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86)
“我觉得这一盘味道好些!”阿福率先举手。
抹桌洗碗的婶子也是点头赞同,顺子跟常平安也是点头指了另一盘。
一盘刀工好些,另一盘味道显然更好,故而阿桃同阿福意见是一样的,等一选出来,几人眼神都聚集在二人身上。
二妹先是觎了一眼禾苗脸色,见她没什么芥蒂,二人这才相视一笑。
“从明儿开始,二妹上半晌便跟我在后厨,先练刀工再学颠勺,下半晌继续摆摊子卖卤味跟羊肉串。”阿桃复又说道,
“还有一事,到午间人少时你二人都要学字儿,特别是禾苗,这课业先由顺子教着,等百家姓认全了,我便请个先生来教千字文,到晚间空出半个时辰,我再教你们学算术。”
阿福在一边看得眼热,“娘子,我能学吗?”
阿桃点头,“只是要辛苦你中午跑一趟。”
能学些字儿,阿福再高兴不过,不过是多跑几步路,他没什么不愿意的。
阿桃又看向顺子,“教他们几个认些字儿也耽误功夫,每月多给你发五百文,你们几个没什么意见吧?”
几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都是是应该的,三人相视一眼,
“既是我们几个读书认字儿,这钱娘子便从我们几个工钱里头扣吧。”
“既是叫你们学认字儿,也有规定,每半旬考一回,默五十个字儿,错一个扣一文。”先识字后明理,阿桃对几人的期望可不止于此,无论什么时候,学进肚里的知识都是自己的。
常平安坐在桌上默默举手,“我也想学呢……”
阿桃笑,“那便也算你一个,每日得闲跟着认字儿,错了也罚钱,你罚十文。”
常平安田里活计跟家里牲畜都请隔壁看顾,他自个儿则见天儿忙活修路造桥的事儿呢,每日也就晚上回家得闲。
个个都羡慕过读书人,但却不是个个都有认字的命,如今有认字的机会,几人都打定主意要好好学。
二人婚期越来越近,说了不再大操大办,阿桃便也没请人,不过几个伙计都知道,阿桃不愿提及以前,故而对外只是说同常平安去衙门过了文书,二人还不曾办酒,这回正是要将婚礼补上。
不过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当初阿桃去衙门消奴籍,户头正是落在常平安名下的。
到三月十五,食肆外头又贴了告示,一来明儿家里有喜事,歇业一日,二来今儿凡是进店吃饭的都送一道桃花酥。
常平安今儿没出去上工,而是叫相熟的工人盯着。
下半晌周家小姐来吃点心,听了明儿有喜事,又特地问阿桃什么事儿,阿桃才道明儿新婚办酒,先在衙门过了文书,明儿才正式算过门。
周家小姐笑的脸红红,连道了几声恭喜,又说出来匆忙,没带贺礼,从荷包里倒出两颗如意金锞子,“可莫要推拒,我喜欢姐姐你的性子,也喜爱你这灶间手艺,如今我到了议亲的年纪,可得叫我蹭蹭喜气呢!”
周如嫣大大咧咧开口,若叫外人听到这狂放的话怕是背地里要说道,但阿桃喜欢她这性子。
不过这金锞子太过贵重,阿桃不肯收。
周如嫣又强行将两枚金锞子塞给阿桃,“春日宴一事还不曾好好谢你,可叫我出了一回风头,赵县丞家的三姑娘总与我不对付,这回都傻了眼了,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周小姐出了一口郁气,再见阿桃愈发觉得同她合得来。
阿桃见实在推脱不过,她自个儿也私心想着往后同周家小姐多些往来,故而便收下那两枚金锞子道了谢。
过了一会儿,阿桃端了店里新上的香烤鸡翅,另附了喜柬过来,“明儿人不多,都是自家人,办的也不大,姑娘若是无事,尽管来凑凑热闹。”
阿桃知晓大户人家怕是规矩多,客气一句,确实没指望她能来,不曾想周如嫣竟直接点头应下,“我还没瞧过这等热闹呢。”
今儿来店里吃饭的都得了一份桃花酥,故而对明儿歇一天没什么话要说。
原是想着不请许多人的,可也不少人却想来凑热闹,桂花巷子里头街坊邻居自不必提,个个都备好了贺礼,余娘子送鸡鸭来时也知道了,说定了明儿一早去桂花巷帮忙。
早间吃饭刘一刀一听说,就说好明儿他过去,到下半晌得了闲的梁文梁武来问,得知明儿办酒,撂下红封,嚷着回去喊弟兄们明儿都去凑热闹。
晚间张老大人来吃饭,听得此事又给包了红包,阿桃便开口留他明儿去凑热闹,这位老先生竟也不拒绝,点头说明儿一定到。
两边除了宋妈妈都没甚亲人,阿桃也不愿复杂,虽有些不伦不类,但还是定下桂花巷的院里行礼,酒宴也摆在桂花巷。
到了十六这日,阿桃是从杏花街的店里发嫁,两边相隔不远,阿桃醒的格外早,禾苗跟二妹早在起来在门口喊了。
除了改过一回尺寸,阿桃这是头回看见自个儿的嫁衣。
红的耀眼,绣的是鸳鸯如意,宋妈妈不独给阿桃准备了,给常平安也是备下里外一新的衣裳,常平安昨夜回了山洼里,一早赶过来的,桂花巷的院子,正堂昨天趁夜已经都归整好了。
门窗贴了大红的双喜子,门头挂了红绸跟灯笼。
屋里也是换上新的喜被,具是宋妈妈问过嫁女的人家里,偷偷操办的,今儿来的喜婆,也是她寻了许久寻来的福全娘子,早起来梳妆的,也是专给大户人家梳妆的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