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扶春(168)
与外祖和外祖母说过话后,已是夜深时刻,顾家早为她安排好了居住之地,谢云璋住去客房。
分开之前,谢云璋叫住她。扶春回头看向他,谢云璋缓慢上前,把灯柄塞进她手里。
上面还有他的余温,扶春接过去,静静望着他,听他说起小心的话,“天冷夜寒,夜里记得关窗。”
比起以往或是暧昧的拉扯,或是强势的占有,此刻的关怀尽显平淡如水。扶春抬首,很认真地望着他,嗯一声算作回应他的叮嘱。
“你也是。”她轻声。
……
顾家人丁不兴。
老爷和老夫人仅有一子一女,顾蕠和顾鹤山,顾鹤山夫妇膝下也仅有一对女儿。
如今扶春过来,二老欢喜,家里更添人烟气,扶春和两个表妹也常常呆在一处。
在顾家停留了两日。
扶春决定在第三日离开清溪镇,前一天同舅父舅母说过,顾鹤山百般挽留,见她离去之意赫然,复又问她,“可是要与谢家那位郎君一同走?”
谢云璋是外男,在顾家人眼中,她与一外男走得极近,显然关系不浅。扶春没有遮掩,颔首。
“往先在上京时承蒙谢郎君照顾,我与他做了约定。”扶春没有把话说得太详细,抚平舅父舅母对她的担忧即可。
这几日得空,顾鹤山偶然与那青年下过两局棋。青年对手谈之事造诣颇深,其性格沉稳,处之泰然,淡然自若。举手投足间自带气韵,此秉节持重的郎君必定不是出自寻常门户。
而扶春对此只字不提,似是无意相谈,顾鹤山自然也不好追问。
而今得知外甥女离去是与这端方郎君一道,顾鹤山纵然以为郎君可靠,却仍然不由为扶春担心。
只身在外一人飘零,顾鹤山实在难以安心,故而在送外甥女离开清溪镇之时,备好了干粮、银钱,更是送了两名武婢放在扶春身边。
扶春对此分外动容,连声道谢却被顾鹤山拦下。
“这本就是顾家亏欠你的。”顾鹤山轻叹,又道:“来日定要记得回来多看看我们。”
扶春一一应下。
虽与顾家人相处不久,但扶春能感觉到顾家家庭氛围愉悦,两个表妹在她走时更是依依不舍,各自把心爱的物件送给扶春。
扶春做了回礼,同她们告别后登上了离开的马车。
前后共有两辆马车,扶春坐在前头,芸姑有时会来陪她,顾家的武婢在马车两边看护,一路徒步劳累,则会往后头装着干粮的马车处坐去歇息。
回头又路过三乔镇。
扶春坐在马车内在想回到上京后的事,马车一路平稳而行,直至将要走出宋郡时生了意外。
马车外面吵吵嚷嚷,不知发生了何事,扶春撩开车帘去看,见到远一些的地方,随行的武婢和侍从将一男子拦下。
扶春仔细观望好一会儿,才认出那稍见落魄之人是崔少游。
他怎会在此?
虽心有疑惑,但扶春没有下车处理,因另一边谢云璋也察觉到那处动向,坐在马上靠近。
有郎君过来,崔少游这才从众人包围中脱身。抬头望向马上的青年,崔少游笑了笑,“总该带我一起回京吧?”
谢云璋没有说话,忘了眼身后的马车,再看崔少游。
“随意。”落下二字,谢云璋再度驱马离开。
得了郎君的话头,随行之人再不会阻拦贸然出现的崔少游。
崔少游脸皮子上挂笑,叫他们都给他让让路,从人群中走入马车队伍中。
稍稍一番观察,大概猜到扶春所在处,他二话没说抬腿上了马车,揭开车帘时,听到里面传来女声的呵斥。
“谁让你进来的?”扶春看清了来了,忍不住出声拦住对方,扶春不想让他过来。
崔少游撩开眼眸看了看,面对她的不客气,他也不生气。
不过崔少游也没再逆着她的意思,强行坐上有她的马车,他只坐在车外面,似乎充当车夫。
“你就不好奇谢氏长公子因何允我与你们同行吗?”崔少游语调悠而缓慢,手里牵动着马的缰绳,稍微一挥,马就带着车轮跑得飞快。
马车忽然颠簸起来,扶春一时心惊肉跳。谢云璋为何允崔少游过来,扶春对这一点都不关心,也没有一丝好奇。
坐在车厢内,扶春感到不适,她勉强镇定一口气,冲着外面喊道:“你慢一些又能怎样?”
崔少游就像没听到一样,马车还是行得很快。
好在很快坐在马上的青年看到此处异样,策马而来,车轮和马蹄各自掠过路上,带起一阵一阵的土灰,飘散在冷风中。
“停下。”谢云璋让座下马匹和马车的速度持平,提醒崔少游道。
崔少游本不欲理会,但见他神色颇为紧张,崔少游的舌尖挑出一声笑,收紧了手里的缰绳,马车的速度很快渐渐缓和。
“开个玩笑而已,何必紧张。”崔少游在马车前面说着风凉话。
扶春度过颠簸,定心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车厢内站出身子来。趁着崔少游与谢云璋说话的间隙,扶春一脚踢在崔少游的身后,将他从车上贴了下去。
“噗通”一声,崔少游毫无防备地被赶下了马车,弄得一声灰头土脸。他正要冷脸,听到车厢内的女郎扬声,“芸姑。”
芸姑从后方过来,坐上这辆马车,把崔少游原来的位置占了,顺带也是防着崔少游再度上来。
扶春让芸姑驱马,把崔少游甩得远远的,没管他是如何黑脸,由芸姑驾着马车,扶春方得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