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148)
朋友圈还是半年可见,只有一些行业有关文章的分享, 最近的一条还是春节那会儿发的。
他已经离开永联,现在的项目如何其实都和他再没有什么关系。直接找他寻求帮助是有些不合适, 我踌躇良久,只好先从闲聊开始, 发了条消息问他最近怎么样。
离职后的杨昊,回消息的速度比从前慢了太多。
我从中午等到傍晚,就在我以为他不会回复了的时候, 他的消息才终于蹦了出来。
挺好的。出什么事情了吗?
毕竟是前同事,无论我第一条打招乎的消息发什么, 杨昊对于我的真实目的都心知肚明。
我更加不好意思麻烦他, 对话框里的文字反反复复打上去又删除。杨昊大概是等得不耐烦了, 直接一个电话拨了过来。
怎么了?
听筒那边的声音略显嘈杂,像是在集市。
我不想耽误过多他的休息时间,捡重点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你等一下。
电话那边的杨昊停顿片刻,周围变得安静了不少。
那俩变量,在模型里有很明显的区别吗?你问张铭了吗?他单刀直入的问道。
问过了,铭哥说没有。我答道。
那就也不是一定要放在工作日志里呗?杨昊轻哼一声。孙鑫博说一定要加?
是。我继续答道。
我知道了。电话那边的杨昊不紧不慢的吐了四个字。
杨哥……
他只说了这四个字,我有些摸不着头脑。那究竟是该怎么办呢?
我办完离职手续了,手里没有文件。这样吧,你把有关的文档都发一份给我,我看看怎么加一下。
杨昊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沉声说道。
我松了一口气,连声道谢。
好的好的,谢谢杨哥!那辛苦杨哥了!
嗯,没事。杨昊的语气淡淡的,没再说什么就挂断了电话。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杨昊,没有数据和过程文件支持,也没有办法按照孙鑫博的要求补充工作日志。
但是他确实在孙鑫博要求的部分里加上了不少内容。截图虽然没有明确截这部分的过程,可他用一个很巧妙的方式,将整个数据清理的过程都进行了调整,使得缺少过程文件的这部分在整个日志里不再突兀,并且阐述清楚了数据清理的过程。
两天后,我把杨昊改好的工作日志发祁珩和张铭看过之后,第三次发给了孙总。
修改后的工作日志发出去了两天还没有收到反馈,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做起了小王总布置的新项目前期调研。没想到张铭比我还要着急,周五晚上下班前,他发消息过来,问我孙总有没有回我的邮件。
还没有,应该是通过了吧?我心怀侥幸道。
无关紧要的小问题,都调整了两次了,而且这一次还是杨昊亲自改的,应该怎么也能通过了吧。
你去问问吧。张铭回道。
催领导审批,这恐怕不太好。我还在犹豫,张铭的电话就打到了我的座机。
喂,小谭,工作日志那个事儿你最好还是找孙总确认一下有没有问题。如果这部分,我是说如果哈,孙总一定要坚持补上过程源文件,那咱们的模型可能得重新跑。后面模型检验这些,也都要跟着重跑。
啊?我听后一愣。重跑?
我以为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这个变量有关的数据需要重新清理,为什么听张铭这个意思,整个项目都要推翻重做?
之前咱们清理数据,截取的时间点是到十二月的月末。但现在好几个月过去了,重新申请数据权限动静太大,难保甲方不会要求刷新带上最近这两个月的数据。孙总这边,也不好说。张铭烦躁的啧了一声。总之,现在就算侥幸接着往下做,看这架势也没什么用。你还是赶紧跟孙总确认一下吧,咱们也好早做打算。
张铭挂断电话,我的心凉了半截。
临近下班时间了,现在给孙总发消息问工作日志的事情,如果他还没看,那多少有点催人加班的嫌疑。说不定他原本心情好想给我过,被催完会临时改变主意。但是不催……
我心一横,在智行的工作群里找到孙鑫博的微信。
因为孙总刚来没多久,工作上的交集也都是在群里,所以我还没有加过他的微信。
孙总好,我是谭嘉柚。
发完验证消息,我也不敢下班,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周五的晚上,如果不是有着急的ddl,大家普遍都下班比较早。
六点半的时候,附近的同事陆陆续续的起身。祁珩做完了手头的工作,也关掉了电脑。
大周五的,还不走啊?他看向我道。
嗯,等孙总回我消息呢。我瘫坐在转椅上。
孙总在忙?
应该吧。
祁珩拿起桌面上的手机。你最好去他办公室看一下,周五,没准人家都走了呢。
说的有道理。
我三两步跑到了会议室的门口,里面漆黑一片。
我又踱步去了杨昊原来的那间开水间旁边的小办公室,办公室锁着门,从门缝看里面应该也没有亮灯。
成吧,看来是已经下班了。
既然孙总已经下班了,那我也没有留在公司的必要了。我收拾了一下东西,和祁珩前后脚下了班。
回到家刚吃上外卖,手机响了一声,是孙鑫博通过了我的好友验证。
我赶紧丢下筷子,又编辑了一遍打招呼的话发送过去。
对面半天没回消息,我想了想,把我要说的其他话也一并发了过去。
孙总,您看新的这版工作日志,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