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他追悔莫及(245)
赵锦鹤听了太和帝的话之后,久久没有反应。
他看向他的眼神,都带了几分崩溃。
“为了我好?”
他怎么能说是为了他好呢。
他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他对这事带了执念,他势必想要打破这场桎梏,可是最后却说是为了他好。
他把沈长青当成了一颗棋子,既想让他教他立身做人,却又怕他成了下一个王顺。
他最敬重的太傅,可在他父皇的眼中,却连个人都算不上。
用之即来,厌之即弃。
赵锦鹤不明白,沈长青为什么会是下一个王顺呢?
“老师不会是他,我也不会是父皇,永远不会是……你自己心中有伤,所以谁也不愿意相信,可是,他是我的太傅,是我的老师,你凭什么这样欺负他?!”
说到了这里,赵锦鹤近乎是嘶吼出声。
他们无情,他们无义,所以也理应觉得别人都和他们一样是吗。
可即便太子已经这样失态,即便他说的话堪称大逆不道,但太和帝的表情仍旧很淡很淡,他看着他的眼,就连生气都没有。
他只是说,“嗯,你越是如此,朕越不会觉当初的决定是错的,毕竟当初,朕也和你现在一样。朕离不开他,就像你离不开沈长青那样。”
可是现在,他不会再让旧事再重新演一遍了。
关乎沈长青叛国一事,太和帝最后也只是说,“王顺现在还不能有事,北疆还要他的人打仗。”
现在北疆的战局,不容许再换一个总督了。
这便是说,即便钱志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也没什么用。
太和帝毫不避讳地道:“沈长青的冤屈,等到了时候,总会洗干净的。”
或许是赵锦鹤登基之时,或许又是其他时候。
赵锦鹤还想说些什么,可皇帝又已经开口了,“朕知你今日累了,说了些糊涂话,回去吧,朕不和你计较。”
说罢,也不再待赵锦鹤开口,就先转身要回享殿。
可是身后又传来了赵锦鹤的声音。
太子的声音似乎比冬风还要凛冽。
他说,“我同父皇不一样,是父皇亲自把我逼迫到了这样的境地,若不是父皇,我又何至于会对老师这般念念不忘?父皇不喜我,我连太子都不如,老师喜我,我自敬老师。”
爱会往爱你的人那里倾,爱情是这样,友情是这样,师生情是这样……就连皇家中最稀薄,不常见的父子情也是这样。
他为什么会这般放不下沈长青,说到底,还不是被他逼的吗。
皇帝自己落在这样的泥淖中,却把自己的太子也逼成了这样。
赵锦鹤不再期望得到他的回答,失望地看着皇帝的背影,转身离开。
即便已经洞悉了这场阴谋,知道这场真相,可太子再也不会像当初那样痛哭流涕。
他有的,只是对皇帝的失望。
这场关于外臣,关于老师的桎梏,他早就已经不在其中,只有太和帝一人为此苦苦挣扎。
听到了太子的话,太和帝久没有动作,在原地停了许久。
他那岿然不动的表情,恍惚间出现了一道裂痕,他 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是最后,还是很快就被遮掩,他神色如常,又重新进了享殿。
众人见他回来后面上没什么表情,便也都没做声。
直到了祭拜祈福结束,皇帝下令一切结束,众人起身往外去。
独独皇太后没有离开。
她站在一旁看着仍旧跪在原地的太和帝,出声问道:“方才太子这般急切来寻你,所为何事?”
听到这话的太和帝沉默了一会,而后终于出了声。
他看着她如实道:“方才太子找朕,带来了沈长青当初的部下......”
太和帝话还未完,皇太后神色就已变了变。
即便很快就遮掩了下去,但还是叫太和帝轻易捕捉。
太和帝看着她,没有停顿又继续道:“那个部下他说,当初沈长青通敌叛国,是老师叫他诬陷的。”
皇太后闻此神色更难看,马上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这个部下他的来路可叫查清楚了?别是谁来胡诌胡言。你的老师为人如何,难道你还不知道吗?这个太子光想着为沈长青翻案,当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太和帝也就说了那么一句,皇太后就已经如此激动的辩驳。
太和帝抬眼看了她一眼,眼眸中带了一丝嘲弄。
随即,他轻笑了一声,道:“母后何必如此着急,朕还什么也没做呢。太傅为朕好,朕难道会不知道吗?放心吧母后,朕这次还会和从前一样,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就像当初母后教朕的一样。”
这话一出,皇太后脸上的表情反而凝固住了。
他这些话的阴阳之意实在明显,皇太后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是了,皇帝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皇帝。
再让他去做当初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会愿意。
皇太后还想说些什么,却先一步被太和帝打断。
“其实朕一直都挺不明白的,琼璋还活着的时候,母后就总是对他好一些,不论他犯了什么错,母后都会护着他,可是不论朕怎么做,母后却总是说,不够好,还是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