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梧不栖(170)

作者: 乘空 阅读记录

“是。已经在西郊军营等着了。”

郑来仪心口发闷,这个时候请大师入军营,无非是为亡灵超度。

副将目送着队尾的大纛进入城中,转头见贵人面色苍白,安慰道:“遇到雪崩,伤亡是难免的。贵人不必担心,城中的医馆已经全部在待命了,还按照节度大人的吩咐连夜从邻近的郡县请来了医师,唯恐人手不够,一定会全力救治伤者。”

郑来仪点了点头,脚步缓缓走下城楼。

“……主子,我们现在去哪?” 一路跟着她的戎赞忍不住出声。

郑来仪扶着冰凉浮凸的墙砖,只觉脚步有些发软,可能是天太冷的缘故,她拢了拢肩头的大氅,陡然意识到身上穿的还是他送的斗篷,下台阶的步伐虚了一下。

她方才紧盯着主将的座驾,并不是叔山梧。所有的马匹和车辆都驮着伤员,唯独不见他的踪影。

从事发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当着她的面提及叔山梧的名字,她更无法主动开口。

“主子,西洲军驻所在城西郊,大部队会去那里修整,我们去看看么?”戎赞把马牵了过来。

她该去么?她去做什么?郑来仪有些茫然。

她一夜未阖眼,冲动跑到了城墙上,启明星亮时终于等到了归来的大部队。至此尚且可以自圆其说,是对失踪的巡线部队放不下心,但队伍已经回城,她似乎也该回去了。

“贵人!”

迤逦的车队中有人高声喊,郑来仪转头,只见是斥候罗当。

他身上裹着厚厚的毛斗篷,脚步有些踉跄地奔到她面前,郑来仪见他一只手臂吊着,脸上也有划伤,头上还裹着白色的绷带。

“罗当,是你。”

“贵人,您怎么会在这里?是在等、等我们的么?”罗当面上难掩兴奋的神色,讲话似乎都有些磕巴。

郑来仪抿唇,点了点头:“我随节度使来西洲,听说你们遇到了意外,便来看看——你伤得严重么?”

罗当摇头:“末将命大!捡了条命回来,还多亏了——”

郑来仪呼吸微停,却在这时,身后陡然响起凄厉的哭声。罗当皱了眉转头,有个包着头巾的妇人,哭天喊地地冲向了行进中的队伍。

“我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你让娘可怎么办啊——!!”

那妇人扑向队尾的一辆板车,车身被白布盖着,一只冻得发乌的手从白布下垂落。妇人颤抖着揭开了其中一面白布,露出下面冻得面目全非的士兵尸体,她跟着行进的马车,一边踉跄地走着,一边哀嚎不已。

郑来仪闭了闭眼,话还没说出口,罗当已经回过头来,语气沉重了不少:“贵人,我得走了,这一次有不少弟兄伤亡……不说了,我得赶快归队,您多保重!”

郑来仪喉头发干,帷帽后的嘴角牵了抹发僵的笑,欲言又止地点了点头,目送罗当一瘸一拐地归队,走到那哭得不能自已的妇人身边,半劝半拉地将人带离了队伍。

“……我去问问吧?”戎赞低声。

“有什么可问的。”

郑来仪回过神来,也没有从戎赞手里接过缰绳,只是茫然地迈步向城中走。走了没几步,脚下忽踩到了什么东西,应当是从刚刚驶离的板车上滑落的。

她弯腰,把那东西捡了起来。是一顶玄色的披风,下摆有暗色的鳞纹,上面沾了泥水,触手一片湿凉。

这顶披风,受降城外那夜曾经披在叔山梧身上。

她抓着披风的手下意识一攥,触到某处略觉有些异样,细看却见披风的里衬,靠近胸口的位置,用黑色丝线绣了一束小小的浆果。针脚略显笨拙,线头还冒在外面,但那串浆果却颗粒饱满,圆珑可爱。

“……主子,怎么了?”戎赞见郑来仪突然变色,一时有些纳闷。

郑来仪眸底掀起波澜,攥着披风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咬牙切齿:“这、个、疯、子……”

她从戎赞手中夺过缰绳,翻身上马,狠狠一甩鞭奔了出去。

西洲城小,军所占地便是城区的一半,整个西城都是军户和营地。西洲军一半在行营,本镇的营区通常半数空置,但今日营区里却站满了人,就连当值的休沐在家的得到消息后,都一清早便赶到了军营,等着迎接归来的同袍。人群中气氛压抑,只听得见沉重的脚步和马蹄声。

伤员在司兵官的安排下有序送进军医的帐篷,司骑官与司胄官一道,加紧清点大部队带回的辎重,要尽快给都督府上报确数……所有人都在沉重的气氛中无声忙碌着。而郑来仪驾着白马,一路扬尘而至。

营区门口的守卫长枪交错,将快马拦下。白马嘶鸣中,郑来仪翻身下马径直向前,守卫见她头戴帷帽,一身雍容华服带着杀气,对望一眼,均有些不敢用强。

“……您是哪位?有何贵干?”

郑来仪一抬手,守卫看清她手中节度使府的令牌,一惊后退躬身行礼。而她脚步未停,径直越过二人进了营区。

稀薄的晨雾中,她疾步穿过一座座营房和毡帐,在停放尸首的棚屋前站定。棚屋前两个正搬运尸体的兵士见她气势汹汹,均感纳闷。

郑来仪踏进木屋,脚步迅速地从躺着的尸体间穿过,她的视线一排排地快速扫过去,惹得一旁一位蒙着面为尸首整理遗容的医师忍不住停了手,问道:“您……是在找人?”

“死者都在这里了么?”

那医师点头,想了想又道,“……这里都是死于雪崩的,应当也有还埋在山里没能带的回的兄弟——您究竟要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