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清虚道人拿着道书和医书“照本宣科”时,五只幼崽集体傻眼。
……我是谁?我在哪?
……观主在讲什么登西?
如此一来,轮到清虚道人傻眼了。
说好的包教包会、一听就懂呢?
眼前两眼迷茫的幼崽是什么情况?
——明明小长生他不是这样的啊!
一遍、两遍、三遍……反复讲到口干舌燥,兴冲冲给道童启蒙的清虚道人蔫了。
越殊应小伙伴之约到州牧府呆了几天,回到归一观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师父。他头一回见到清虚道人如此无精打采。
越殊大惊:“这是怎么了?”
看了看蔫哒哒不下于师父的五只幼崽,一头雾水的他选择向王阿大几人探听情况。
一刻钟后,了解事情原委的越殊不由陷入微妙的沉默。
归根究底,这个锅大概、或许、可能是他的?谁教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幼崽呢。
清虚道人按照养他的方案养崽,堪比魔鬼教师,可不就把师生双方都整自闭了吗?
越殊微微有几分心虚。
……看来是时候纠正误会了。
至少别让师父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突然被徒弟找上门,一番促膝长谈的清虚道人,历经疑惑、震惊,而后陷入懵逼。
过了半晌,大彻大悟的他发出一声“历经沧桑”的长叹:“……长生误我啊!”
放弃“长生2.0计划”后,清虚道人从脑海深处挖掘出幼时在崔家受教的记忆,学着当年的先生一般从《三字经》开始启蒙。
小道童们总算不至于如听天书。
可进度依旧不如清虚道人之意。
体验过“一教就会”的快乐,面对资质普通甚至偏下的学生,很难再有成就感。
何况清虚道人本就不是为师的料子。
从兴高采烈到兴致缺缺,心路历程急转直下不过十天而已。
——什么叫“捡崽一时爽,养崽火葬场”啊(bushi)!
然而,捡都捡了,养也养了……他总不能因为给幼崽启蒙太难,就弃崽跑路吧?
“长生误我啊!”头痛的清虚道人忍不住再度发出一声长叹,脑中顿时灵光一闪。
这不是还有顶顶聪明的小长生吗?
岂不闻“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
越想越妙,他忍不住摸着下巴笑了起来,所有烦恼一扫而空,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一切就拜托你了,小长生。”
次日,突然收到重任的越殊面无表情地听着无良师父振振有词。
“身为为师的开山大弟子,归一观的未来观主,提升归一观的整体文化水平,小长生你义不容辞啊!”
眼看越殊不怎么吃这一套,他飞快地使了个眼色。
受够了清虚道人惨不忍睹的教学,同样迫切想换人的五只幼崽顿时一个个可怜兮兮地拖长音唤了一声:“小师兄~”
“……”越殊面色不变。
唤他一声师兄也就罢了,偏要添上一个“小”字,不用说定是某无良师父教的。
此时,对上六双盛着满满恳切与期待的眼睛,纵然铁石心肠的人都难以拒绝。吐出个“不”字,都得怀疑自己是不是人。
越殊依旧不为所动。
他反过来用同样的话术堵住了清虚道人:“身为归一观观主,是时候担起责任来了。师父你不会是想要逃避吧?”
“哈哈哈,怎么可能!”
甩锅失败的清虚道人发出干笑。
不死心的他转换策略。清虚道人幽怨一叹,仿佛瞬间老了十岁:“儿大不由爹,小长生大了,也由不得我这个师父了。”
一时间,他的身影无限凄凉。
令人幻视被抛下的空巢老人。
“……”
越殊一时哭笑不得。
“好了,我帮您就是了。”
越殊说好的帮忙真的只是帮忙,绝不大包大揽,将养崽的重任接到自己手上,顶多只在闲暇之余顶替师父的教导之责而已。
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事关他能否平安度过不知真假的寿命大限。
……
这一日,一觉醒来,越殊惊讶地发现自己功德暴涨。
[真名:越殊]
[魂能:7]
[寿数:19]
[功德:574]
[备注: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言而解千百人之厄,他们的命运因你而由死转生。]
“一言而解千百人之厄……”
喃喃念过一遍,越殊微微沉吟。莫非指的是他向州牧府通报灾情之事?
若无越殊通报,也许事情还要发酵一段时间才会传到蓟城,传到州牧常玉山耳中。
或许正因如此,州牧府的反应比既定命运更早,故而才有更多人得以幸存。哪怕只是早上半天一天,哪怕只是多活千百人。
他们的命运因越殊而改变。
越殊则因他们而功德加身。
或许这也算是“互相成就”?
越殊的目光依旧落在光幕上不放。
功德值的变化,意味着州牧府的种种安排已经起了作用,至少受灾百姓得到了来自官府的一定救助与安置,不再只能听天由命。想来过两天州牧府便会收到消息吧?
而越殊足不出户,却通过功德值的及时反馈推断出发生在不知多远的事,纵然是州牧常玉山,恐怕都不如他“消息灵通”。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金手指的新用法?
不出越殊所料,又过了三日,州牧府才收到幽州各地的消息,从而确认本次灾情。
——白河决提,三县被淹!
作为第一个向州牧府示警的热心百姓,越殊得以第一时间知晓这一惊人的“新闻”,还是常以周亲自上山来通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