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和夫君相看两厌(2)

作者: 沈知眉 阅读记录

他小心观察一眼苏露青的脸色,“尤其是那位,和咱们一向不对付,要是知道咱们想和他们通个气儿,往深查查何璞,那位肯定不干。”

还有句话梁眠没说。

虽说大家都是同朝为官给帝后办事儿的,但乌衣巷在那些正经朝臣眼里,就是上不得台面的阴司勾当,别说大理寺不愿意给他们行方便,就是随便拎出一个衙署来,恐怕也都对他们避之不及。

唉,都是领朝廷俸禄的,他们却跟过街老鼠似的,这都什么事儿啊。

苏露青显然已经习惯了,只翻开最上面的卷宗,看了两行,挥挥手,示意梁眠先出去。

不忘交代,“夜里闹鬼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把经过都问明白,回头来报。”

“好嘞,我这就去。”梁眠得令,风风火火出去。

梁眠一走,屋子里瞬间安静了。

苏露青将有关何璞的所有卷宗都摊开,细细查阅。

她拿到手的卷宗很少,有关何璞的大部分卷宗都被送到了大理寺,她能看到的都是最无关紧要的那部分。

何璞,虢州望县人士,进士及第后任相州芦湖县主簿,三年前铨选时升调回京,之后在户部领了仓部郎中一职,负责天下钱粮出纳,在任至今。

单从这上面的履历来看,何璞任职期间兢兢业业,不说有多大建树,倒也本本分分。

如果不是日前淳德县等七县灾民进京来告状,何璞绝不会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不过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探事司奉命追查天星谶秘事,通过一条线索追踪至城隍庙,从香案下带回一本账簿。

那账簿内记载的账目古里古怪,想来是以特殊内容做暗语,需由专人解密。

他们还不曾破解出来,只在末尾一页辨认出一个名字,就是何璞。

而天星谶,是近年忽然大肆传播的谣言:

天星摇,世出妖。

天星谶事关两次天象,其一是永嘉帝立后第二天发生的一场日食,其二是钦天监上奏的天星尽摇。

两次天象虽有很长一段间隔,却被有心人故意捏造到一起,声称上天接连以两次不祥之兆预警,天下将起大祸。

谶言虽隐约含糊,但直指永嘉帝,眼见谣言愈演愈烈,永嘉帝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便将勘破谣言的差事下达给乌衣巷,交到苏露青手中。

事关天星谶,苏露青当即带人前往何府,刺探何璞口风。

不料因灾民告状,何璞这个负责出纳钱粮的仓部郎中有贪墨之嫌,御史台核查之下,也派人前来审理。

两拨人在何府门前撞了个正着,御史台那边当值的御史卖了她个面子,等她先进去问几句话。

可惜何璞始终三缄其口。

时间紧迫,御史台奉命公办,她也不能阻拦,只能看着人被御史台带走。

隔日就传出何璞自尽在御史台大牢的消息,死前写血书一封,承认是自己贪污赈灾粮。

经此一事,案件由御史台转到大理寺,由大理寺卿秦淮舟正式接手。

而秦淮舟,可以说是她今生今世的死对头,没有之一。

苏露青将案上卷宗一一扫完,揉了揉眉心。

案子可疑,人也可疑,而且这“冤魂”都闹到了乌衣巷里,乌衣巷岂有不管之理?

思来想去,她叫了梁眠出来,随自己再去一趟何府。

何府大门紧闭。

何璞一死,如今住在何府的,只有一位老夫人。

一听是乌衣巷的,里面的人隔着一道门就下了逐客令。

老妪苍老的声音还带着颤音,“我儿尸骨未寒,罪名他也已经认下,世间事与他应该再无瓜葛,府中只剩老身一人,病骨支离,恕老身不能远送。”

里面的一番话说完,梁眠叹了一口气,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

何府门前碰壁,苏露青倒也不气馁,从里坊出来,忽地问梁眠,“我记得何璞是有妻儿的,他妻儿呢?”

她之前去何府询问何璞时,也只看到何璞母子,并未见到其他何家人。

梁眠从脑子里翻拣一番,“啊,他发妻在芦湖县的时候因病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大郎体弱,还有心疾,不久前也病死了。他家二郎么……说是嫌何璞偏心兄长,冷落自己,成亲以后就分家出去了。何二郎应该是不在京里,不然何璞被押进御史台时,也不至于只有一个弟弟去探监。”

“弟弟?”苏露青诧异偏头。

“叫何玉,没有官身,似乎与何璞的关系也不是太好,大概是看在母亲的份儿上,才打点一番给何璞送些被褥……嗯?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梁眠说话时无意间抬头看了眼即将进入的坊门,坊门上“义宁”两个字让他顿时瞪圆了眼睛。

“还、还真要去大理寺啊?”

梁眠抓着缰绳,控马停在坊门外,探身往苏露青那边,“苏探事,现在去大理寺,恐怕和从虎口里掏肉吃没什么区别。”

事关何璞一案,重要线索都在对方手里掌握着,形势对他们来说极为不利,

而那秦淮舟明显既不吃软也不吃硬,只凭乌衣巷三个字就想压他就范配合,恐怕是痴人说梦。

“不试试怎么知道?”

苏露青说着,直接驱马进入义宁坊,三拐两拐来到大理寺门前。

把马鞭丢给他,“你不必跟进去了,外面等我。”

梁眠闻言,接过马鞭,自去找地方等候。

苏露青往大理寺去的时候,正巧里面有人出来。

两人打了个照面,里面那人停下,笑道,“苏探事今日怎的有空来大理寺?”

上一篇:小 姐,不可以 下一篇:高僧他独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