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友组团去刷崽(156)

第五交易点内,就有一些这样的人,论上也是华夏国籍,但自小跟着父母出境,没怎么上过学,很早就进入社会打工,因为会好几种语言,在贸易区也能接到不少零散的活儿,当然,小偷小摸的也更多。

这些人,在外飘泊很久,也不知道自己回国之后该怎么生存,就干脆有一天没一天,这么混下去。

不是谁都有资本去展望明天和未来的,很多人自己过得浑浑噩噩,都是和浮萍一样,走哪里飘哪里而已。

阿年知道这些人,就是因为听其他游客教育自家小孩,拿这些人做反面例子,她竖着耳朵听到的。

女兵做过基层工作,知道很多政策或户籍信息登记,是每年都通知,也每年都能遇到新问题。

尤其是一些边境生活的居民,放牧的时候会跟着羊群走,有的时候遇到下雨或刮大风,很可能就短暂到另一个国家了,这就导致住在附近的两国居民,反而特别熟悉。

有的时候,遇到一些境外务工的老乡回家坑老乡的事情,哪怕基层工作人员再怎么宣传反诈反骗,有些人就是觉得同乡更靠谱,甚至瞒着别人,全家说走就走,后面再没有什么消息了。

成年人作死,却往往连累其中没法挣脱的孩子,所以阿年说的情况,是真实发生的。

而且,阿年还有个杀手锏没有说,“不是我们不想办入境手续,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法办,两年前,我六岁,她十五岁。”

是的,禾一欣其实才十七岁这件事情,才是最大的豁免牌。

两个未成年,除了偷偷跑回来,哪有其他办法去办手续,就算两年前第五交易点内可以办相关证件,阿年和禾一欣都不满足独自办的要求。

“十、十七岁?”

第102章

大部分情况下,作为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受到的优待和保护,是没什么特殊感觉的。

毕竟,咱遵纪守法,不想着野路子和歪门邪道,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未成年,生活里最大的感受,其实是限制。

比如身份证件上年龄不够,所以不能购买烟酒,可能无法独自购票,又或者登录的网站浏览受限等等。

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从小到大,都是面对这样的生活,没有作为成年人的生活体验作对比,所以很难感觉到什么特殊。

人嘛,总是很难同时感受拥有身份和感悟身份两件事情。

只有失去之后,才会感觉到,回忆的点点滴滴有哪里不同。

而且,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等,对未成年的保护更多体现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比如学费的补助,儿童保险的优惠,未成年相关福利保障的推动,很难具化在某一个未成年人身上,所以更像是补水喷雾一样的细雨,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但的确是在降水。

新历的未成年生活也差不多,甚至因为很早就引入了集体教育,让大部分未成年人对家庭教育没有太深刻印象,没什么成年人生活对比,所以更感觉不到未成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了。

可实际上,只要一听是未成年,作为正常的成年人,会自动触发关注和下意识保护的本能。

就像禾一欣看阿年,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她恨不得冲到垃圾父母面前梆梆几拳,都弥补不了阿年受到的委屈。

那么,知道禾一欣其实才未成年之后,女兵的反应也是类似的,立刻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包容和怜爱。

只要一想,是个大女孩千辛万苦带个小女孩回国,她们就忍不住态度软软起来,觉得两个都是孩子。

禾一欣没想过自己年龄的问题,阿年其实也没有想起来,毕竟要是“年纪小”能当一个正面由,她还至于受过那么多委屈吗?

可听自己以前过得不好,撤离时更是被父母谋害的时候,有一个共情感极高,已经能代入的女兵,脸上露出心痛的表情,小声吸气,用家乡纯正脏话送给那对垃圾夫妻,骂他们丧尽天良,阿年可是也就刚够十八岁的零头。

不管禾一欣怎么戒备,可她不会忽视有别人为自己义愤填膺,所以她关注到了,然后发现重点,为什么要说十八岁?

阿年突然反应过来,十八岁是未成年和成年的划分,那么禾一欣是十七岁?

果然,是有用的。

至于禾一欣长得并不像十七岁,过于高大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事。

这都已经2028年了,谁还没有个亲戚家的弟弟妹妹,或者路过小学忍不住感慨,为什么一米八的少年少女,一张嘴,是嫩生生的小学生啊!

下一代的孩子,营养好发育早,差不多都是社会共识了。

连两个女兵,家里也有这样的超大号弟弟妹妹或小辈,不说远的,就说情感更激愤的那个女兵,她大哥前段时间腰闪了,住院半个月,就是因为家里十一岁但一米八二的崽,见到出差回来的爸爸,冲上来激动抱抱之后,把老父亲撞到住院。

女兵记得,嫂子哭笑不得的转述,她回家之后,看丈夫僵硬的歪在一边,边腰痛岔气到生无可恋,边安抚自家以为把亲爸撞死嗷嗷哭的孩子,场面有多好笑,还拍得有视频,一顿成为全家的下饭菜。

所以,哪怕禾一欣这种看着已经挺高大的,但还在发育长个子阶段的外形,一测骨龄就看得出,未成年。

之前背的人设剧本,再怎么描补,都会变成仔细探查,能找到漏洞的潜在风险。

可未成年这个事实,就完美覆盖了很多小瑕疵,想一想两年前第五交易点还正常运转的时候,这两孩子,一个十五岁,一个六岁,前者在社会上艰难讨生活,后者在家庭中艰难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