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清冷书生后(96)+番外
秦知夷一惊,像扔烫手山芋般将鞭子丢了出去,“你要受罚就去暴室,几十种酷刑有的你受,不必来我面前这般模样。”
蔺九均紧紧攥着她的衣角不肯松开,他嗓音中带了一丝哽咽,“听闻陛下偏好手把手地调|教人,如今不知传闻是假的,还是说陛下只是不想调|教臣下?”
秦知夷这才怔忡原地。
那根鞭子原来是、原来是……
她几时说过喜欢调|教人了!?
秦知夷有些羞愤,“你休要在这里胡扯!”
蔺九均哑声说起,“那年公主府中,陛下对那舞剑军卫说,喜欢手把手地调|教人。”
秦知夷好似想起了些什么,是那个叫兆煦的军卫,但都过去这么久了,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蔺九均察觉秦知夷心思飘走,欺身上来。
他更凑近了些,似乎觉得她只是不愿承认,他满是诱惑地说道,“臣很期待陛下会如何调|教臣下。”
被说到这份上,秦知夷反复深呼吸,理智还是被丢开。
她咬了咬牙,狠捏了一把他靠近来的小樱桃,“只怕你受不住。”
蔺九均不觉丝毫疼痛,反而因她的话心间泛甜,随之而来的是身体上因她的触碰而带来的欢愉,“臣怕陛下不敢。”
寝殿内,如愿迎来一树春雨。
寝殿外,夏夜晚空,明亮沉静。
殿门口的当值侍卫讷讷地问道,“碧龄姑娘,之后其他人来爬陛下的床,我还放吗?”
碧龄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先放、放吧,陛下还没吩咐……”
(正文完)
第47章 番外
承平侯府里,宋闻渡躺在暗无天日的阁楼里,那个怪病,让他苟延残喘了八年。
前十年的光阴在脑中越来越光怪陆离。
宋闻渡有些怀疑自己压根不会走路。
曾经骑过的马、射过的箭,在野草地上奔跑着放过的纸鸢都是一场梦。
一开始,只是行走困难,而后是无法下地。
母亲每每见到他,眼泪都要流干了。
宋闻渡多想伸手替母亲擦一擦,让母亲别担心。
但是他的手没有力气,他甚至抬不起胳膊。
他是承平侯府的小侯爷,生来就是要继承爵位,锦衣玉食、千恩万宠的养出来,却生了这样的怪病。
府里四处寻医,偏的、歪的、邪门的,都不放过。
但是都没有用,他的病越来越严重。
后来,母亲怀孕了。
不多时,他有了个弟弟。
宋闻晁活泼可爱,乱蹦乱跳,不像他一身的死人气,动也不能动。
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就很少进他的屋子了,见他时,也不再哭了。
他觉得这很好,不然他内心不知有多愧疚,母亲一直视他为希望和瑰宝。
再后来,他挪了屋子,住进了阁楼,吃喝拉撒皆要人伺候。
府里的人不说、父亲母亲不说,宋闻渡也能察觉到他们的变化。
他不敢多想,可是只能卧于床榻的他,除了想,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新拨过来伺候他的下人,打翻了汤碗,弄湿了他一身,滚烫的汤水流落在他的腿上。
他毫无知觉,愣靠在原地。
下人见他没有斥骂,以为他脑子也痴傻了,边擦着洒出来的汤,边抱怨道,“早知道给管事的使些银子了,也不会拨来伺候这么晦气的人。”
“都半死不活了,还死乞白赖的活着折磨人。”
“也不知管事的说的是不是真的,要是都盼着这位死,别再寻什么郎中了,在吃食里下些猛药才痛快些。”
宋闻渡将这些话无声无息地听进了耳朵里,也听进了心里。
当夜,他用尽所有力气,打翻了窗边的烛台。
火势越来越大,他被浓烟呛的昏死过去。
意识模糊之际,他嘴角勾出一抹释然的笑。
真好,死了就能解脱了。
但是,他没有死成。
睁眼时,母亲泪眼婆娑的坐在他床边,仆从跪了一地,他烧伤的手臂裹了厚厚的纱布。
他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觉得真虚伪啊,一个两个的都在盼着他这个麻烦早早死了才好,还装出一副舐犊情深的模样。
“母亲不是盼着我死么?既然你们下不了手,那我就自己来,好不叫父亲母亲为难。”
李氏哭声顿住,面色难看起来,只问道,“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烂槽子的话?”
宋闻渡转了脸,沉声问道,“母亲不必不承认,父亲已经有几年不曾踏足过我的房里了吧。”
李氏愣住,一时语塞,转头怒斥起下人来,“你们怎么照顾大公子的!”
李氏当家几十年,立时知道是底下的人说了些不干不净的话,她又是打又是卖,把人料理的干干净净。
宋闻渡的阁楼里换了新的一批人。
新来的人只知道做事,麻木而又冰冷,像他今后的日子一般,见不到一丝光照和温暖。
承平侯府没有放弃给他寻医,但是大多数只是来走个过场,然后摇摇头,走过那个门再也没有出现。
宋闻渡知道,这是他那个‘仁义清廉’、把脸面看得比命还重要的父亲,生怕落人话柄,不敢不给他寻医。
日子就这样和他的身子一样,无知无觉地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