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扶春(3)

作者: 表妹扶春 阅读记录

扶春闻声抬眸,年轻男子俊美熟稔的面孔映入她的眼帘。一时间,扶春只觉思绪百转千回,静默片刻,却只称他为:“三公子。”

谢从璟眉目微动,似有不解之意,但他并无半分恼意,反而笑问她,“表妹何以待我如此生疏?”

听到这话,扶春在心底冷笑,面上却不表露。

她望着他,却不着一字。

“莫非还在记恨我昨日爽约之事?”隔了一会,谢从璟缓缓说出。

扶春的心情更复杂一些。

他明明知道她为何不悦,先前却还要拿话问她。无非是因为他自恃身份,觉得与她有云泥之差,不论他做什么事,扶春都合该讨好迁就他。

昨日谢从璟邀她见面,她避着人好不容易去到他的院中,等候多时却不见他的踪影,更让她遭受他院中婢女的轻待。

当时的情形如何扶春记忆犹新,她自然委屈极了,也对谢三郎多有怨念。现在要她来妥协,她自然是不肯的。

扶春眼波流转,嗔怪地望他一眼,里面藏有不尽的委屈之情,她没有说话,却好似说尽千言万语。

她难得对他露出这副柔弱模样,仅是一个眼神,便令谢三郎心酥不已。

谢从璟在她身边坐下。

沉香浓郁,萦绕在扶春的鼻翼间,他这样靠近她,实在太过亲近。扶春垂下眼睫,避开了他逐渐温热的视线。

“这不妥当……”众目睽睽,便这样贴近她,太不妥当。

“有何不妥?”他话音稍顿,深邃灼热的眼神落在扶春脸上,虽低声却足以令她听清:“你本就是我的未婚娘子,旁人不知,我却是知道的。”

第2章 婚事 上京谢氏,世代簪缨。

上京谢氏,世代簪缨。

谢氏子弟众多,仕于朝者不计其数,如今的谢氏家主官任大司徒,加官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位列百官之首,实乃赞翼帝王的辅弼之臣。

再有其子谢云璋,少时声名鹊起,弱冠之年由天子钦点担任吏部郎,日与公卿为伍,出入禁廷,前途不可限量。

当今之世,上京谢氏被称为第一名门望族也不为过。

扶春远从宋郡而来,比起作为辇下之城、龙蟠之地的上京,宋郡僻陋萧索,无半分繁华兴盛。孟家亦门庭不显,与谢氏相比更是凋零冷落。

谢氏三房夫人,是谢三郎的母亲,也是扶春的表姑。

谢三夫人旧年落魄时,曾被宋郡孟家收容,与扶春的生母交好。

多年以后谢三夫人仍不曾忘记这份恩情,因此才将扶春从宋郡接来,更为她许下一桩婚事。

谢三郎出身高门,仪表俊逸潇洒,亦不乏华章文采。扶春初见他时,便知他是一个极温雅的男子。

所以后来在表姑与孟家长辈商议,要为她与谢三郎定亲时,扶春心中虽有踌躇之念,却没有回予不肯,她反倒借这婚事摆脱了继母何氏的掌控。

扶春一直觉得这桩婚事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与幸福,哪怕在来到上京的短短

数日里与他发生了几件不愉快之事,扶春也从未想过后退。

她其实猜想过,或许谢从璟是不肯与她定亲的,否则他为何要对他们既定的婚事秘而不宣?

她将他视作手中流沙,越想抓住越难抓住,索性坦然松手仍风吹动。

扶春就是想知道,他对她到底是怎样一种态度。

“好表妹,别再恼我了。”谢从璟极少哄她。

她一向好脾气,不会做出让他为难的事,偶尔骄纵一回,他只觉得她……有些可爱。

“昨日真是临时出了事,匆匆离开都没来得及与表妹打声招呼。我让琼妹妹请你过来,为的就是能与表妹在宴上见面,解一解表妹对我的误会。”他的声音如玉石相击,认真诉说之际当真娓娓动听。

谢从璟在扶春面前,面笑着好言好语。

扶春望着他,心底略微松软。

他生于望族,自小看遍荣华、享尽富贵,家族权势亦能为其所用,难免沾染几分骄矜之气。如今却肯向她低头,哄慰讨好她,扶春实则已有宽宥之心。

扶春正欲开口,注意到谢从璟从袖下拿出一件匣子。

她昨日在他书房里见到过这件刻有云环纹样的木匣,她当时悄悄打开看过,也暗想过是否是赠予她的物件,而现在谢从璟的确将它带来她面前。

“打开看看。”他轻声。

扶春接过外表雕刻精美的木匣,黄花梨木色泽光润明亮,平静置于掌心。

她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以便稍后露出让他满意的惊喜之笑。

只是当她打开木匣,望见其中却是一枚白玉莲花腰佩。

由玉石镂空雕制而成,正中是一朵盛开的雪白莲花,两边各有一枝尖嫩花苞,正弯曲生长在玉佩边缘处。

扶春惊讶。

嗯?

她明明记得里面躺着的是一对水红色蝴蝶耳坠,怎会变成这枚玉佩?

扶春心中疑云聚拢,本想试探性地问一问谢从璟,不想在这种时候却来了人。

“三郎。”

来者笑声爽朗,径直向谢从璟走来,“三郎竟在此处,倒是教我好找。”

“商郎君。”谢从璟看了一眼,当即起身寒暄,两人明显是旧相识。

商郎君的身旁还站有一位面敷落梅的女郎,这女郎一身松花色大袖齐腰襦裙,裙面上镶嵌珍珠与珊瑚。

在日光下,金丝银线伴随明珠玛瑙,尤其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这样繁华奢丽的云绮织面,非显贵之家不可得。

“怎么不见长公子?”女郎环顾四面,未能如愿见到所念之人,眉眼间尽显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