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他助我和离(128)+番外
孟韵面上轻松地笑了笑。
她对谢轻舟还算了解,知道他一贯有主意应对——讨伐过穷凶极恶的水贼,惩罚过狡诈的李六郎,面对远在长安、权势滔天的贺兰郡主和她背后的人,但愿这次风波他也能平安度过。
*
三天后,孟韵回门,二人携礼来到孟府。
谢轻舟一早便吩咐人将回门的礼物备下,又按照他观察孟家人的喜好习性,分别为各自安排了称心的物件儿。
孟老秀才得了一方好砚,据说是西北来的稀罕物件儿;老夫人和陶玉,由孟韵选的料子,加上给未出世的孩子,谢轻舟再添了三倍;至于孟大郎,谢轻舟早已替他向某处的商队引荐打点,解决了生意上的燃眉之急。
回门的花销孟韵一一看在眼里,她本想塞些银子给谢轻舟,多少补贴一点,但谢轻舟摇头拒绝,坚持不收。
“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哪比得上你陪我去长安一事凶险日后再不许做出这种事,否则便是不拿我当自己人。”
谢轻舟如此,孟韵只得作罢。
看着父母兄嫂面上的喜色,孟韵心里也不禁欢喜了许多。
他们一家人其实早该这样的——若是她几年前乖乖听话,不闹着要嫁焦文俊,眼前和乐美满的场面也不用等到今日。
“想什么呢,这样入神?连阿娘问你话都没有听见。”谢轻舟揽住孟韵肩头,棉袍松软的手感让他忍不住稍握紧些。
孟韵被他一捏,回过神来,见家人都看着自己,被谢轻舟这么揽住,忽觉有些羞涩。
思绪在脑海里转了一圈,孟韵想了想,决定把三月前要去长安一事说出来。
“我方才是在想,等年一过咱们就得动身去长安。从小到大,我还没有出过苏城,离家那么远,多少有些舍不得。”
孟老夫人有些吃惊,来回看着孟韵和谢轻舟二人,问道:“怎么好端端的就要去长安?”
孟大郎道:“阿娘,妹夫本就是长安人士。小妹与他新婚燕尔,作为新妇,也合该去谢家拜访一下家中长辈。”
孟老夫人这才点头,“倒是我糊涂了,忘了谢大人并非苏城人士。”
谢轻舟松开孟韵,拱手作揖,“请二老兄嫂放心,临帆一定好好照顾韵娘。”
孟老秀才将谢轻舟扶直,郑重道:“快些起来吧孩子,把韵娘交到你手中,我们都是放心的。”
“小婿一定不辜负二老的信任。”
傍晚时分,天上飘下零落的雪,霜花凝结枝头,映照院中铺了一地绵密的白。
孟老夫人一听孟韵要去长安,心中只觉不舍,担心露出心思引来孟老秀才责备,便找了个由头,只留下母女二人在孟韵闺房内说话。
虽说谢轻舟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她,不必过于替他担心程御史的事,但孟韵的掩饰并非炉火纯青,在与孟老夫人的叙话中一朝不慎,露出了马脚。
孟老夫人担心女儿,当即追问道:“韵娘,你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第65章 孟娘子可真是个贤惠人……
“阿娘,”孟韵无奈地看了一眼孟老夫人,手上正在打的络子也停了下来,“我如今好好的在您跟前坐着,能有什么事儿?”
孟老夫人叹了口气,将女儿手里的络子拿走,放到一旁的篮子中,“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
“阿娘——”孟韵一笑,撒娇似地捧着孟老夫人暖乎乎的双手。
感受到掌心的温热交叠,孟老夫人嗔怪的看了一眼女儿,“都多大个人了,还和小孩子一样。”
孟韵晃了晃孟老夫人的双手,继续撒娇道:“前两日隔壁的赵大娘子还夸您瞧着年轻呢,阿娘不老,所以女儿也不老。”
孟老夫人心里受用,面上可不信自己这丫头,像小时候那般点了下孟韵的额头,嗔道:“油嘴滑舌。”
“韵娘,你这一和离就匆匆忙忙要嫁给谢大人,如今又要急着去长安见他家中长辈。说实话,我心中既为你高兴,终于能够脱离焦家的苦海,同时我又担心得很,生怕你去长安之后——”
孟老夫人没有再说下去,只一遍一遍抚着孟韵的发丝。
她心中有隐隐的忧虑,担心谢家毕竟高门大户,万一对女儿不满意,天高地远,连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孟韵轻轻地伏在孟老夫人膝上,呼吸绵长悠远,声音温柔却很坚定。
“谢大人和焦文俊不一样。”
孟老夫人笑了笑,忽然有些不解:“韵娘,你们如今都成亲了,私下里还唤
他谢大人吗?”
孟韵一怔,攥着孟老夫人膝上布料的手指微微收紧,不敢抬头去看孟老夫人的眼睛。
“我向来都叫他谢大人……一时还不习惯。”孟韵说完,心虚地闭上了眼睛。
孟老夫人笑呵呵地应了一声,没说什么,大抵是相信了孟韵说的话。
只她还有件事放心不下,须得再说一声,“你阿兄明年就要做父亲了。阿娘希望你也多顾着自己的身子,早日有个自己的孩子。我见你似乎有心事,说话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可别千万为了这件事和你家谢大人置气。”
孟韵噗嗤一笑,就着伏在膝上的姿势,摇了摇头,她故意道:“阿娘,谢临帆说了,他上头还有个当将军的兄长。传宗接代一事于他而言也不是非办不可,一切随缘便好。”
“你如今才刚刚嫁给他,自是看你千般好万般好。”孟老夫人叹了口气,觉得自己有些啰嗦,怕说多了戳到女儿痛处,含糊道:“总之你自己素日多注意一些。”
孟韵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追问道:“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