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敌国郡主后(246)
佥事行礼应是。
陆兰之意味深长道:“陈旻是在运粮路上突然暴卒的, 死因或许不是那么简单, 你要好好查。”
佥事会意,领命而去。
立在一旁的镇抚使目光一闪, 欲开口却又止住。陆兰之瞥了他一眼,并不避讳:“皇上的意思是,陈旻之死和北晋有关。”
镇抚使听得明白, 陆兰之说的是‘皇上的意思’, 而非‘皇上的看法’。
陆兰之没有继续给他解释的意思,坐在椅中沉吟了片刻,道:“照影那里不能再拖了, 准备动身吧。”
镇抚使小心翼翼问:“皇上……”
“皇上对采莲司很不满意。”陆兰之淡淡道。
镇抚使深吸一口气:“属下明白了。”
.
“郡主。”雪醅推门而入, 却见明湘正倚靠在榻上, 面上的疲惫之色几乎遮不住,“我听说郡主昨夜叫了医官来,是昨夜又发热了?”
明湘闭着眼道:“没有,昨夜一直睡不安稳,医官开了剂安神汤。”
雪醅皱皱眉:“郡主怕不是太劳累了。”
明湘终于睁开眼,她摇摇头,眼底隐带着些许忧虑之色:“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总有些不安,又说不出为什么。”
她的目光有些空茫,似是在梳理思绪,想要找出自己的不安来自于哪里。
这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明湘曾经非常熟悉,就像是头顶上高悬着一把随时可能坠下的利剑,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夺走她的性命。从她记事开始,就一直被笼罩在这种无法挣脱的阴霾之中。
世人敬畏她,朝臣忌惮她,宗亲羡慕她,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成为湘平郡主权势的一部分。所有人都说,武安王妃和湘平郡主真是押对了赌注,单凭这扶立之功,就够湘平郡主一生呼风唤雨无上尊荣。
唯有明湘知道,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虚假的谎言之上。
先帝怜惜她柔弱乖巧,对她百般宠爱。甚至在驾崩之前,还念念不忘要桓悦照顾好她。哪怕明湘已经主动踏入了波云诡谲的朝局中去,在先帝心里,也一直深深存留着她在先帝面前自幼建立起的、数十年如一日的柔弱乖巧的影子。
但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从记事起就循规蹈矩,从不行差踏错半步呢?
明湘只是从非常幼小的时候,就知道她必须抓住先帝的欢心。
宫内宫外,皇子皇孙,不知有多少人妒忌先帝对湘平郡主的宠爱。圣心是有限的,过分关注湘平郡主,其他的皇子皇孙就只能分到一点边角。
后妃嫔御、皇子皇孙、宗亲朝臣之间,那永远无休止的、对于权势的争夺,本质上还是在争夺圣心。
明湘从小就将这一点做的很好。
先帝的怜惜和宠爱构建成最密不透风的保护网,让明湘得以度过风光无限的幼年,也为她踏入太孙和废魏王的争斗增添了一点筹码。她在感激皇祖父之余,心底的恐惧却愈演愈烈。
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她得到的一切,都建立在她是武安王之女的基础上。倘若这个基础被人发现是假的,那么高楼转瞬间就会倾覆,她得到的一切都会失去。
即使是最疼爱她的皇祖父,发现她不但不是武安王之女,反倒是南齐采莲司选中的替代品之后,都会毫不留情的杀了她。
明湘从不怀疑这一点。
唯有桓悦是个例外。
明湘的心情稍好了一点。
衡思不一样,湘平郡主归京时,他还太小。明湘与他之间的羁绊情意,是系在明湘本身,而非武安王之女的身份上。
所以也只有他,会毫不在乎湘平郡主身份的真假。愿意维护她,帮她隐瞒。
明湘突然意识到,自从在衡思面前坦白身份之后,那无法挣脱的阴霾似乎消散了。自幼伴随着她和母妃,连睡梦中亦不能安枕的梦魇很久没有出现,正因如此,在这一刻心底重新涌起不安时,她一时间竟然很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心绪了。
但该来的还是会来,除了做好面对它的准备,明湘别无选择。
明湘抬起头。
她眼底的空茫刹那间彻底消泯,快到让雪醅几乎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她又恢复了永乐郡主那从容、平静而看不出丝毫端倪的神情。
事实上,面对全然未知的威胁,明湘能做的并不多。
她增派了去往军中的鸾仪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嘉州所有采风使捕捉关内关外一切风吹草动。正当明湘还在斟酌要不要越过嘉州都指挥使司接手嘉州防御时,鸾仪卫从军中给她传回了一个消息。
军中发现了一个南朝的间谍。这个间谍试图趁夜私自潜入中军帐,但军中守卫何其严格,他既无通行令,行为又鬼祟,还没来得及潜入就被射成了刺猬。
两军开战时无所不用其极,出现暗探间谍都是寻常事,对方还没来得及潜入就被射杀,算不得什么大事。然而第二日才发现,丢失了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不算特别要紧,但偏偏它是在中军帐中存放的。主帅定国公就居住在此,每日军中议事时也在此处。文书本身算不得什么,但它丢失就意味着中军帐中变得不再安全。
被射杀的间谍身上没有文书,那么这意味着军中还潜伏着另一个间谍,趁乱偷走了文书。有机会进出中军帐的人,无非是各军将领、亲信,如果问题出在他们身上,那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事态一下变得严重了起来,军中立刻开始严密排查。原本鸾仪卫在军中其实比较受孤立,不少将领对他们的观感不太好,现在也顾不得了,定国公令鸾仪卫一同参与调查,一定要把偷取文书的那个隐藏的间谍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