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129)
又看向宋腊梅:“你知道一个女子带个孩子过日子有多不容易吗?外面会有多少流言、碎语?你可为淑惠考虑过?她以后问起爹的事,你怎么交代?”
杜巧娘是长辈,想的更多更全面:“还有你这么年轻,下半辈子就一个人过?你爹会多伤心难过?若是改嫁,带着淑惠也是个麻烦。”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由不得不去考虑。
“走一步是一步吧,我对他已经心死,是绝对过不下去的,我让你们操心了,对不住。”
宋腊梅把脸撇过一边,用手抹泪,她不想让家人担心着急,可事情已经发生,由不得她掌控。
杜巧娘还是觉得不该瞒着宋常贵,她只是个后娘,万一以后真有个好歹,都会来怪她、指责她。
她承担不起啊。
“娘,让你难做了,你就帮我这一回吧,万事有我承担与你无关,你就装作不知。”
宋腊梅泪水涟涟的祈求,杜巧娘心中摇摆不定:“我是怕你和离后受苦啊。”
“再苦,也比回到李家要好。”
一句话,让杜巧娘跟着流泪:“孩子,你可真得想好了,以后别后悔。”
宋腊梅一脸坚定:“绝不后悔。”
杜巧娘叹息一声,没再说反对的话,便是默认下来。
她明白李庆有与那女子未断,强逼着宋腊梅回李家,无异于把她逼上绝路。
喊她娘的人,做不到眼睁睁不管不顾。
既然真的过不下去,便遂她意吧。
宋腊梅又让赵春兰几人也帮她瞒着,这事此时不宜闹出来。
听琴算计她,她何尝没有算计?
心里很明白此时闹起来,难以要到淑惠,倒盼着听琴生下李庆有的孩子。
甚至希望她生的是个男娃。
李家人才会不和她抢淑惠。
赵春兰懂宋腊梅的意思,拍拍她肩膀:“嫂子支持你和离,那样的男人不要也罢,以后总会有更好的等着你。”
喜月却皱着眉头:“得要他写契书,空口无凭,以后闹起来是大姐你吃亏。”
李婆子不是个好对付的,那个家是她做主,李庆有的保证没有多大用处。
宋腊梅这两天也在想这事,正准备他再过来时讨一纸契书。
喜月把事情揽在身上:“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宋腊梅感受到有兄弟姐妹的好处,处处有人支把手帮着,不是孤立无援的。
对喜月几人谢了又谢。
回到镇上,喜月把杨应和叫到屋中,事情原委讲一遍:“大哥,你给写个契书我拿给他画押。”
她在学识字,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摆在桌上,杨应和也没推托:“她当真想好要和离?”
“那还能有假?早就决定了的,可不是我窜掇的。”
杨应和没再多问,写好契书让喜月看。
她只认得一部分字,想来大哥不会作假,吹干收进怀里。
喜月抬脚就要走,杨应和出声提醒:“光他画押还不够,还要个中人,以确保是他心甘情愿画的押。”
“那大哥跟我去一趟吧。”
杨应和笑笑:“我不成,毕竟跟腊梅算沾着亲故,很容易扯不清成话柄。”
这事要瞒着外人,中人很不好找,再说也没人愿意趟这浑水。
思量再三,寻摸不出一个合适的人,喜月决意先让李庆有把契书签了再说。
只要他认账,这事便好说。
杨应和觉得有理,让她去了。
喜月来到豆腐铺,把他人叫到一边,直言来意。
李庆有已经知道清乐坊的糕由她送,也知道瞒不住她,很清楚宋腊梅的缘故这事才没闹起来,痛快在契书上画了押按了手印。
喜月懒得多话,只说一句若你到时反悔,我们都不会放过你。
便离去。
先前李庆有还觉得喜月性子好,此时才明白不过看在宋腊梅的面子上。
总是笑着喊他姐夫的人,猛一下冷声冷面对他,还有些不习惯。
面上讪讪。
喜月去还印泥给张中人,迎面看到那叫方生的捕快从镇衙走出来。
三两步追上去,讨好笑笑:“方捕快请留步,这会可空闲?我想问些律法上的事?”
方生停下打量她:“没有紧要事,倒不知你要问些什么?”
喜月引着他朝茶棚去,方生摆手:“有话尽管问,我不口渴。”
第115章 子女是债
当街喜月问不出来,二人来到街边稍偏处,瞧着左右都无人在意。
才问道:“男子立契书把孩子给女方,没有中人,契书可算数?”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方生却是听懂了,他是这镇上的人,李家的事闹的众人皆知,他自然也知晓。
没有追问缘因,回道:“最好能有中人作保。”
喜月苦恼,就是找不到中人啊。
将目光投到方生身上,又摇摇头,要人作保无异拉人下水。
无亲无故的没人会愿意。
有亲有故的,又不合宜当中人。
也是难办。
方生了然,好心的多说了一句:“若是立契人不赖账,契书也是做准的。”
闻言,喜月心中一轻,掏出钱袋子,欲要请他吃茶。
方生摆手没要:“不过一句话的事。”
喜月再三推让:“还请方捕快就当此事没发生过。”
方生仍是不肯要:“你放心我不会外传,再推让下去,就要惹来别人注意了。”
喜月抬头去看,那卖茶的倌儿果然目光频频投过来。
见他是执意不收,这才收回钱袋子。
说两句谢话,各自散去。
端看他举止,又眼神清明,喜月是信他的,若不然也不会上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