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没本事吗,没研究出来什么方子,如果你们要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些年做点心心得写下来。”大伯娘赶紧回复。
这就是耍无赖了。
说要一起给苏家点心做贡献。
但我家没有,你家有,那你家赶紧给啊。
占便宜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苏指挥使看向大哥,心更冷几分,开口说道:“苏家点心不是在你们手上,我们家的是慧女点心。”
一句话噎住苏大伯,可他立刻拍桌子:“这件事也有得说,好好的苏家招牌不用,怎么用你媳妇的,这像什么话?”
“要我说,你们招牌也要改,改成苏家点心,让大家知道,我们是一家的。”
算盘珠子要崩脸上了啊!
他们要改成苏家点心,不是上赶着让你蹭热度。
苏茵茵翻了个白眼,直接道:“回家做梦吧,做梦比较快。”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大伯娘立刻道,“咱们两家关系是不好,但你满月的时候,我还送过你礼物呢。”
“送的小鞋啊,我知道。”苏茵茵干脆利落拒绝,“方子是我的,谁都别想要。”
“我家铺子也是母亲开的,我爹都没怎么帮过忙,怎么可能叫苏家点心。”
苏指挥使看着自己的大孝女,好笑道:“对啊,如果说点心铺用了苏家的方子,那以后我们可以不用。”
就算他公务忙,没怎么管生意,但也知道如今八成,乃至九成收益,靠的都是新方子,并不属于苏家传承。
眼看二房没一个人松口气,大房瞬间着急了。
不给方子,也不改店名,他们怎么办?
汴京点心行当堪称日新月异,他家抱着老方子,真的没办法啊。
但凡二房给一个方子,他们的日子都不会那么难过。
外人可能不知道,但大房这边的店铺基本要倒闭了。
否则今年怎么早早回家,还不是因为没生意。
如果拿不到二房的方子,不能让他们改店名,那不到半年时间,他家铺子绝对要转让。
“你们是不是太小心眼了,都是一家人,帮帮忙怎么了。”大伯一家着急道,明显要围上来。
苏指挥使,苏显挡在前面,谁都不敢再过去。
好好的大年三十,两家人不欢而散。
苏奶奶想说什么,却还是闭上眼。
她知道大房家不对,所以不会多说。
可她心里,同样想让苏家点心发扬光大,至少能在点心行当有名有姓。
年后这事倒是没再提起。
苏茵茵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家态度,不会自找没趣。
没想到过了初四,也就是爹爹回京当值之后,大房日日往苏奶奶这边跑,目的非常明确。
慧女点心要么给出方子,要么改名字。
不能什么都不做。
大房肯定觉得给方子更好,而苏奶奶的意见则是店铺改名。
苏指挥使在时,他们还没那样明目张胆,等他走了,这些人蹬鼻子上脸。
“太可恨了,当年爹爹去当兵,他们是不是也这么做的。”那时候还没苏茵茵,可她已经能完全想到当时的模样了。
苏显脸上冷若冰霜,明显勾起他不好的回忆,开口道:“娘,妹妹,放心,有我在。”
苏茵茵连忙拉住哥哥:“哥咱们一起。”
两人没想过回京城,回去自然能躲避这些人的骚扰,可他们不愿意,他们要保护母亲,保护店铺。
苏娘子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跟之前也有不同,摸摸两个孩子的头:“有你们在,肯定没事的,娘也会保护你们,给你们爹写信,让他也回来。”
年一过完,肃河村其他人便发现苏家的情况。
来串门的霍芸跟郑良都发现问题了,两人就是当年苏茵茵撮合的一对,现在孩子都四五岁,正是好玩的时候。
“你们跟大房关系缓和了吗,他家正在跟陆家聊亲事,还说是你撮合的。”霍芸直接问道。
苏茵茵摇头:“跟我家没关系,跟我更没关系。”
“那你们可要说出去,不然肯定黏着你家。”郑良话也直白。
苏显正好从外面出来,年后他继续跟村里学生们讲课,方才劝退了陆俊华,便是表明态度:“放心,这件事解决了。”
下个月就要童试,苏显把陆俊华劝走,明显是避嫌的意思,谁都能看出问题。
没想到陆家那边反而先不满了,陆俊华他娘亲自找过来问道:“你大伯母说,茵茵觉得俊华跟苏三妹有姻缘,怎么还不让俊华跟着你哥读书了。”
苏茵茵一头雾水,她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啊,等她解释清楚,陆俊华他娘明显不高兴。
但想了想苏家大房好歹在京城有铺面,还是默认这门婚事。
没了小红娘名声加持,两家的婚事暂时搁置。
气得大伯娘想骂人,可她现在又不敢骂,毕竟还有求二房。
一来二去,肃河村其他人也明白,这两家关系还跟之前一样差,根本没和好。
既然都闹开了大房干脆不装,一定要让二房给出方子,或者店铺改名。
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相互帮忙啊。
苏茵茵总算知道娘亲之前受的什么气,直接跟大伯娘理论,看得前来上课的陆如一愣一愣。
等苏茵茵回头,正好看到对方敬佩的目光,随后小声道:“回家我也这么做。”
你也这么做?
陆如道:“陆俊华是我堂哥,他娘也是我大伯娘。”
哦,原来你家也被大伯娘欺负。
有了这层关系,陆如明显跟苏家兄妹关系更近,没事还偷偷学习怎么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