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152)
“说起来博衍比我和建军还小几岁,没想到他却是最早结婚,反倒我跟建军两人的对象在哪里都还没着落。”他们两姐弟一个年初生日,一个年末生日,算年纪,只差一岁,分别大祁博衍一岁和两岁。
三人虽然隔着辈分,但三人算是一起长大的,只是因为他们有亲妈,日子过得比无父无母的祁博衍要好一些。
他们以为对方跟着下放,就算没被磋磨得不像人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没想到对方不仅长得又高又大,还能凭着本事当上司机。
更没想到,对方还会选择出国这条路。
“要知道跟着您到农场,不仅能挣得好前程,连终身大事都有着落,当年我们也该跟着您一块去。”说起这个文玲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们以为被下放到农场,不死也要脱层皮,怕被牵连,他们一直没敢打听农场的一切。直到祈年被接回京城,听别人说了,他们才知道,这两爷孙在农场过的日子,完全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听到这话,老爷子心里冷笑,“乡下确实不错,能让曾经五谷不分的人,知道它们是怎么种出来,又是怎么变成我们吃的样子。更能让人知道满手长泡,满脚溃烂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我在农场那边挺多老熟人的,你们两姐弟要是想要体验一下农场生活,我可以替你们安排。亲自去体验一下,就知道农场生活好不好。”
“想去吗?想去我现在就让人安排。”
祁建军不过是捡着好话说,哪能不知道干农活的苦,“这些我下乡时都体验过。”
他哪里是真想去农场,不过想借此表示自己现在正在当没前途的临时工没“去我倒是很想去,但我这好不容易才找了个临时工做,去了农场,再回来怕是连临时工都没有了。”
前几年的政策是除非家里有门路,不然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只能一个留在城里。他们家门门路,他跟文玲必须有一个下乡。
文洁怕文玲下乡被欺负,没让她下乡。
下乡的事就落在他身上,他是去年年底才想办法回城的。
“我还以为你用这种羡慕的口气说这些,是为了去体验我跟博衍过去几年的生活。”祈年哪能不知道他提这些的原因,不过是装糊涂而已。
这两孩子想来他这里,他不阻止。
但想求他安排工作,或者其他好处,他断不可能给安排。
对这俩孩子,各自安好,是他的态度。
见势头不妙,文玲立马开口,“这都快五点,博衍还没回来,还是我来下厨,免得耽误年夜饭?”
“他们早回来了,这会儿估计菜都快出锅了。”这房子是四合院,祈年三人在堂屋,去厨房并不用经过堂屋,刚才两人给过他去厨房做菜的手势。
“……”
“……”
文玲两姐弟背对着堂屋大门,所以没看到林希两夫妻*回来。
要是知道他们两夫妻已经回来,刚才那些话,他们一定不会说。
果然,祈年这话才说完,林希就端着两盘切好摆好盘的冷荤过来,“爷爷,博衍说再半小时就能开始吃年夜饭,我先把冷盘端过来。”
中午祈年两爷孙早就摆好了一张八仙桌,供晚上吃年夜饭用。
林希边说,边将手上的冷盘摆到八仙桌中间。
摆好东西,她这才看向文玲两姐弟,“刚才回来见二位跟爷爷聊得正欢,便没进来问好,二位见谅。”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两姐弟。
两姐弟都长得更像文洁,只眉眼间,隐隐有老爷子的影子。
她不评价这两姐弟过去对祁博衍两爷孙的行为,但她对这种人只有表面功夫。
两姐弟只知道祁博衍娶了个农场姑娘,他们以为农场姑娘,哪怕再出色,也有限。
可眼前轻松般挺拔的姑娘,无论模样还是气质,都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五官深邃帅气,配她身上那股利落,给人一种飒爽的感觉,轻易就让人产生好感。
此时,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让人半点挑不出错,两姐弟心里不由沉了沉。
他们以为祁博衍出国,只留一个农场出身的妻子在国内,只要他们多在老爷子跟前刷存在感,老爷子就能慢慢接受他们。
看到林希后,他们知道他们想当然了。
两姐弟相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沉重,而后文玲笑着开口,“一家人,哪需要这样的两家话。真要说见谅,也该我们两姐弟说才对。按说这样团圆的日子,我跟建军应该早点回来张罗的,但我们这都才忙完,啥都没帮着准备,只能吃现成的。”
“一家人?我怎么不知道博衍除了爷爷外,还有其他亲人?”林希满脸疑惑,“之前我跟博衍结婚,除了爷爷外,再没其他家人参加,也没其他家人添礼。”
“我当时问他,还有没有其他家人。他说,他这辈子亲缘浅,打小没父母,更没其他兄弟姐妹,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
“他这人最实在,从来不会乱说话,所以我不明白你口中的一家人是什么意思?”
“能给我解个惑吗?”
纵使文玲脸皮再厚,听到林希这些话,也有些脸热,但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过去年纪小,我们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伤了爸和博衍的心,他们没告诉我们,你们结婚的事。”
“年纪小?有多小?比博衍还小吗?”
“差不多吧。”被一个小辈,还是第一次见面的小辈,如此下面子,文玲心里难堪得紧,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话题,“给你们的结婚礼物,我们已经再准备,等准备好,就送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