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1395)

“又错了。”莫祈平摇了摇头,“郑主任是不会斥责我们的,她要警告早就警告了——阿美,我早和你说过,你不能从言语去相信一个人,我知道郑主任经常说,‘我一个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真就粗了——哪里都一样,或许他都一点儿不粗。”

这是个双关的笑话,但阿美完全没领悟过来,莫祈平心想,这个弟子的汉语水平还要再进步,而且,她的思想也还是有些简单,他不愿这样想,但南洋的有些人种,实在是让人觉得没那么开化,有些东西他们似乎天生不懂……他简直无法想象,如果买活军没来南洋,他那些狡诈的族人可以从这样缺乏智商的种族身上压榨出多少利益来……

“事实上,郑地虎一点也不粗糙,他还很细致,很奸——你看,他早就知道南洋的汉人现在缺少组织,实在是汉人的数量膨胀得很快,而合格的教师又很难找,就算他向云县要,也要不出来的——买活军刚拿下了广府道,有整整一个道的地方需要去扫盲,肯定要占用大量的教师人选,而且,愿意来南洋的教师数量一定不多。”

“那么,事实就摆在这里,他要人,没有人,百姓的需求也不可能等,这时候,如果有个组织来帮他把这些六神无主的汉人组织在一起,消化一下,让他们变成官府的羔羊,对他来说,缓解了多大的痛苦?你说,他会拒绝知识教吸纳汉人信徒吗?”

不,当然不会了,事实上,莫祈平认为郑地虎主席绝不会过问此事,他一句话也不会多问,如此,即便将来闹出什么事来,郑地虎也可以推诿给管理人手不足,无法体察郊区农场林场的民情——人手不足那也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云县方面没有及时补充吏目,这样,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郑地虎主任不但消灭了汉人情绪恐慌漂浮,可能兴起的逃亡潮风险,还不用付出任何成本!

知识教只要在汉人这里扩张起来,将来汉人若是闹事,就可以很容易地推诿给知识教,最终负责的肯定是莫祈平,而莫祈平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得到的是什么?只是他不想要的,过快的扩张速度!“祭司的权力来源于神明,对知识教来说,幸运且不幸的,是我们的神明不但真切存在,而且还非常活跃。”莫祈平告诫阿美,“不要被向汉人传教的美景迷了眼,信徒再多,他们信仰的是神明而不是你我,我们要全心奉行的,还是神明的意志。既然神明不乐见知识教向汉人传道,那我们就不能这么干——或者说,我们至少不能以现在的收益来这么干。”

阿美几乎要被老师话里的急转弯坑得栽一跟头了,她本来深深认同地点着头,这最后一个头却怎么也点不下去,用力过猛,差点栽倒,“不、不能以现在的收益这么干?”

不是说,祭司对神明的忠诚应该是纯洁而无条件的吗?怎么一下又变成可以交换利益的筹码了?阿美眨巴着眼睛,费劲地理解着老师的话,“所以,知识教还是可以招收汉人信徒的,只是……不能是现在这样的方式?”

她从自己有限的认识中搜索着可以对应的类似例子,阿美的主人做生意时总是在讨价还价,现在莫老师所做的似乎也差不多,阿美逐渐发现,这世上大多数人类,行动的模式其实很稀少,总可以找到对应之处。“您是要和郑主任讨价还价?”

“我是要和他讨价还价。”

买活 668. 交易现场 占城港.莫祈平 权力和混乱……

但是,即便如此,委员会依然是坚持要盖水泥房,主要的原因在于石头房造价太贵,建造缓慢,当然,也是因为这是买活军一贯以来的传统——水泥,正是买活军主要应用的先进产物,如果委员会自己也不用水泥房,他们怎么说服港口的其余贵族,他们也需要水泥房?

除了这些台面上的理由之外,还有一点是未曾明言的道理,那就是,反正委员会主任是轮值的,大家都住不久,有些惫懒如郑地虎的轮值主任,干脆就在旁边的竹林里扎个吊脚楼去睡,下雨时再躲进办公室——土人贵族倒是都对水泥有很大的兴趣,因为不论是石殿还是吊脚楼、木屋,都难免漏雨,水泥房不会漏雨,这就够他们稀奇的了。

大家都在占城港这里安顿,知识教虽然明面上和买活军关系不太密切,实际上莫祈平等人都是宗教办公室的科员,彼此是很相熟的,若是以往,莫祈平一定要求到吊脚楼里喝茶,但今日他居然跟着郑地虎进了办公室,郑地虎心中便是明白了他的来意——往办公室里让客,也是他的一个小试探,这么看来莫祈平今日是来谈正事的,而且应当就是他想的正事:刚才他用千里眼在看的也就是这个,占城港过节,知识教这里来了土人不说,还来了不少汉人,如果只是来凑热闹,而不是想入教,他们为何不去城里发实食物的神庙?

明白了莫祈平的来意,他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整了整短袖衬衫下摆,和莫祈平眼神一碰,两人也是各自会意,不过,郑地虎在谈正事以前,还是提醒了一句,“你这么走了,那边人若是一直不散去,怕要出事?”

“不会的,早安排好了。”莫祈平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准备了二十几袋海沙,等会会有人出去授沙的,授沙完还要布置考卷——留下来的人都参加考试,考过了有奖,不过我估计这消息一出,肯定不少人要撤走。”

“砰——砰砰——”

厚重的鼓声,混合着悠悠的陶笛声,从科学教还在兴建的大教堂处,肆意地往外传递着,就连一旁那属于宗教办公室的宿舍,都完全笼罩在了乐声之下,而更远处,椰林棕榈掩映之中,南洋开拓委员会的办公区,也难得清闲,郑地虎手扶着腰间门的火铳,登上吊脚楼顶,用望远镜观察着大教堂处的人潮,不无担忧地抱怨道,“这不是婆罗门的节日吗?怎么不去城里的神庙,反而到我们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