物件都有她记下,不至于搬家太混乱。
邻居孙东俊也过来帮忙,窦玉凤姐姐,还有哥哥的同窗,以及爹爹同僚小辈,有空的都会过来搭把手。
甚至郭展都带人来过。
但郭展被婉言谢绝,多拒绝几次,他也就没出现,但每次都唉声叹气的,惹得苏茵茵难免有点心虚?
不搬家就算了,一搬家发现,家里东西怎么那样多。
单是自己的东西,感觉都要搬好几天。
苏茵茵把屋子里零零散散的东西收拾好,需要封存的,还要用的,以及平时记的账目跟写下来的食谱等等。
等到东西全都规整好搬过去,已经是寒冬腊月。
家里热热闹闹请了周围邻居朋友吃了顿暖房饭,继续马不停蹄收拾回老家的东西。
除了苏指挥使年后初六就要回来之外,其他三人要住两个月左右,收拾的东西不少。
再加上过年给苏奶奶以及亲戚准备的节礼,装了满满三车东西,终于可以出发。
苏娘子拉着女儿的手,看向自家店铺,感慨道:“等我们再回来,这间小店就要变成两层了。”
这让她难免想到许多年前,自己挎着小竹篮,抱着女儿去卖清糖饼。
十几年过去,女儿长大了,店面也越来越大。
“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苏茵茵肯定道。
跟邻居告别,苏家四口坐上马车,直接回乡。
苏茵茵对老家并不算陌生,一年之中至少要回去两次。
苏显更是如此,他是家中长子,年长些之后,回去次数更多了。
可回老家过年,还是头一回,难免有些激动。
“姨婆家说,已经帮咱们检查过房顶跟门窗,该补的地方都补了,就是长时间不住人,需要多烧点炭火。”苏显道,“还有灶台也冷,要多烧烧。”
这些都是小事,苏茵茵又问道:“哥,你是不是要给他们讲课啊,我听说村里小孩都想让你教教读书。”
近些年万龙国大力推广科举,便是肃河村不少小孩都在考秀才。
哥哥这个真秀才回乡,估计要给他们辅导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