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每个世界当炮灰/炮灰她在快穿世界里乘风破浪(173)
如今刘嬷嬷已经回到了皇后娘娘身边侍候着。
这会纪琳琅就让人把黄公公这些人安排到离府外五百米的院子里住着,黄公公倒是想留下来,但纪琳琅怎么肯。
也幸好她把隔壁的大宅院买了下来,给皇后娘娘和老夫人住,平时来往就从密道里,免得皇后娘娘和老夫人的身份被发现。
而京城这里,就发生了大事了。
师琳雪的封皇贵妃大典上,皇帝和永宁长公主就中了暗算了,两人在花园里苟且被大家给撞见了,特别是从两人的对话里,皇帝和永宁长公主在一起很久了。
师丞相的青了又红,红了又白,白了又紫,紫了又黑,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调色盘的脸。
他竟然为了这么一个水性杨花的贱人毒杀了自己的继室,粟氏再不好,对他也是绝对的忠贞。
“来人,给朕把他们都抓起来,谁也不许离开。”
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杀人灭口。
宗室勋贵,官员臣子和他们的家眷都胆寒了,能进宫参加皇贵妃封妃大典,哪个不是身份贵重,现在皇帝开口要就杀完他们。
“求师丞相救臣等。”
当下有人就首先向师丞相求救了,有一就有二,所以很戏剧性的,师丞相直接命人把皇帝和永宁长公主看管起来了。
皇帝惊呆了,失控地叫嚣着,不可置信他的人竟然听师丞相的话。
“师丞相,你狼子野心,你早就想谋反了,是你陷害朕。”
永宁长公主这会也清醒了过来,伤心欲绝地看着师丞相,“师郎,你怎可如此对我,她爱了他这么多年,嫁给他之后,更是一心为了他,多次在皇帝的面前为他说好话,不然皇帝怎么可能越来越信任他,看重他。可是他竟然这样回报她,利用她,算计她。”
“不知所谓,水性扬花,伤风败俗。”
师丞相不愿意再看永宁长公主一眼,当即让人把皇帝和永宁长公主带下去。
这会没人觉得师丞相夺权会不对,大家都支持师丞相,若不是师丞相,今晚他们全家人就命丧宫里了。
全场只有师琳雪高深莫测地笑了,这一切自然都是她做的。
在看到师丞相给纪琳琅的信时,师琳雪想过毒死师丞相的。
只是她知道如果师丞相一死,她靠山一倒,就得完了。
所以才选择先对付皇帝和永宁长公主。
第155章 替嫁嫡女:大西北称王
师丞相控制了皇宫之后,并没有立马废帝,而是自己摄政监国,挟天子以令诸侯。
藩王不干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和皇帝争皇位,那也是他们皇室自己内部矛盾争斗。
但皇帝被师丞相父女控制起来,这江山就要易主了,藩王们都特别的愤怒,有的藩王甚至联合起来了。
局势一下子变的更乱了。
师丞相见势不好,便下旨安抚藩王,想先稳住藩王,打算和西域与北狄议和。
朝廷这边议和,西域北狄自然狮子大开口,要朝廷至少一个公主,两个宗室贵女,以及十个千金闺秀,十个美人。
另,还要大量的钱财物资,金银珠宝,布匹,陶瓷,茶叶以及粮食等等。
甚至还要分割西北十座城池。
也就是说西北有近三十个城池,西域要十个,北狄要十个。
朝堂上争议一片,有部分主张抵抗,派兵增援西北。
有部分中立,更多的是议和。
纪琳琅得知消息的时候,都要被气死了,诺大的皇朝,占据了天时地利,却缺了人和。
西域和北狄在她看来根本不是个事,可谁让皇帝无能,朝廷腐败,藩王起义军作乱,大家人心不齐,现在妄想用女人和钱财物资割地赔款来议和。
西域和北狄野心勃勃,胃口又大,就算得了好处能顶多少年,到时候不又卷土重来了。
明明可以增兵支援澹台修,却不愿意。
西北之前是有军队的,但都被转移到了西南打战,现在也不愿意调过来。
或者还可以和藩王起义军谈和,内部矛盾先放一边,共同对抗西域和北狄。
相信大家也不愿意西域和北狄打进来。
且割让出去的二十个城池,西北的百姓落到异族人的手里,还能好吗。
就在朝廷议和的消息一出,还派遗着使者来西北,纪琳琅直接揭竿而起,以保护西北百姓为由,对朝廷表达不满,和澹台修在西北称王。
乾廷和各地大惊,万万没有想到澹台修和纪琳琅来这么一出,他们不是不忌惮澹台修,也怕澹台修反。
可澹台修真的反了,他们就受不了了。
西北的百姓原本还人心慌慌,怕朝廷真的把他们给割让出去,虽然西北土地相对中原其它地区来说贫瘠了些,但这也是他们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地方,是他们的根。
而且谁都想好好活着,不想成为外族人的奴隶,或者离开自己的故土。
火炮做出来之后,纪琳琅和澹台修也没有直接对西域和北狄发起进攻,而是继续制作弓弩这些武器。
纪琳琅还做了一项提议,全民皆兵。
她鼓动着西北百姓自立自强,为保卫故土、打败侵略者而战。
犯我国者,虽远必诛!
当西北百姓团结起来,上百万的民众上下一条心的时候,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之前没有朝廷的允许,澹台修和纪琳琅都没少鼓动西北的兵和百姓,现在澹台修和纪琳琅占据西北,所有的力量兵力人力都为他们所用。
别有用心,或者不愿意支持他们的人,澹台修和纪琳琅都放他们离开西北,没有为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