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81)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一向早到葛老爹,这回来的有些晚,都没有什么好位置。

他只有一个竹篓不占什么地方,喜月与大婶各向两边挤一挤,让他摆进来。

葛老爹笑着道谢,喜月就看到他裤腿擦破一块,问过才得知来时路上摔了一跤。

因此才晚到。

他卷起裤腿,膝盖上都有擦出的血迹,可见摔的不轻。

急急忙忙赶路是为占个好地方,木雕生意本就不好,位置再一偏僻,这集又白来了。

旁边大婶就道:“上年纪摔跤可不是小事,就是赶路也得注意些。”

葛老爹谢过她好意,又道:“为生计,又有什么办法呢?”

说着话,他手上也不闲着,还拿刻刀刻着木。

喜月有心帮一帮他,找他定做糕模子,大哥只会刻些粗花样,手艺不如他精细。

接到活,葛老爹自是欢喜,问清尺寸,又问要刻的花样。

双喜字、花生、桃花、桂花……喜月说了好几样,又要刻个双喜章子。

能帮一把是一把,反正自家也需要。

集市卖糕近一年,攒下些个常客,糕摊前时不时有人过来。

落集的时候带来的糕卖剩没几块。

反观葛老爹,这集又是只卖出一个木偶,还是降价卖出去的。

若不是孩子缠的紧,妇人都不舍得掏钱买。

道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喝,有个什么用?

这话也在理,农人挣钱不易,花钱更是计较。

相当宠孩子,才会舍得买。

把木偶收拾进篓子,他与喜月一道朝镇中走。

篓里带了粮和菜,要给孙子葛天冬送去。

他边走边叹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倒与大哥境况一致,喜月心生怜悯。

想了想道:“若老爹信的过,留几个木偶在我铺里卖。

虽不敢保证能卖出去,但万一有人要呢。

葛老爹十分感激,不住说着谢话,说她心善。

学堂也在镇西,唤门房帮喊天冬过来,他在篓里挑让喜月代卖的木偶。

葛天冬一身长袍出来,看到喜月带着笑意点头。

待知道她要帮自家代卖,斯斯文文说了两句谢话。

来而不往非礼也,葛老爹也帮她拉生意。

对孙子道:“她家在镇西开糕点铺,你们学堂要是有人买糕,介绍去她家买。”

先前交束脩礼,他都是在喜月这边买糕,想必别人家也会需要。

葛天冬点头应下。

回到铺里,便把木偶摆在一角,葛老爹说过要价二十文,最便宜十五文也能卖。

把这话说给欢儿听,便去洗山楂,煮山楂。

煮好的山楂去核,捣烂后再用纱布包着过滤,一点点挤出山楂泥。

这一步极麻烦,不到两斤的山楂,都用去快大半个时辰。

加糖搅拌,试过味,倒进方形模子,刮平放凉即可。

忙活半下晌,当天是卖不成了。

不过天冷糕耐放,隔日也能卖。

鲜红艳丽的山楂糕,瞧着极好看,切薄薄一层分与欢儿和大哥尝味。

二人都道酸酸甜甜,吃着开胃。

傍晚时候,赵春兰拎着竹篮过来,稻草上面是只黄色狗崽子,下面是给他们带的菜。

问两句生意的事,不见有什么起色,她眉头不自觉皱起。

铺子开着要赁金,若长久下去又该如何是好?

喜月笑着安慰:“这才几天时间,嫂子别着急。”

“急也是无用啊。”

赵春兰叹一声,也不再多说。

收着地瓜,家里还有活,天也快黑,她就要回去。

杨应和要回去帮着收地瓜,她也不要:“你就安心守着铺子,两亩地我能干过来,重活有宋叔支把手,不用担心。”

又道就连石头和阿圆都懂事不少,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她说罢急匆匆抄小路离去,杨应和盯着她的背影,满目皆是心疼。

心中又是自责,怪自已没本事,让他娘仨吃苦受累。

喜月看在眼里,立在一旁,心中感受一言难尽。

第72章 与人分利

烤炉晒晾两天后头回开烧,杜巧娘怕喜月掌握不了用法,特意抱着圆月来镇上。

青成跟着过来,还拎着小半篮子地瓜。

一路摇晃,奶娃子圆月熟睡过去,杜巧娘把她放在床上,挽袖子进去灶房。

和面时添油、糖揉光滑,切成小剂子,像擀饺皮一样擀出圆形。

包上团成球状的赤豆馅、绿豆馅。

里面能放的馅料还有很多:枣泥、黑芝麻、核桃……,还能放肉馅,便是馅饼。

只不过,今日她们只准备这两种馅料。

面皮包裹团成球,醒至一刻钟,稍稍按压一下成饼状。

烤炉要先烧着,烤洞里的铁皮彻底加热,熄小火把馅饼放进去。

位置还有空余,喜月把地瓜也洗干净一道放进去。

以前,大舅经常这样烤地瓜给她吃。

约过个一盏茶,翻面再烤相同时间。

青成从屋里出来,喊着圆月醒了,杜巧娘进屋去看。

喜月把青成喊去铺里,拿糕给他吃。

青成摇着头不肯要,喜月有些惊奇的盯着他:“早上娘给你吃什么好东西了?糕都不要吃了?”

“没吃什么好东西,就菜粥、鸡蛋。”

青成想吃,又想到这是姐姐们要卖钱的,才忍着说不要。

盯着他的表情,喜月猜到他心思,笑着道:“等会吃烤的馅饼。”

看他不说话,在他头上摸一把:“小娃子,装什么深沉。”

青成忍不住咧嘴笑起来。

算着时间,把烤好的馅饼端出来,打开炉门便闻到香味。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