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91)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听到蒋鸣如此肯定的说这个世界真没有鬼怪,这只是平常的古代世界。

她不会担心随时为防止丢了小命,被迫去跟鬼怪厮杀,只用安安心心种种田,赚赚银子,安心躲在刘秀背后养老就行。

想到自已小命有了保障后,王秀兰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王秀兰才不会承认自已是被鬼怪吓着了呢。

嘴硬的对蒋鸣说道:“我只是被那人吓着了而已,俗话说人吓人,吓死人,这黑灯瞎火的任谁听到那样凄厉的喊叫声都会吓着的好吧。”

蒋鸣无奈的一笑,附和着说道:“娘说的是。”

说完伸手去接刘秀手中的麻袋跟大铁锅:“表姨婆我来提。”

刘秀就只把大铁锅给了他,说道:“天黑路不好走,就拿锅就行了。”

“好。”蒋鸣也没强行要提麻袋。

毕竟他对刘秀的力气是非常了解的。

这点重量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加上离家就这么点距离了,他提不提也无妨了。

毕竟表孝心也要看时候跟自身实力的。

他们回到家,杨小燕跟蒋姝像守门神一般守在院门口,翘首以盼的盯着他们回家的路。

在看见她平安无事归来,两人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担忧色也散去,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蒋姝打水给她洗了手脸,这才端了晚饭上桌。

蒋鸣难免的问起了今日回家太晚的原因。

“娘,今日在镇上发生了什么事吗?”不然怎么回来这样晚。

她咽下嘴里的饭,随口解释道:“今日去买菜时人别人带去的菜都卖完了,所以就去了一户人家家里去买了菜,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就回来的晚一些。”

几人听后,这才明白她晚归的原因。

饭后,杨小燕打开麻袋,把里面的菜拿出来,一样一样堆放好。

第85章 砌灶

土豆有几十斤,一两天是吃不完的,杨小燕拿了一些土豆放厨房里,其他的都放在地窖里面。

看着个头均匀表皮光滑又大个的土豆,杨小燕用手掂了掂,估摸着一个土豆大约有半斤重。

她在心里感叹,人家这土豆到底是怎么种的?

这土豆个头大就不说了,表皮不像他们种的土豆坑坑洼洼的难洗又丑不拉几的,口感也没这个土豆粉糯好吃。

还有这白菜,莴笋,也非常大棵。

一棵能当他们种的三棵。

就说那莴笋吧,叶片大又绿还没虫眼,茎杆就只比她手腕小一点,两根就能炒一大碗。

他们种的莴笋叶片小还发黄,还有不少的虫眼,茎杆大的比大拇指大一圈,小的比大拇指还小,剥了皮就更小了。

白菜一棵就够他们一家人吃一顿了,可见有多大。

羡慕啊!

她什么时候才能种出这样的菜呢!

王秀兰在一旁看见她一脸羡慕向往的样子,默默的撇开了眼。

她很想告诉杨小燕,如果没有化肥什么的,她一辈子都别想种出这样的菜来。

三月中旬的天气在十多二十度样子,上锅蒸了的稻草一下午并没有完全晾干水分,因此就不能用来做霉豆腐。

好在温度不高,豆腐放一两天也没问题。

第二日一早,蒋鸣踩着晨曦就去田里挖了一些泥巴,又去上脚弄了一些石头回家,准备做一个放大铁锅的灶。

王秀兰不会做灶,就跟杨小燕一起去地里移植豆角苗南瓜苗那些苗。

刘秀负责挖地打窝,杨小燕一边带孩子一边拔苗,她就负责栽苗。

三人分工合作,干的也快。

等忙到半晌午时,那些苗都移栽的差不多了,这时晨雾彻底散去,她就背着蒋希阳回家去晒稻草。

蒋鸣毕竟年轻,从没有砌过灶,只是以前瞧见别人家里砌过而已。

真要上手他还是有些不行。

于是就去请了他堂大伯蒋远明前来帮忙,顺便指导。

王秀兰回到家时蒋远明正一边砌灶一边教蒋鸣一些细节要领。

她跟蒋远明不熟,模仿着原主的语气神态简短又客气又带着一丝疏离的说道。

“今天麻烦大哥了。”

蒋远明脸上露出一点不悦,他虎着脸,语气有些严肃的说道:“我们是一家人,以后不要说那些外道话。”

她赔笑一声道了一声是,又说了两句话后就忙着去晒稻草了。

中午有客,王秀兰晒完稻草就去把刘秀喊回家做一起做中午饭。

干农活的人都比较能吃,于是王秀兰炒了四个菜,煮了满满一大瓦罐精米干饭。

一个莴笋炒五花肉片,一个清炒炒土豆丝,一个蒜苗回锅肉,一个小葱拌豆腐,

这肉还是前天买的,就剩下最后一点了,今天中午就完全一起炒了。

蒋远明看着他们做饭,那眼皮是一跳一跳的,谁家做饭会这么丰盛啊。

就帮一个小忙而已,还都是一家人,哪里用的着如此客气的做两个肉菜。

他们这几个菜油也放的足,大多数人家就算过年也没吃的这么丰盛吧。

他以为王秀兰是为了招待他才舍得下如此大的本钱。

心里即是感动又是肉疼为了他竟如此浪费。

第86章 制作之前

蒋远明认为王秀兰家供养两个人进学,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越到后面费用就要的越多。

光凭一个豆腐生意支撑两人念书还是有一些艰难的。

总不能一直用刘表姨的体已钱吧。

蒋远明相信她是做不出来这种没脸没皮的事的。

所有该节约的还是要节约,他又不是别人,哪里就用的着如此奢侈丰盛的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