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扶春(157)

作者: 表妹扶春 阅读记录

“她是你的亲女,你不该如此待她。”谢云璋神色平静地说道。

与此同时,更加上劲,忍着手中剧痛,将藤条从孟父手里夺过。

郎君何等年轻,孟父却遭其教训,称他不该做伤女之事。

孟父面子上挂不住,冷呵:“哪来的无知竖子,与这逆女分明是一丘之貉!”

孟父当即大声一喊,叫来守在院外的小厮,要把这郎君和扶春分开,搂搂抱抱成何体统,有伤风化!

很快,外面有人入内。

孟父正欲使唤,却见来人皆是陌生面孔,尤为不解时,侍从们整齐划一来至谢云璋身后。

“长公子,属下已遵令将郡守请来孟家,可要让郡守现在过来?”侍从问道。

第55章 府衙 何氏买凶罪名

孟父见自家宅庭闯入乌泱泱的一片人, 个个面生,起了恼意的同时,又有心畏之感。

还不等他质询探听到这些人的来历, 就在其中一侍从上前而来, 对那位郎君毕恭毕敬,口中说起“郡守”。

 孟父登时惊骇, 他们所说莫非是宋郡郡守?

待一名白髯着官服的老者入内, 孟父定睛一瞧, 果真是宋郡郡守无疑。

孟父顾不得其他,连忙上前,拱手陪笑, “郡守光临寒舍,恕我有失远迎。”

卑躬道出一句话, 却是石沉大海,郡守瞥了眼孟父, 脚步未停, 往更前方走去。

“见过中书……”郡守方才想唤青年一声“中书令”,然而又想到对方此行低调, 不宜如此,故而改口,“长公子远来宋郡,招待不周, 还望海涵。”

谢云璋客气地回礼, 随后又道:“劳烦郡守跑这一趟。”

郡守一路匆忙,急匆匆地进了孟府,现下才有闲暇打量周围。

但见远处一群妇孺,这边又有孟父在旁, 郡守不知青年特意请他来此是为何事,由此问道。

谢云璋正欲交托清楚,另一边孟父走过来,脸上表情狐疑,走到郡守身旁,孟父道:“郡守大人,今日是我孟家家事,实在不值得惊动您。真是对不住,让您白来这一遭。”

郡守闻言拧眉,俱显老态而不浑的眼看向孟父,尤为嫌弃与不满。郡守没有搭理孟父,因其突然插话进来,青年先前未尽之言还未道出。

孟父遭了忽视,又听郡守再度请青年详说,一时错愕惊讶。反应过来后便明白这青年身份不凡,而此时再听郡守道一声:“长公子。”

孟父这才有所意识。

在青年与郡守说话之际,孟父看了看青年身后的女郎。

扶春被青年挡在身后,一旁的地上还有先前被青年甩落的藤条。能待她如此相护,又是与她干系的“长公子”,便只有那一位而已。

谢氏。

孟父愕然,在看向谢云璋的眼神已是少了惊忧,眼底逐渐添上一层喜色。若扶春之所以归家,是因有谢氏长公子一路同行看护,则是完全不同的意味。

孟父辨认出来者身份,欣喜尤甚,而没有听进青年究竟所谓何言。

“原来是谢氏长公子,早听闻长公子……”待到郡守一离开,孟父迫不及待上前搭话。

然而他拟定的赞耀之词,因青年轻飘飘的一个眼神,卡在喉咙里。

孟父心里咯噔一下,眼见青年面上不显神色,孟父摸不准对方的心思,只得闭嘴。

庭院前。

何氏听到郡守来到,着急起身,要向其告状。孟玉茵看到何氏身上又一片血迹,担心得很,小心翼翼搀扶起何氏。

何氏脚步虚浮走到郡守那处去,“郡守大人您来得正好,妾身今日不过是以言辞训斥了孟大姑娘,大姑娘竟然伙同他人以暗器伤了妾身。伤势至深。”

说着,何氏就要解开纱布暴露伤口,孟玉茵连忙阻拦,“母亲,这万万不可。”

同时,也可怜见的在郡守面前低头,语声哽咽,“不知姐姐为何如此心狠,我母亲实在无辜啊。”

母女一唱一和,扶春就在一边听了个齐整,何氏母女真是全然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她的视线转了一圈,终于找见那把匕首,扶春从谢云璋身旁走开,在地上捡起匕首过来。

正想拿着这铁证请郡守明察,出乎意料地,孟父出面。

“只是误会一场,何必要拿出来说事?”孟父以眼神暗示何氏母女莫要再多言。

何氏不答应,孟玉茵也不解其意,还要帮腔为母亲说话。

“此事,倒也可以再论。”吵吵嚷嚷间,青年声线平稳,缓缓而道。

郡守的目光向之望去。

但听谢云璋继续说起,“伤人者并非孟大姑娘,是我的人见情势危急,为保全大姑娘的性命,这才出手相助。”

谢云璋把当时详情描述。

他一开口,何氏母女之言,顿时漏洞百出。郡守狐疑看向何氏母女,此二人口中尽是不实之辞,分明是她们欺人在先。

听到声音,孟玉茵窥见青年时,几乎晃了眼,愣愣张着嘴忘了出声。

“长……”

何氏不曾见过青年,而今孟父和孟玉茵,一个两个的反应都无比怪异,何氏凝眉,小声问:“那是何人?”

孟玉茵拉着母亲的手,紧张地在母亲耳边小声告知得知青年为谁。

见其站定在扶春身旁,何氏几乎咬碎一口银牙,“不是说她是被赶回来的吗?”

孟玉茵幅度极小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的不知情。

何氏围困扶春,意图不轨在先,谢氏长公子救人在后。

本就是何氏理亏,现在被人点出实情,郡守显然不信她们母女的话,何氏旋即不敢再拿伤口出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