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燕,江北雪(213)
她已经没有立场去劝他做任何事,送出去的东西,怎么处置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或许不久后,他就会清醒过来,不再守着回忆裹足不前。
“若是当初我没有带她来建康,或许她也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赵缨叹道。
原来他已经知道了宫中发生的事情。
“阿兄如何知道我来了这里?”灵徽指了指身旁不远处的青石,示意赵缨坐。楚楚的死让她灰心悲伤到了极处,能有人聊一聊也是好的。
“以前你在道观时,每每不开心,就会到这里坐着。”赵缨笑意寂寥,“我心里担忧,总是跟在你身后,你竟然一次都没有发现过。”
“是啊,我竟然从来都不知道。”灵徽叹息。
“此处风景,的确能让人心境开阔些。”赵缨坐下,顺着灵徽的目光,极目远望。山势连绵,烟岚雾霭处,似乎有另一处人间。
“当初她入宫,可有阿兄的意思?”灵徽忽然收回目光,看着赵缨,问道。
赵缨摇头,忽然听出了她的意思,怔了一下,反问道:“你怀疑是我安排她入宫,毁了她一辈子?”
灵徽并不讳言:“她入宫,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此话换来赵缨的苦笑连连:“想不到在你心中,我竟是这般不择手段……我虽势单力薄,但到底没有用牺牲一个女子来给自己换权势的卑劣心思。”
“我的所有,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问心无愧,不负天地。”赵缨英俊的眉眼中带了几分痛色,一呼一吸,皆是伤感。
灵徽心里生出愧意,也生出悔意。她只记得赵缨一步步的谋算,却忘了他是那样骄傲的一个人,哪里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她垂眸,不敢看赵缨的脸色。
“你是太过于伤心了,我都明白。”赵缨自己找了个借口,将心里泛出的苦涩默默咽下,舍不得让她有半分难堪。
灵徽抬眼,望着赵缨,哭得红肿的眼眸里全是歉意。
赵缨的心又软得不成样子。
她的眼泪是最锋利的武器,过去自己就无还手之力,如今更没有。
如何能怨怪她呢,到底是自己伤了她,没有履行承诺,陪着她享受一世平安喜乐。
赵缨忍不住伸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发。
她倒也没有抗拒,任由自己的脆弱蔓延,化为一阵压抑的呜咽。
“我不在的时候,你要照顾好自己,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逞强。谢七虽仁善,到底也是世族中的翘楚,万事多与他商量。”赵缨拍了拍她的后背,轻声嘱咐。
“阿兄已经做好决定了吗?”灵徽问。
赵缨点头:“先帝新丧,不宜动兵,待年后我便西去伐南夏。”
“圆月,给我三年,三年后我必灭北汉。”
灵徽从不怀疑他的能力,更不会怀疑他的决心。她只是默默的想,三年……三年时间够了,到时她希望自己亦可以有报仇的能力,不再被命运牵着鼻子走。
“三年以后,期待我与阿兄会兵洛阳!”
……
皇帝的丧仪办得仓促,朝中流言纷纷。更为人所称奇的,是大丧后两位重臣的离京。先是楚王赵缨自请回荆州镇守,紧接着又有丹阳侯谢衍刚领了扬州刺史,却转身去了广陵练兵。
离开前,灵徽和谢衍一起去宫中辞行。她心中本深恨皇后,但也因为她肯让自己带走楚楚的尸首,将她葬在碧影山上,而微微释怀。
“孤亦有苦衷……”皇后坐在上首,香炉中袅袅的烟气让她的面容有些模糊,于是看着更加威仪莫测,“不管你信不信,孤是真心实意想要放她离开的,可她却那般决绝……”
“终归是孤对不起她,孤会如她所愿,允你带走她,回山水之间……”
“回山水间……孤竟然有些羡慕她了……”
皇后缓缓起身,走到灵徽面前,不顾她的抗拒,将她的手紧紧握住。
“对不住你的人是孤,你万万不能迁怒阿弥。他是个实心的孩子,满心都是你。希望你能好好待他,千万不要伤了他。”谢后褪去了高傲,说这些话时,姿态放得很低。
而她望着谢衍的眼神中,写满依依之情。
谢衍本欲开口,奈何灵徽先一步说了话:“殿下无需多虑,我与他情意深笃,之死靡它,哪怕是外力相阻,我们也会携手面对。”
灵徽说话时,亦看向谢衍,他好看的眼眸微微眯起,露出一个喜悦的笑容。
她话中有话,皇后如何听不出来。也罢,皇位已定,她没有道再去为难自己的弟弟,白白做个恶人。
“孤只盼你们好好的……”皇后转身,背影显出几分孤清。
“莫要让阿母伤心,她是真心喜欢那个孩子。广陵不远,想回来随时便回来吧。”皇后淡声嘱咐。
……
谢衍和灵徽离开后,谢后走出了显阳殿。站在高高的丹墀上,她极目远望,目光久久追随着那一对璧人,直到他们彻底消失在重重宫阙之中。
“俪影成双,携手同心,真好!”谢后听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慢慢靠近,轻轻叹息道。
韩昭负剑而立,斜阳将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他低头,忽然发现他们的影子交错在夕阳下,有种相拥的错觉。
他默默傻笑,却也因为这样的巧合,心头升起微微的酸楚。
“臣会陪在殿下身边,没有谁能伤害到殿下。”拙于言语的人总是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只能掏心掏肺地将心思捧在手中,奢望能换得对方的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