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101)
“我看这主意颇好,等下一批鸡鸭长成了,便叫那小子摆个鸡鸭摊子卖。”
阿桃抿了口牛乳茶,余娘子可算走出了先前的阴霾,赚到钱她心里都有把握多了,县里关节阿桃差不多都打通,也不必像从前一样一个人单打独斗。
“成,我今儿便先走了,年下忙的抽不开身,今儿才算得闲,猫儿今年过年的新衣还没裁,得给她做一身新的。”猫儿个子长高了一些,去年的衣裳今年穿着已经到脚踝上头了,小孩子个儿长的快,但余娘子年年给猫儿做的衣裳都是正好合身的。
她拦住阿桃要送的步伐,又叫猫儿同大家告别,这段时日可不少拖累阿桃。
盘完鸡场的账,便来盘自家食肆,店里每一笔收支顺子都记得清楚明白,每日清点每月盘账,年底总得算下来也轻松。
今年添了不少东西,桂花巷的院子大肆整修,还买了隔壁酒肆,又大肆修整了一番,故而攒下的银钱不算多,换成整银将将才一百二十余两银子。
常平安那头年下事多,他干脆又找了不少人,分两队一齐动工,他每日两边来回巡。
今年单他这头,到今日竟也剩了八十两银子。如今商税颇重,又有人情来往,花销更大,加起来这一共二百余两银,阿桃还得抽出一多半,这一多半须得给街道司、周主簿还有知县大人备些薄礼。
阿桃在纸上算着,官宦人家若是送去金玉之类,太便宜的金玉便显得廉价,只怕送的人心疼,收的人也觉得被看轻,太贵了即便这二百两银子全花出去,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阿桃想的便是送茶叶,如今她这饮子每日用到的茶叶颇多,同茶商相熟。
离观南县不远便有一地盛产普洱,这茶香气淡雅,入口清新,既是官差,个个都自认读书人,读书人最爱品茶,故而阿桃这也算是小拍了个马屁。
街道司下面的衙差也不品茶,故而茶便换成了糖,这一来既不会越过那些大人,也是送到那些衙差的心坎儿上。
除了茶叶,便是点心,上回周如嫣办春日宴,几道点心具都新颖,这回阿桃是准备备八样点心。
专去木匠铺子定了雕花的礼盒,又去定了硬一些的纸托,用茉莉花沁上香味,这才拿来装点心。点心想的是老少皆宜的糕点,譬如云片糕、雪花酥、蛋黄酥、芋泥卷一类,多是样式新奇好看,搁在礼盒里头也不会碎的难看。
今年食肆一直到年三十才歇,阿桃年三十这日一早叫众人到食肆,将月钱跟年底红包都一并发了,这个月数二妹领的最多,其次便是顺子,再是禾苗阿福,一群人各自领了银钱,说定了年初六开张,个个喜笑颜开或是去街市或是回家去了。
二妹等人留下,跟阿桃一道将食肆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墙角撒了驱虫粉,又将春联都贴上锁了门窗便回了桂花巷。
虽没有亲戚,但今年有不少客要走。阿桃这几日做了不少糕点,常来店里的老客同阿桃相熟,阿桃也是准备挨家挨户跑一跑拜个年,家里想来应当也有人要来,故而家里头里外也要收拾一通,寻常宋妈妈回来常打扫一边,宝妞在家除了写话本儿,便是借着打扫的功夫活动活动身子骨儿了,故而家里没什么脏污。
各自手里都有活计要忙,阿桃将家里用不上的旧物都收拾出来,等过年去静安寺上香的时候送给外头乞儿。
糕点昨儿已经趁赶了几日工,跟二妹一起做出来装好了,这些糕点除了送人的,更多的是留着自家年里待客。
今天晚上城里富户放烟火,一大家子都准备早些吃饭好去街口看热闹,故而阿桃年夜饭烧的早。
年夜饭没什么花样,无非鸡鸭鱼肉此类,阿桃早早给各人包了压岁钱,今年多了宝妞,阿桃一样也是包了二两银子。
宝妞红着脸收了,她如今胆子大了许多,只是人还是有些害羞,也不愿同生人打交道。虽是这般腼腆性子,却什么热闹都想凑,她回观南时城里行商都走的差不多了,故而夜市不算热闹,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时候,阿桃同她说了,等元宵灯会的时候一定带她去瞧,保管流连忘返。
初一照旧是天不亮回山洼里给已故的两位老人拜年,今年宝妞找回来了,因此是三人一同回去,一人给坟添了一把土,又念叨了这一年的事儿,这才回去。
初二常平安就带着顺子挨门挨户送礼。
最先送的便是周主簿,由周主簿引荐得以将这礼送到知县大人手里,知县大人年下收的东西多,也没看里头装了什么东西,便叫人收起来了,因周主簿常说到阿桃食肆,又因每月税钱交的及时,故而对这食肆有几分印象,点头夸了两句,常平安也没自以为是,谦虚两句便笑着告辞。
初三去的便是张老大人家,阿桃跟常平安一道去的,张老先生素日里看着总一副渔翁打扮,府里却十足的气派,原还想着要门房进去通传一声才好进去,没成想一说是桃娘食肆的,那门房便亲自领着二人到书房里头喊张老大人了。
夫妻二人送了礼又问了新年好,张老大人硬是要二人留下吃饭,“府里厨子是京里名厨,虽及不上娘子手艺,可在这观南县也算新鲜,寻常在你那儿蹭了许多饭食,这回留下尝尝我府里饭食。”
这话一说,阿桃便也不推辞了,张老大人也不拘小节,叫底下人泡了茶,直接开了阿桃送来的点心,三人聊些乡野趣事也格外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