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57)

站在县衙的台阶上一眼望去,越殊立刻在心中估量出大概的人数:大概近二百人。

小偷小摸不作数,大都是手上沾了血的。这就是宋军师在城中“清扫”一圈的结果?

喊冤声、叫骂声、哭嚎声,此刻都在县衙门口响成一团,间或夹杂着种种表忠心的话语,无非是“我为天王流过血”这一套,叫嚣不服者与跪地求饶者,都大有人在。

以“信义”着称的方天王看起来很吃这一套。

接受越殊的建议,让宋军师去抓人的是他,看到犯事的麾下这么多,其中还有风风雨雨走来的兄弟,于心不忍的也是他。

方鼎一双眉毛紧紧拧作一团。

哪怕其中有许多人罪不至死,害了人命的恐怕不在少数,当真要让后者全部抵命吗?重罪惩罚,饶他们一命未尝不可……

他不禁将目光投向旁边的少年道人:“玄微道长,你看……”能不能饶他们一命?

短短时间的相处,已足够越殊看出这位方天王的秉性。要说大奸大恶是没有的,其本性中甚至有几分豪侠气概,甚至于他起兵以来,的确有不少百姓直接间接受益。

但此人注重所谓的“义气”,在无辜百姓与手染鲜血的兄弟之间,往往会选择后者。

殊不知他身为天王军首领,自身不作恶,兄弟为恶却不能约束,本身已是恶行。继续发展下去,与他憎恶的豪绅地主无异。

……这样的恶习不好,得改!

越殊的目光准确无误地穿过鬼哭狼嚎的人群,与蹲守已久的某人撞到一起。向豹比了个“准备就绪”的手势,向他咧嘴一笑。

少年道人回以微微一笑。

数年前的云隐山下,他们也曾一眼透过人群看见彼此。只是今时今日,隔在眼前的并非受苦受难之民,而是罪不容赦之徒。

长风拂起少年道人的道袍,方鼎等来他的回答:“杀人者死,伤人者杖,天王若是心有不忍,贫道心如铁石,甘愿代劳。”

话音落下,他蓦然抬手。

轰!轰!轰!

接连三声轰响,烟雾炸开,火光乍现,鬼哭狼嚎的惨叫声中,地面好似为之一震。

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所有人。

“小心!”“保护天王!”

狗头军师宋军师第一时间退到方天王身后,嘴上却是忠心耿耿,大声招呼着护卫们前来“护驾”,顶在他们前面充当盾牌。

他算是反应快的。包括方鼎在内,许多人尚且回不过神,下意识听从宋军师安排。

闹哄哄折腾了一阵子,烟雾散开,显出地面上的土坑,与被炸得鲜血淋漓的几个“倒霉鬼”,还有周围被捆了双手双脚、像蠕虫一样费力向外蠕动却跑不动的人……

死一般的寂静在此刻降临。

半晌过后,“蠕虫”们炸开了锅。

“鬼,鬼啊!救命!救命——”

“妖道!这妖道会使妖法!”

“真人饶命,真人饶命啊……”

乱七八糟的声音在县衙门口激荡。

方天王僵立许久,仿佛成了雕塑。

眼前的一幕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玄微道长方才有做什么吗?好像什么也没做……就是什么也没做才令人惊惧。

人力果真可以驾驭雷霆电火?

莫非那是传说中的“掌心雷”?

他冷汗直冒,正要开口,就见旁边的少年道人又微微抬起手来。方鼎几乎是想都没想地一把伸手打断了他:“道长且慢!”

“些许小事,何必劳烦道长?”

方鼎的语气大义凛然,斩钉截铁。什么兄弟义气,什么天王军的折损,此刻俨然都不存在!

“杀人者死,伤人者杖。”他叹了口气,有股莫名的疲倦,“就在此地,名正典刑罢。”

第31章 神医妖道31

黄昏时分, 天空飘起细雨。

雨水冲刷着县衙门前遍染鲜血的泥土,却让血色浸得更深、更沉,血与泥融为一体。

就在不久前, 这里葬送了上百条人命。他们都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他们并非死于屠杀,而是审判。

一场公正、严明、不徇私情、不枉法度的审判,遵循着“杀人偿命”的朴素原则。

兵灾无情,无论官军匪军, 从来都是攻下城池之后为所欲为, 百姓唯一能做的便是顺从。何曾听闻军士因杀害小民而抵命?

而今日,围观的百姓有幸见到“例外”的发生,从中获得了生平从未拥有过的公道。

哪怕仅仅只在这一天。

他们震惊、惶恐, 且不知所措。

人群中,有人潸然泪下。

亲人离世的痛苦与大仇得报的快意在他们的胸腔中激荡。迟来一步涌起的,是对主导这一切发生的人由衷的感激与景仰。

被审判的罪人直到临死之际还在痛骂“妖道”,讨回公道的每一个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当第一个人情不自禁地喊出“仙师”这两个字,仿佛某种神秘的咒语被释放出来, 这个简简单单的称呼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一双双激动的目光在此刻亮起。

他们仰望着台阶上的少年道人。

此时此刻, 哪怕下令对所有犯禁者名正典刑的方天王,都无法夺去他的丝毫风采。

谁都知晓,他才是主导一切的人。

以一己之力说服反贼首领, 令无辜百姓免遭劫难;凭凡人之躯驾驭雷霆电火,使有罪之人遭受制裁……真正的“替天行道”岂非就是如此?

倘若这样的人物都不能称之为“仙师”,世上又有谁配得上如此称呼?

……

细雨霏霏, 一袭青衫步入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