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平安(148)

说回当下,与徐家相比,是玉慧郡主竟帮豫王妃,躲过搜查,夫人们议论:

“玉慧不是很讨厌薛家人么?”

“没想到她竟有此眼界,从前还只当她是个跋扈张扬的。”

薛静安再听“玉慧”二字,心中已无怒无惧,诚然从前她和玉慧之间,闹过很多次不愉快,就事论事,这次,是她救了平安一把。

她打心底里,是感谢玉慧的,所以她不会落井下石。

凤仪宫内。

张皇后卸下钗环,穿着素衣,周公公道:“娘娘之举,着实将功补过,只是太子之过,太甚。”

“因而,有两条路。第一条,娘娘从此深居宫中,不再料理宫中事务,郡主褫夺封号,贬为庶人,自然,日后生活所需,宫中不会任何亏待。”

“第二条,娘娘与郡主皆保有封号,不过,要前去南郊皇寺,从此为大盛祈福,日子相对清苦。”

张皇后闭了闭眼,太子犯了这样的大错,这两种选择,于她祖孙二人相对而言,是轻轻放下,已是极好。

她还没说话,屏风后偷听的玉慧站出来,她直接问周公公:“庶人……是和玉琴一样吗?”

周公公点头:“不过宫中不会亏待郡主。”

玉慧摇摇头,庶人的庶,嫡庶的庶,都是庶。

她大声道:“我不要做庶人!我死也不要做庶人!”

张皇后知晓玉慧从来性子高傲,便对周公公说:“劳烦公公,我们祖孙,选第二条路。”

年初一的下午,宫门口出现一架灰扑扑的马车,接走了张皇后和玉慧。

虽保有名声,但此后荣华富贵,再无相干,所以,她们除了被褥和两套衣裳,东宫和凤仪宫的东西,带不走任何一件。

直到此时,玉慧才有种以后要过苦日子的感觉。

可是她宁可过郡主的苦日子,也绝不会过庶人的好日子。

她绝不会后悔。

马车刚走了一会儿,却被拦住,张皇后撩开帘子,就看薛家的管事,送来了一包东西,翻开瞧,里面用经书掩盖了一盒金叶子,还有一盒碎银,方便使用。

张皇后深深一叹,道:“劳驾,谢过你东家。”

马车才又走了会儿,这时,又被人拦住,还是个有些脸生的管事,管事捧着一个盒子,自报家门:“小的乃豫王府王妃娘娘的陪房。”

“这是王妃娘娘,托小的带给娘娘和郡主的。”

盒子里,大喇喇放着不少昂贵体面的簪钗,张皇后竟是忍不住一笑:“这王妃……簪钗既可以换钱,又可以充门面,却是让那小孩费心了。”

只玉慧盯着盒子,很是一愣。

她突的想起,昨天晚上,她和平安躲在兴华殿偏殿时,两人因为等得无趣,也闲聊过。

当时,玉慧说:“你头上这绢花,我怎么没有?别的不说,这些簪钗首饰,我才最不想输给你呢。”

平安揉揉眼:“哦。”

玉慧有点生气:“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平安彻底闭上了眼睛,玉慧:“……”

此时,玉慧摸了摸盒子,原来,她有听的。

正月初一,夜。

自宫变之后,万宣帝身体一直用药吊着,还没清醒过。

朝廷中多了几分紧张与萧索,其实人人都明白,虽已过了冬,万宣帝约摸挺不到春色大好的时候。

床前,周公公红着眼睛,给万宣帝喂了一碗药,十成只吃进了一成。

裴诠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他容色冷淡,静静地看着年迈的老人。

过了会儿,刘公公进来,低声说:“王爷。”

裴诠站起身,走出兴华殿,问:“何事?”

刘公公严肃道:“薛家来请太医,说是秦老夫人……要不好了。”

周公公自屋内走出来:“王爷,陛下醒了!”

宫中发生的事的细节,宫外的人基本都不清楚,关起家门来,偶尔听得远处、更远处传来马蹄声,喊杀声。

渐渐地,马蹄声停了,喊杀声静了,不多时,豫王乃正统的消息,渐渐传到各家。

尘埃落定,这一夜,终于熬过去了。

晨间,冯夫人和薛瀚、薛铸与宋知雅回永国公府,带回来一个个好消息:

平安作为风暴中心的人物,万幸得玉慧相助,安稳无事。

薛镐腹部中了一剑,此时不易挪动,在皇城养伤,他醒着,一直说伤势不是大碍,养一阵也能好。

冯夫人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没事就好,都没事就好。”

合该如此。

但秦老夫人到底老了,薛常安年纪轻,熬了这么一夜,都觉出几分倦怠,何况老太太。

所以,秦老夫人倒了。

薛静安接到信,赶紧与婆家说了声,便坐车回家,在二门口遇到从王府来的平安。

平安:“大姐姐。”

薛静安握住平安的手,道:“二妹妹。”

平安的手,也凉凉的。

屋内亮着蜡烛,冯夫人和薛瀚站在最前面,薛铸宋知雅在后,雪芝等老太太房里的丫鬟,都齐齐到了房中。

秦老夫人躺在床上,干枯的面上,一片苍白。

太医把脉后,摇摇头:“天寒,老太太坐镇一夜,等事情平息,心里紧绷的弦一松,反而……难以为继了。”

这根弦,不止是豫王归来,平定宫变,更是二孙女无恙,豫王继承大统,从此薛家不必再有顾虑。

只恐老太太了无牵挂。

太医又说:“先煎一副通气达顺的药,看看老太太能不能吃进嘴里,如果不能……”

这话很隐晦,基本就是让准备白事了。

上一篇: 嫁金榜后震惊了 下一篇: 染指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