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58)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送走一波客人,却见她还没走,反问:“你叫喜月?”

喜月点点头,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木兰。”

并不太熟,也不好打探她的事,喜月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些人真多,真热闹之类的话。

木兰没什么表情:“你们才来不知道,每年都是这样。”

看她年岁不大,欢儿好奇问:“你在这很多年了?”

木兰想一下才回:“五六年吧。”

赵春兰看她也不过十三四的样子,竟不想这么小就被卖出来。

目光带着些同情,也没去问为什么被卖出来。

木兰又待一会,见她在忙着,悄无声息的走了。

等喜月忙完才发现,也没多在意。

一盒糕卖完,旁边葛老爹也卖出两个大肚子的童男童女。

快至傍晚,家里人带着三小只过来,青成冲到摊前,高兴的喊人。

听旁边是同乡,杨应和也上前打招呼。

剩的糕不多,杜巧娘让他们先去逛着,自已留在这歇会。

三小只兴奋的扯着大人们去了。

第51章 青成打架

月上树半梢,大宅门前的灯亮起,湖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时有游人手提着形状各异的花灯从摊前经过。

摊上的糕已剩不多,大致算算今日又能赚三百多文,喜月眉头舒展。

宋腊梅和李庆有笑盈盈挤过人群过来打招呼,完全不似从家里出来时苦着脸。

吃过夜饭才说要出来看灯,婆母的脸就放下来。

过十五就要开始正经做生意,她便道:“明要早起做活,夜里还不赶紧歇着,外面去看什么花灯?仙女湖见天去,有什么看头?”

李庆有答应过宋腊梅的,哪能因他娘几句话就失言:“离的不远,转一圈就回来,不会耽误明日做豆腐。”

宋腊梅被他拽着出门,后脖子发凉,不敢回头去看婆母脸色。

想也是冷如冰霜。

出了门李庆有看她苦着脸,还道:“怎么出来还不高兴?”

他对自家娘的脾气哪会不了解,又哄道:“她性子就这样,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会真的放在心上。”

宋腊梅强颜欢笑,心道那是对你这个亲儿子不计较,对她这个儿媳妇,可不是这样。

这话像是挑拨,她没敢说出口,若再被他无心秃噜出去,在这个家就真没法立足。

离了那个家,她就轻松,笑容都多了些,李庆有看着也高兴。

还以为她是有多爱看花灯。

与宋腊梅闲话几句,杜巧娘就催着他们去看灯:“看完早些回去,明儿还要早起做豆腐吧?”

同样的话,婆母说的时候宋腊梅听着反感,杜巧娘再说却听出关心。

赵春兰领着阿圆过来,招呼喜月和欢儿也一同去转转看,自个留下来看摊。

杜巧娘怀着身子不愿意挤,喜月和欢儿一道去了。

李庆有扭头笑着问道:“喜欢什么花灯,姐夫给你们买。”

说完又去问宋腊梅想要什么样的?

宋腊梅怕花钱,又怕婆母说,自个说不要,笑着让喜月和欢儿挑自已喜欢的灯。

喜月不是小娃,花灯看看过个眼瘾就好,摇头说不要。

欢儿完全是怕花钱,也摆着手不肯要。

碰到青成,李庆有这个应姐夫的非要扯着他买花灯。

青成是想要的,宋常贵推让不过,就让买最便宜的荷花灯。

李庆有要他挑自已喜欢的,青成懂事的指着荷花灯:“这个就很好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人偶尔的只言片语,他知道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家里日子过的更紧巴。

不能铺张浪费。

尽管不是花自家的钱,大姐家的钱,他也舍不得。

李庆有还要再劝,宋腊梅就拽着他的袖子,要他给石头和阿圆都买一个。

大哥嫂子他们手中没什么钱,定不会舍得买。

虽不是亲侄儿侄女,她对他们好些,大人心中舒坦,说不定就能对青成好。

花些小钱,也值得。

买完花灯,青成拿在手里迫不及待要去找石头和阿圆。

喜月也适时开口要跟着一起回去,挤眉弄眼让他们去逛。

宋腊梅一下子红了脸,李庆有笑嘻嘻拉着她走了。

月至梢头,时辰不早,游人开始散去。

糕已经没剩几块,杜巧娘包两块送给葛老爹,其余几块给小的分吃了。

东西收好,恰宋腊梅也逛着回来,就一道回去。

走出不远,就不再同道,交代注意脚下莫摔跤,各自回去。

月光明亮,又有三个小荷花灯,路不是太难走。

到家时阿圆已在杨应和肩头睡着,石头和青成仍精神着。

累一天,收的钱都没心思去数,喜月回去洗漱睡去。

十五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完了,地头上人开始变多。

村里人再也不闲着。

春天还没到,地里活不多,宋常贵多是在家里编竹具,或是帮着磨粉。

喜月和欢儿日日做糕卖糕忙个不停。

这日清早,杜巧娘终于有反应,闻着糕味犯恶心,一阵阵作呕。

这样说也是不准确,她是闻着什么都吐,香的臭的都闻不得。

嗅觉一下子变得灵敏起来。

青成两天没洗脚,凑过来都能闻出来臭脚丫子味。

什么都吃不进,还吐个浑天暗地,人一下子虚弱起来,躺在床上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她这个样子,喜月没办法只得暂停做糕。

端着清粥进去:“娘你吃一些吧。”

清粥配咸菜,勉强吃两口,没过一会又吐个精光。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