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6)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问道:“小燕,王伯娘怎么样了?”

“谢张大嫂关心,我娘醒了,今日还吃了一碗清米粥,瞧着精神还不错。”

“阿弥陀佛,这人总算是醒过来了,你们也能安心做事了。”年纪最大的胡幺婶儿闻言感叹一声。

这人一日不醒,这些儿女总是提心吊胆,无心做事,还要留专人看护,这就耽搁不少的事。

另一个妇人站起身,向远处正玩耍的几个孩子扯着嗓子大喊道:“二娃子你们快过来看弟弟。”

喊完人后就对杨小燕说道:“燕儿把阳阳放地上,让他哥哥姐姐们看着。”

杨小燕投去一个感激的又不好意思眼神,连连摆手说道:“葛嫂嫂不用了不用了,这怎么好意思麻烦二娃几人,阳阳放背篓也一样的。”

“燕子,外道了不是。”葛嫂嫂嗔怪的盯了她一眼:“反正那几个皮猴子也是四处疯玩,没个定性,一身玩的汗流淌淌的,让他们看着一些阳阳也好让他们停歇一会儿。”

“是捏。”黄幺婶儿很是赞同的点头:“这些皮猴子疯玩了半晌了,是该停歇一下了。”

七八个小孩儿,大的六七岁,小的两三岁。

孩子们虽然调皮,好在还算听话,虽然心中有些不乐意带不会走路的小屁孩,但还是听话一起过来帮忙看阳阳。

杨小燕脸上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夹着嗓子对几个小孩儿说道:“那就麻烦二娃,小丫你们了。”

“杨小婶放心,我们会看好阳阳弟弟的。”七岁的二娃子,吸溜着鼻子,拍着胸脯保证。

没了后顾之忧,她这才放心的浆洗衣衫。

这麻烦别人始终不太好,所以她动作非常快,动作麻利的很,就想着尽快洗完回家。

在洗的过程中,几个妇人手中不停,嘴里家长里短的闲聊着。

等洗完衣服,杨小燕又要着急忙慌的回家做午饭。

本来平常一天吃两顿的,由于这段时间挖水田是费体力的活力,于是就又煮的三餐。

不然饿肚子没力气,还怎么挖的动水田。

洗了衣服特别重,她带着孩子不好弄回家。

葛嫂嫂跟张大嫂很是爽快的帮忙抬回家。

结果还没走两步,就见穿着一身泥泞,满脸污泥的蒋家小妹蒋姝匆匆而来。

这显然是来接杨小燕母子的。

葛嫂嫂两人很是识趣的放下衣服,调笑道:“姝丫头来了,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

蒋姝羞涩一笑道:“两位嫂嫂惯会打趣我。”

张大嫂语含羡慕的说道:“我这羡慕你还来不及呢!”

蒋姝小小年纪,力气大的惊人。

三四个成年男子都比不上。

告别的三人,刚刚两个嫂子抬着费劲的筐子,蒋姝轻松的就端了起来。

回到家,蒋姝先是晾衣服,然后给她嫂子打下手,姑嫂俩一起做饭。

午饭煮的是几根红薯,还有糠馍,炒莴笋,一小碗泡菜。

单独给王秀兰熬了一点清米粥,蒸了一个鸡蛋。

待午饭做好,蒋姝这才去田里叫两个兄长回家吃饭。

吃过午饭,蒋家三兄妹又继续挖水田。

杨小燕洗过碗筷后,把厨房收拾干净,见柴烧的所剩无几了,又去柴房抱了两捆玉米杆跟一捆枯树枝。

做完这些才发现背上没了动静,侧头一看,发现蒋希阳已经歪着头睡着了。

轻轻把阳阳放床后,赶紧拿着扫把打扫屋子,规整东西。

见阳阳没有醒的迹象,连忙去后院砍了几棵青菜跟儿菜。

这菜还清洗完,阳阳就醒了,赶紧把手一甩,一边在身上擦一边向屋里奔去。

又是换尿戒子,又是把尿哄娃娃。

等哄好娃娃时间都过去好一会儿了,这时太阳西沉,预示着这天就快过去。

感觉事都没做多少,又到做晚饭的时候了。

太阳快落坡时,天色擦黑蒋家三兄妹才收活路回家。

晚饭没了红薯,只有糠馍跟白菜汤和泡菜。

吃过晚饭,蒋老大两兄弟出去挑了水,直到把大石缸挑满为止。

蒋姝就继续清洗下午杨小燕没清洗完的青菜儿菜。

事情做完,几人又来陪王秀兰聊天解闷儿,他们主要目的是陪伴劝说开导她,就怕她钻牛角尖想不开。

王秀兰虽然醒了,但这一天都是喝的米汤,就中午吃了半个蒸蛋。

米汤又不顶饿,她现在还是浑身无力,饿的慌。

加上怕说的多了,露馅不是原主,所以很少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他们说。

她这表现在蒋家三兄妹看来,无疑是情绪不佳伤感的表现,觉着她还是放不下故去的老爹的缘故。

三人彼此一个眼神,顿时心领神会,那嘴皮子就翻更加利索了。

几人轮流说话,开导,没有歇下来的空隙。

米汤喝多了,不一会儿就有了尿意,可这些人还在这嘚啵嘚她不好意思开口。

她是忍了又忍,憋的难受,眉头紧紧皱起,想着等他们离开她再如厕。

可过了一会儿后他们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憋的她心中有些急躁,语气带上了不耐的出声道:“我知道了,知道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不会再想不开了,就是为了你们我也不会再寻短见,放心吧,夜深了你们快回去睡觉吧。”

这话说的又急又快,一看就不诚心,很是敷衍。

让几人误以为他们的劝说没有用,说半天她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敷衍他们而已。

老大蒋鸣:“我们已经没有爹了,我们不能再没了娘。”

老二蒋笙:“娘,难道你就忍心抛下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