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
“老大说的不假,若是要借助黑潮搬运苦叶岛的矿产,那虾夷地的港口就必然繁华了。这么看,朝廷收下辽州地域,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没准虾夷地——黄金地的航线还能早几年发展起来!”
“这得看气候如何了……如果还是这样大半年风雪,那是有点难。”
众人乐观的也有,保守的也有,乱七八糟地议论着买地衙门对草原、辽州的开发,于虾夷地的帮助到底有多大,也有人在争辩这种培训班对各方豪杰的意义,杨必勇道,“虽然课是上得难受,但不上还是不行,将来去世界各地的船长还是都来好好上几年课,这是不会有错的——去非洲的船只,我看就是上少了课,本来预期早三四年前就该回来了,到现在都没音信,这一下,就吓得好些船只不敢想着往过开了。”
买活 792 冒险家的热血 占城港廖友福 大国的……
“什么!”这个辽东归来的老客,也是震惊地抬高了音调,“才几年那,海域纯净化的概念,刚提出没有多久吧我记得,这就都走了?那他们留下的土司可怎么办?岂不是要遭受其余邻居最残酷的报复?”
“还能怎么办?”辛定举起手漫不经心地在脖子上挥了挥,“就和吕宋岛上,那些依附于弗朗机人的土司一样呗,能有什么好结果?随便扶持个部落里的土人,都能把他们给——”
茶馆之中,诸多活死人各有态度,或者是哈哈一笑,或者是流露痛快之色,或者是漫不经心,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自古以来,群雄逐鹿、争霸天下,便是要死人的事情,用买地的话说,弗朗机人既然觊觎南洋的主权,那么失败之后,受到反噬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
坐在廖友福一侧的好友辛定也是点头认可——占城港差不多算是南洋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了,这里是船只集散地,很多携带了传音法螺的船只,每每靠岸,水手都特别受到欢迎,大家争相请客,只为了问些传音法螺那里得到的新消息——远到漠北,南到身毒,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广袤地域,却能凭借着传音法螺串联起来,让漠北的消息,一日之内便为占城港所知,这样的事情,不管过去了多久都让人难以适应,总是忍不住要啧啧赞叹传音法螺的神奇。
也是因此,现在,南洋这里也好,买地也好、京城也罢,世界上的信息传递,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双轨制:在传音法螺有分布的城市,大事传递得非常快,这些城市的居民,可以在一天之内掌握数千里外的大变化,哪里吹台风了,哪里受灾了,哪里有大喜事……这些消息在一天之内,便会在许多城市中传播开来,使得本地的居民消息非常灵通。
可是,这些消息要传播到他们附近的乡下去,那就要慢得多了,尤其是在一些新开拓的地区,还没有来得及修路,没有来得及铺开精细统治的网络,那么,这些乡下的居民,他们的消息灵通程度,其实和从前相比,就还没有改变多少,有可能要滞后个半个月到一两个月,甚至是三个月以上,才会知道在城市居民看来,已经过气的消息。
可这些城市居民,他们的消息灵通,也有自己的限制,那就是,他们知道的,也就是通过总台传播的消息,有些小道消息,总台不会播讲,那么,就还是只能靠水手们口耳相传了,这么一来,一座城市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在码头这里开茶馆酒馆的掌柜、伙计了。
辛定便是这间茶馆的老板,因此,他对郑家的计划,虽然不说是了如指掌,但至少知道得要比大多数人都多。“郑家其实几年前就在准备了,只要商路一打通,他们就准备去非洲看看,要我说,这有一半是六姐的授意,若非如此,他们家只跑近海沿岸的贸易,就已经盆满钵满了,在南洋这里,做占城——吕宋的专线,利润也是丰厚得不得了,又何必舍近求远,去非洲探索?”
“只管往前行去吗……听起来倒是叫人振奋,可朝廷什么时候肯出钱造船去南方大陆呢——哪怕就不出钱,肯给配发个传音法螺,给些经验老道的航海士也好啊!哪能和现在似的,好的航海士,不是被海军垄断,就是被那些海商大价钱的招募,只跑近海航线,就赚的盆满钵满了,怎么肯为了这么一句话,上船出航,去跑什么赤道无风带嘛!”
“老廖,你又在抱怨了?要我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还不如回云县去好好上课,兴许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至不济,再多找几个有钱的大海商,没准也能多给你些资助,让你把队伍拉起来,你这样的人呀,在占城港,那多少是有些屈才喽!”
“哈哈哈,就是,就是,老廖,你也未免太好高骛远了,连六姐都还没想着去南方大陆呢,你怎么老对这件事念念不忘的呀——还说什么,南方大陆只是第一步,你要登上南极洲,做徐侠客都比拟不了的周游世界第一人?你呀,梦得有点太大了啊!简直都可以被称为狂徒了!”
占城港新城内,邻着知识教大香坛,开设的华人茶馆内,好几个素来和廖友福亲善的朋友,正半是嘲笑,半是规劝地让廖友福放弃自己的远航探险梦,“你也不想想,要是去南方大陆也好,南极洲也好,都是有利可图的事情,海商们能不跟上吗?他们大量招纳地理专长生,就是为了研究世界地图上的丰饶之地,可以把生意给做过去的那种,既然不去南方大陆袋鼠地,那就说明那里没有什么利——而如果去这些地方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衙门又怎么会不派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