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婢女赶紧拉住她的胳膊,可力气不够,反被她带着也踉跄了两步。
幸好站得最近的那位秦郎君伸手扶了一下。
他动作轻柔,只以手掌在她晃动的胳膊上托了一下,待她一站稳,又立刻放开,从头至尾皆是一副君子模样。
“僭越了。”萧珠儿还没反应过来,他便已后退一步,拱手一礼。
“不,是我不小心,多谢秦表兄。”她飞快地抬头看他一眼,笑了笑,说完便坐进车中,催着马车回去。
云英这才猜到那位年轻郎君的身份。
他应当便是萧元琮母家的表兄秦逸舟。秦家与城阳侯府杜夫人娘家有亲,因此云英过去听过这位郎君的名讳。听说,他身子一直不大好,再加上秦家一直以来隐在太子身后,韬光养晦,只在地方培养势力,在京中从不出头,是以鲜少露面。
公主已走,前面传令的侍卫也开始挥动小旗,队伍即将再次前行。
“殿下——”云英方才的话还没说话。
然而萧元琮却出言打断了她。
“罢了,云英,孤与表兄还有话要说,你若有事,便等入了行宫,一切安顿好再来。”
说罢,冲秦逸舟略一抬手,两人先后上了马车。
留下云英一个人站在原地,望着车帘在自己的面前缓缓放下,挡住太子那张平静无波的侧脸。
她忽然感到一阵惶恐和失落。
第46章 行宫 温热的手轻轻托住她的下巴。
京都城地处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少有山脉,只有几座不高的缓坡丘陵。
清泉山便是京都附近的一座小小丘陵, 高不足百丈,因山中有清泉, 甘甜滋润,地下亦埋汤泉, 方名清泉山。行宫依山而建,自山脚处设垣墙, 绵延而上,至至于隐于半山林木间。
大约因此地埋着天然温泉,明明已是暮秋, 整个京都都染上金黄, 唯有清泉山仍旧草木葱茏, 大片浓绿, 与山间林里的朱红宫殿、金瓦飞檐交相辉映,仿佛神仙福地一般,令人神往。
御驾于午后抵达行宫, 像一阵风卷过原本平静的水面, 掀起翻涌不断的波澜。
提早前来等候的宫女内监们迎候在山道
边,引着各位主人前往居住的宫室。
王公贵族、重臣要员住在山脚垣墙内的居处,山腰上的豪华宫室则是留给帝后极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们的。
帝后二人居于九龙殿,紧邻一片芙蓉仙池, 池畔有长长的步道,深入浅出,曲折通幽,连向沉香殿与宜春殿。
沉香殿离九龙殿最近, 一贯是郑皇后指名要留给吴王的,余下的宜春殿便是萧元琮的住处。
山上的宫殿与城中规制完整的东宫自然不能比,但胜在清幽静谧,宜修生养性。
只是,与帝后同住一殿不同,太子妃夫妇间显然有深深的隔阂,尽管在外时仍旧相敬如宾,不见异样,可一到宜春殿,薛清絮便自住到香凝阁中。
两处相邻,中间却横亘一条小水渠,渠上架木制拱桥,走来不过百步,却有种泾渭分明的感觉。
而云英则跟着小皇孙住在宜春殿的西偏殿,距萧元琮的正殿亦不过数十步。
她先从箱笼中将小皇孙用惯的被褥、软垫取出,一一铺好,将围栏架起来,让他先进去玩闹,才有工夫慢慢整理别的物件。
绿菱已跟着内监们将整个宜春殿除了萧元琮的正殿外,别的角落都走了一遍,一回来便兴奋地说:“行宫筑了长长的竹管,咱们宜春殿有足足的汤泉,皇孙年纪太小,还不宜洗汤泉浴,咱们空时,兴许能有机会泡上一泡!”
这便是随驾的好处,虽不像主人们那样随时泡汤饮茶,也多少能沾一份光。
“我方才在皇孙浴房瞧见了,”丹佩坐在小皇孙的身边,一手护着他,瞧他慢慢地站起来,试着往前小小迈步,“好大一个池子,坐二三人进去也不嫌挤。”
东宫没有天然汤泉,主子们每日沐浴也都是用的浴桶,不似此地,各宫殿中都凿了大大的汤池,通了山中的汤泉。
“那是皇孙的浴池,”绿菱冲正殿的方向比划,“方才我听他们说了,殿下的浴房中,池子比咱们这边还要大,光是注一回水,就要半个时辰,莫说二三人,便是五六人也不嫌多。”
说到这儿,她转向好不容易歇下来的云英:“我回来时,瞧正殿那处似乎歇下来了,庆国公已经回去了,目下应当只殿下一人在,云英,你现下过去应当不错。”
她们知晓云英方才在余嬷嬷那儿碰了壁,急着向萧元琮求情。
“是啊,听说到了此地,酬饮比在京都时多,夜里兴许又要出去呢。”丹佩也道。
为人母,想要出宫看孩子,她们都能理解,也觉得是顶要紧的事。
眼下正是申时二刻,云英想了想,到底没再耽误,换了身干净的衣裳便去了正殿。
-
正殿中,萧元琮难得有半日闲暇。
自秦逸舟走后,他便独自站在正殿东面的一方锦鲤池边,手里托着一只金钵,里头盛满红红绿绿的鱼食。
碧清的池水波光荡漾,一尾尾金红橙艳的鱼儿争先恐后地游至他的脚边,伸着脑袋探至水面,争抢着才被撒下的鱼食。
起起伏伏的水波间,那一尾尾斜朝上方的锦鲤,便像是一个个仰视祈求的人一般。
池子的另一边,有一小群鱼儿还未发现此处的鱼食,照旧悠然地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