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187)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杨应和笑着领他去屋里看样品,不多时出来,邀他坐着细谈。

喜月忙端来茶水、糕点。

回去铺里,欢儿闲话:“听说乌家姑娘许的是个读书人。”

喜月点头,且是个有家资的读书人,听说家里光田地都有几百亩。

城里还有铺面、宅子,不知羡煞多少镇上人家。

欢儿语带羡慕:“出生就富,又嫁个富贵人家,怎么她那么好的命?”

喜月想的却是:“等咱换了铺子赚了钱也买地。”

城里开铺子难,买地总是容易的,且不会亏本,地租给别人不用自已种就有进账。

越想越是心喜,做个大地主也挺不错的,比做生意省心。

以后再教养孩子读书考功名,岂不也便利。

说说笑笑做着美梦,听到屋中有了动静,忙收住声。

杨应和拱手相送,一脸的笑意,待看不见人影,喜月忙问:“可是生意成了?”

“正是。”

杨应和笑的合不拢嘴:“终于得到镇上人认可,做成了一单大生意。”

乌家有的是银子,闺女又是高嫁,陪嫁上自是不会吝啬。

这单生意原是要给镇北唐家木铺做的,若不是有李掌柜提那么一嘴,他是不会前来的。

仔细看过杨应和手艺,并不比唐家差,要价却低一些,同样的料子,大大小小的家具算下来能省几十两。

便是家大业大,能省还是要省的,多折些钱财给闺女作陪嫁银子,面上岂不更好看。

就这样,这桩生意才落到杨应和头上。

喜月听着十分高兴:“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且不提这桩生意能赚多少银子,有乌家承认的手艺,以后何愁接不到镇上人的活,大哥的铺子总算慢慢有了些名气。

杨应和高兴中有些犯愁:“他指名全要黄杨木的,天晴我得去趟山上,若寻不到就要买料子。”

铺中备料黄杨木只有两棵,不够用。买料子成本要高的多,只能赚些手艺钱。

木料不是那么好寻的,山上树木虽多,好料却不容易找,得往深地方寻。

还不知道能不能寻得着黄杨木呢?

喜月就想起一事来:“听人说西边有些不高的山头,是不是可以买来种木料。”

杨应和笑笑:“就是行,眼下也是来不及了,树种下去得几十年才顶用,以后手里有钱财了,倒可以考虑置一座小山用来种木料。”

喜月笑一声:“大哥买山,我买地,以后我们就做个土财主。”

下晌雨小起来,到散学时已只零星几片雨,喜月便没再去接青成。

从学堂出来,青成突然想起毛蛋昨儿挤眉弄眼没说出的话,问他是什么意思。

毛蛋嘿嘿一笑:“沈易安和你姐是不是有事?”

青成没理解:“叫她肯定是有事说啊。”

毛蛋说的事,与他说的事,不是一回事,又嘿嘿嘿笑起来:“我是说他们两个有意,他是不是想做你姐夫?”

青成如被雷击在原地愣住,脱口而出:“我不同意。”

大姐嫁人成亲又和离的阴影还没在心里消除,他不想二姐、三姐再嫁人,不想她们再落个和大姐一样的下场。

毛蛋不解:“女孩子总要嫁去别人家的,又不像咱是爷们能娶个媳妇回来。”

青成丢下一句总之我就是不同意,飞奔回铺子里。

裤腿上被甩的满是泥点子,喜月才要责怪他怎么这般不小心,却见他红着眼,扁着嘴忍泪。

“你这是做甚?谁欺负你了?告诉姐,姐给你主持公道。”

青成的眼泪扑簌簌而落,边哭边哽咽着说:“二姐…三姐能…不能…不嫁人,像春花姐…一样招个夫婿来家。”

春花是村里宋三的独生闺女,家中没儿子才给闺女招夫的。

喜月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这话。

青成泪眼婆娑:“你别嫁给沈易安。”

闻声而来的欢儿……?

喜月同是一头雾水:“你在说什么呢?”

石头围上来,好奇盯着他看,青成脸一扭不要他看。

三人好一阵劝说,他才收住哭声,把毛蛋的话说了出来。

喜月……。

“你别听风就是雨,姐没和他有事。”

青成仍是不高兴:“就不能招个姐夫回来吗?我不想你们去别人家,再像大姐一样。”

欢儿猛的落泪,把他搂在怀里:“原来你是心疼我们啊。”

喜月在他头上摸一把,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觉得他心里藏了许多事。

家中这些事情,他嘴上没说过什么,却都记在心里。

以前总还觉得他没心没肺的,还是对他了解不够深。

他是个很重情的孩子,又像宋叔一样很善良。

在这一刻,喜月对他生出不一样的感情来。

以往是告诉自已把他当弟弟看待。

而现在,感情上就是亲姐弟,而不是只是去当成亲姐弟。

把他二人搂抱住:“你放心,姐姐们会过的很好。”

不单是毛蛋青成误会了,沈婆子也误会了,尤其问不出什么,更加坚定自已的猜测。

她对喜月很满意,觉得孙子有眼光,这两日心情大好,甚至想和儿媳妇说一说。

第167章 麻烦登门

天晴后地面稍干,杨应和雇村中壮劳力去山里寻木料。

这回打定主意多寻些木材,少说要好几日时间。

有了先前摔断腿一事,临去前一天夜里赵春兰是千交代万嘱咐,让他只选木,搬搬抬抬要出力的活别再做。

再一个就是要同去的人注意着些,出了事自家是要负责的。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