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染指皎月(168)

作者: 名一念嘻嘻 阅读记录

“大人饶命!是顾淮舟逼我污蔑谢世子的!”

屋子里随即响起男人们此起彼伏的淫笑声和腌臜话。

“普天之下哪有资助马匪的?”老太指着之前作证的瘦弱村民,“他们才是马匪!盖因世子善举令村子越发壮大,马匪在村里讨不到好,他们怀恨在心,才出言污蔑世子!”

“若非秦将军在京城,谢世子岂不含冤而死?”

百姓被三言两语点燃了,纷纷朝大堂中丢菜叶丢鸡蛋。

姜云婵无力地抓着薛三娘的手,不停嗫嚅,“不要去!不要去!”

混乱的大堂中,围观众人面面相觑,好事的目光转而投向顾淮舟和他带来的证人。

此时,一队衙役也刚好举着火把进了侯府。

暗夜寂静,巷子里齐整的脚步声和镣铐撞击声,尤显肃穆。

她今日是打定了主意,配合顾淮舟置谢砚于死地。

顾淮舟与姜云婵一唱一和,紧接着道:“谢砚不仅在京郊养马匪,在雁西山、大雁山等五地也豢养了马匪山寨。”

此时,大堂门口一穿着鎏金铠甲的将军立于门前,逆着光,身姿挺拔。

“肃静!”裴严一拍惊堂木,打断了堂中沸腾的讨论声,目光转而落在姜云婵身上,“姑娘,谢砚可在七夕夜为你争抢过花灯?”

“定阳侯府难不成还缺一盏花灯了?”

姜云婵心中百感交集,她期待他倒台,也有些许恻隐。

他的语气不见慌乱,反而带着几分戏谑的味道。

她心跳得极快。

如此说来,谢砚为民请命的善举反被人颠倒黑白,恶意诋毁?

“我何时指使过你?”顾淮舟不可置信望向那马匪。

随即,一群村民挤进围观百姓,蜂拥一般挡在了谢砚身前。

姜云婵心惊肉跳,赶紧垂头避开他莫测的笑意。

领头不置可否,押着府上一众人往大理寺去。

裴严猛地一拍惊堂木,“人证物证俱在,难道不该你自己说清楚为何要勾结马匪吗?”

他呈上一叠公文,“我已查明侯府每年都会流出上千两银钱,经过盐院、镖局转移后,送去这五地供养马匪!有盐院、镖局的账目为证,也有这五地附近的猎户为证!”

为首的老太对着上首连连磕头,“求大人明察秋毫!谢世子这些年为雁西村殚精竭虑,护一方百姓安宁,大人莫要冤枉了世子啊!”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谢世子竟然如此狠辣虐杀薛志。”

他莫名扫了姜云婵一眼,气息孱弱道:“回、回几位大人!去年七夕谢砚为了给这位姑娘争一盏莲花灯,令我们虐杀了薛志等人!”

上首,裴严和同僚一边查看账目,一边听着猎户的话,大概把事情脉络串起来了。

两个衙役站在谢砚身后,抡起廷杖,接二连三打在谢砚脊背上。

“秦将军此话可有证据?”裴严问。

然眼神却坚定,微微朝姜云婵点了点头,想是已经查到了谢砚的确切罪证。

如果她说有,就等于佐证了马匪的指证,顾淮舟就可顺势而为,揭穿谢砚所有的罪行。

本就疲惫的公子被人扔菜叶、吐口水,更显狼狈。

而他已在弹指之间,逆转了局面。

“我是皎皎在这世人唯一的亲人,我不帮你,谁帮你?”

至于买卖粮食、皮毛,也不过是谢大人心忧百姓贫苦,召集商人前去收购物资,以解百姓之困,怎么就变成谢大人养马匪了?”

右手边,忽而传来一声极轻的嗤笑声。

他真会这样束手就擒吗?

身边人正冷眼瞧着堂中诸人争辩,如一个旁观者,坐观行云,纷纷扰扰仿佛与他无关。

而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当年定阳老侯爷一力保下谢砚母子性命,后来还不是沦落到被丢进寺院清修,老无所依的下场?养不熟的白眼狼!”

此时,雁西山等地窝藏的马匪、村民早就被圣上下旨派兵连夜控制了。

周围充斥着骨头清脆的击打声和他断续的呼吸,分明很痛。

“每年确实也有京城来的贵人找我们收野货、皮毛、粮食,价格奇高,我们只管拿钱做买卖,并未参与其他勾当!”

沉静的目光如巨网笼罩着姜云婵,似要将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丝情绪都参透。

此人是北盛百姓心中的战神,且常年驻边,跟京中官员多无来往。

“呵!”

堂上三位官家面面相觑,“你们是何人?”

如果她不承认,那么事情将陷入胶着。

姜云婵极喜欢,便在问竹轩专门辟了一间屋子挂花灯。

姜云婵已顾不得后果,找了火把,往侯府正门去。

“大人说笑了,我养马匪作甚?”谢砚淡然一笑。

而大堂的光明正大匾额下,正坐着大理寺卿裴严、刑部尚书还有都察院右都御史,分明是三司会审的架势。

侯府每次逢年过节都会送各式花灯去问竹轩,有些花灯十分稀罕精巧,外面根本见都见不着。

而今,跪在大堂上的壮汉便是当时参与虐杀的马匪。

顾淮舟知道谢砚难以对付,此次三司会审,不成功便成仁。

老太这话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惊讶不已,“你的意思是世子送银子是去资助贫苦村民,而非马匪?”

谢砚的目光戏谑掠过她,而后扫了眼身后人群。

“我什么都没做,招认什么呢?”谢砚语气稀松。

男子风尘仆仆,脸上生的青色胡茬未刮,显然数月未曾歇息。

任凭流言蜚语和木杖凌虐,他只一瞬不瞬侧目盯着姜云婵。

上一篇: 小平安 下一篇: 入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