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147)
张铭看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孙总,停顿片刻后决定帮我解围。
孙总,虽然这两个变量在描述上肯定不能归为一谈,但在我们构建的这个模型里,确实是可以用同类方式进行处理的。工作日志我们可能前期确实不够详细,接下来的收尾阶段,我们注意。
孙总并没有给张铭面子,而是不耐烦的打断。
以后当然要注意!但这部分不能就这么放着。日志上没有记录,怎么能确定这一段的工作没有问题?项目最后我作为总负责人是要签字,这样肯定不行!
-
前期工作日志是怎么完成的,全场在座的同事都知道。我甚至隐隐觉得,孙鑫博也并不是不了解。
我和祁珩只是刚来公司半年的新生,工作日志怎么写,也肯定不是凭空瞎编。现在孙鑫博挑出来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硬要做文章,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凝固,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表面上看,这是对我主责的工作日志的一部分内容的不认可,但同时,这也是孙鑫博对智行项目的前期成绩的不认可,也是,对项目前负责人杨昊,的不认可,是对在场所有参与智行项目的大家的不认可。
我垂头不语,企图蒙混过关。
可能是察觉出了整个会议室的氛围都不太对劲,孙鑫博也没再说什么重话,只是让我去补充这一部分不够完整的内容。
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张铭,然后点头应了下来。
会议磨磨叽叽的开了一整个上午,也没说什么别的重点。终于等到会议结束,众人陆陆续续的出了会议室,我快步跟上了走在最前面的张铭。
铭哥,孙总提到的那个日志……
该怎么改啊?我欲言又止。
张铭当然明白我的意思。他回头看了一眼会议室的方向,又往前走了几步,才压低声音开口。
你稍微补充两句,描述性的那种。
可是孙总那个意思……
应该是不只要语言描述。工作日志的重要步骤都需要放入截图,而因为数据权限问题,我现在并没有办法还原这部分的数据清理过程,怎么给孙总加截图?
张铭脚步一顿。你先这么改着,不行再说。
张铭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先改一版出来,调整的动作做到位,展示给孙总。万一过两天孙总心情好,又或是身上别的项目多,忘记这茬儿了,这事儿自然也就过去了。
孙鑫博摆明了就是想新官上任三把火立个威风,也不是针对我一个新生。只要我态度好,愿意改,明确表示服从新领导安排,相信他也不会为难我。
只是张铭这次的判断有点过于乐观。两天后,当我把微调后的工作日志发到孙总邮箱,当天下午他便把我叫到了会议室里,连带着张铭和祁珩一起。
对于增添的描述性语句,孙鑫博直截了当的表示了不认可,还让张铭找一版之前他写过的工作日志,拿给我做参考,让他带着我再改一版出来,祁珩负责参与复核。
这下就不再只是我一个,张铭和祁珩也被牵扯其中。
祁珩跟我一样不知所措,张铭脸色不是很好看,但也忍住了什么都没说。
出了会议室,我和祁珩都看向了三个人中最资深的张铭。前期的数据清理,是他和杨昊一起指导我俩做的。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儿,也只能等他拿个主意。
要不就加上。张铭皱着眉,回身瞥了一眼会议室的大门。
铭哥,要加细节的话,数据清理的工作可能有大概……四分之一要重来一遍。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迟疑道。
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孙鑫博明摆着就是想立威,但他对模型不熟悉,只好捡了个不疼不痒的边缘性问题。这要是真的推翻重做,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先不说,重新跟智行申请数据权限,肯定要经过雷总。雷总听说,不管事实如何,都会觉得是杨昊之前的把关出了问题。孙鑫博这一招,摆明了是要恶心杨昊,以及之前一直跟着杨昊干的我们几个。
这道理我能想明白,张铭自然也懂。只是坐在副总位置上的是他孙鑫博,不是杨昊、不是张铭,更不是我和祁珩。而因为是孙鑫博在那个位置上,他要是打定心思不同意,项目卡在这里不通过,我们也无能为力,只能按照他的意思来调整。
张铭张了张嘴,看口型像是在无声的骂了句脏话。半晌他抬手扶了一下眼镜,看向我。
要不……你问问杨哥?
第80章
◎而这问题偏偏就出在我这里,看来并不是偶然◎
或者问一下智行?
张铭给了我两个选项。
而我哪个都不想选。
清理数据的时候, 所有重要过程我都有按照要求留源文件,但是孙鑫博要的这部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重要过程。
张铭看出来了我的犹豫。
或者你再进去问问孙总, 这部分要不就算了?
话说出口, 他也意识到孙总两次特意把事情拎出来强调,就这么放过我的可能性很小。张铭长叹一口气, 耸了耸肩, 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好吧, 谢谢铭哥。我抱紧怀中的笔记本电脑,心不在焉的道谢。
此时一个人返回会议室,大概率是要被孙鑫博骂一顿的。
去问智行……工作日志本来就是我们永联自己的留档。我们内部的问题, 就算是去问智行,对方也不可能给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反而还会质疑我们的专业性。
那也只有去问杨昊了。
我掏出手机从通讯录里翻出来杨昊, 点开他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