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152)
吴二还在强撑着笑:“我们就是去看看木兰表妹。”
吴二家的挤着笑:“对对,我们就是跟去看看。”
孙氏“哼哼”冷笑两声,啐一口:“当老娘是傻子呢?”
话毕,拎起木盆里捣衣裳的木杵朝三人挥去。
边打边骂:“木兰是你们唯一的表妹啊,你们良心是喂了狗?我怎么生下你们这两个缺德货……。”
可怜三人躲也不敢躲,只能生生受着,满院子都是求饶声。
吴大家的不好说公爹,弟弟、弟媳却能跟着教训:“娘说过不许再去找木兰妹子,你们还去,这不是专程和娘做对?”
她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为讨好婆母,二是报妯娌之间的仇。
哪家妯娌没点间隙,她早看两个弟媳妇不顺眼,也就老三家的聪明躲过这一劫。
火上浇油的话,说的孙氏更是恼火。
直打的累了才停下手,喘着粗气把木杵往地上一丢:“老大家的,记得今晚上没有他们的饭。”
来去跑一天,累个半死,回来被打骂一顿,三人听没饭吃,嚎声一片。
第135章 心意相通
孙氏交代一声也出了院子,去到交好的妇人家中:“我记得你上回说娘家新侄媳妇是落仙镇那边的,麻烦帮我带个话。”
木兰那傻丫头定会担心她,说不定还要回来看她,还是不给她添麻烦的好。
心满意足回到家中,见二儿媳妇在抹泪,愤怒骂道:“家里是没活了?看把你娇气的,什么时候成大户人家的小姐了?”
“猪不用喂?菜地不用浇水?闲着等屁吃呢?”
心气不顺的又骂老二和老三:“有这闲功夫,从明儿开始去渚水大码头做码工去,省得在家闲着不憋好屁。”
吴三苦着脸求饶:“娘,天这么热做码工我哪吃得消?会热死人的呀。”
那码头连个遮荫的地方都没有,做码工又是一天到晚不歇着,哪年没热死几个人?
孙氏瞥他一眼:“你大哥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去过码头做工,你凭什么去不得?没良心的缺德货,热死才好。”
吴三面如死灰,如丧考妣,在心里想着以后听娘的话才有好日子过。
木兰帮着煮好夜饭归家,成云跟了上去,来到园子门口,几株桃树隔开了宋大爷视线。
成云小心翼翼开口:“你还好吧?”
两人单独相处,木兰的心怦怦直跳,面上发热。
垂首轻声回道:“早就知道他们要找过来的,无可避免要闹这一场,我没那么脆弱。”
她单薄的身子,眉间轻蹙,令成云心生怜惜,轻道:“你有事都可以和我说,我会尽自已最大的能力帮你。”
木兰听出他话意,心头亦是发热,轻轻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成云不是扭捏之人,此时却有些别别扭扭,从怀里掏出一根桃花发簪。
扬手递给木兰:“这个给你。”
铜柄玉花,玉色虽不圆润,做工却还精巧,一大一小两朵桃花刻的栩栩如生。
“这个不便宜吧?我受不起。”
“不贵的,便是再贵的,你也值得。”
成云头回对着个姑娘说情话,面上也羞红了,只是晒的黑,看着不明显。
木兰脸早已经红透,心也快跳出嗓子眼。
接过来的时候,二人手指触碰到一块,俱都心神一颤。
看她接下,成云很高兴:“你戴在头上看看。”
木兰把簪插在头上,轻声问了句:“好看吗?”
成云带着笑意:“好看,都好看。”
羞的快站不住脚,木兰咬唇道:“我回去了,婶子还等我回去吃夜饭呢。”
说罢,打开园门去了。
只觉身后有目光如炬,燎的后背和整个人都发烫。
待转出园子,回首看不到人,木兰把发簪取下,仔细收好放在怀里。
不是有心瞒着别人,她害羞怕被打趣,这也太难为情了些。
成云把园门关上回屋,宋大爷笑着说:“我看请你大伯母徐氏作媒好了。”
“趁我还能抱得动,你们早点生下小娃,你儿女成群过的好,来日我也能安心去见你爹娘了。”
闻此言,成云涟漪心思全无:“阿爷你要长命百岁,还有几十年呢。”
宋大爷笑笑:“好好,阿爷活一百岁,最好能活成个老王八,看着曾曾孙子出生才好。”
成云也是无奈:“哪有人说自已是王八的?”
“王八咋了,寿命长着呢,几百岁的都有,你不是想我长寿嘛。”
说起这事,成云倒想起阿爷今年五十九,该操办六十大寿的事了。
十月里生辰,刚好那时不是农忙,好好办一场。
他说要办,宋大爷也不反对:“热闹热闹也好,家里好久没办过喜事了。”
不过就是花些钱财,他们爷孙两个都不是乱花的人,家中银子存的不老少呢。
转天木兰听到这事,悄悄同成云说,做寿穿的新衣交给她来做,她绣活虽不是特别出色,但勉强也能看。
她有这份心,成云很高兴,正是求之不得。
他们爷孙的衣裳,要么是买成品,要么是徐氏帮着做,这两年杜巧娘也帮着做过。
他原就有这样的想法,又怕麻烦木兰,她主动提起,正合心意。
当天便买回布料,还给木兰买了一块桃红布料,让她也做身新衣。
木兰推让两下就收了,回去后被杜巧娘和赵春兰看到,皆是心知肚明,并没有过多打趣。
自从天气热了之后,杨应和怕葛老爹每日来回热到中暑,允他在家做工,或是留在铺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