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思凡(129)

作者: 庚鸿 阅读记录

想到这儿,他警觉地查看一番周围的环境,却没发现什么危险的异常,只瞥见了一个人形的影子。

那是一个穿着打扮都相当奇怪的年轻人,脸上还挂着两个奇怪的黑色圆框。年轻人满身都是伤,斜靠在阵眼的角落里,鼻腔里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杂乱的枯藤覆盖在他身上,如果不是他一直在无意识地抓挠着空气,还真是很难发现他。

还没死,但也命不久矣了。

重明暂时不想追究他是怎么闯进阵眼的,比起审问和惩戒,可能救活这个可怜的年轻人才是当务之急。重明神识一动,一点红色的流光离开肉身,灌注进年轻人的躯壳中。不多时,那年轻人全身一震,缓缓睁开眼睛。

此人第一眼就瞄住了半跪在阵眼里的重明,眼中从迷茫渐渐变为惊愕:

“你、你是……”

“无相尼”,这个词忽地浮现在重明的脑海,像一条鱼线,牵引出了更多的记忆。在他陷入昏迷,但并未完全失去意识的那些年月里,他的子民们都用这个词来称呼他,意思是“无形的鬼怪”。

重明固然痛心,可身负重伤,他连向外传递消息都做不到。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开口时却没有吐出这个贬称,而是小心翼翼道:

“你不会就是云弥说的‘怒目明尊’吧?”

“……是我。”重明微微颔首,又不解问,“不过,云弥是何人?”

“云弥是山中的少祭司,她的父亲云权是族长。”年轻人急忙向他介绍,“我意外发现他们用活人献祭,被他们追杀,是云弥告诉我逃进达兰神殿寻求庇护。”

“活人献祭”这件事,重明这些年微弱的神识还是有所感知的,虽有意阻拦,但收效甚微。他和这个年轻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攀谈着,竟然渐渐熟稔起来。年轻人倒也不惧怕他,踌躇了一会儿,请求道:

“怒目明尊……你、你能带我出去吗?逃出蠡罗山,我想回家……”

“你不是蠡罗山人?”重明大为惊异,“你怎么闯进来的?”

年轻人将前因后果都娓娓道来。重明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虽然遍体鳞伤,衣服也破破烂烂的,言谈间的风度和底蕴却远超山民,如果要找个与之相似的人,大概也只有已经逝去的归诩了。

这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来了兴趣,有意无意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

“我、我叫韩士诚,是望海市人,是来这里支教的。”

“望海市?”这个地名之于重明实在陌生,但他也很清楚,四千年的时光里,山外一定改天换地了。这个名叫韩士诚的年轻人当然不能在此久留,可是自己肉身压阵,不可妄动。

年轻人眼中惊恐更盛:“我不敢一个人出去,如果被他们发现,我就死定了。”

其实,重明也想出去查看一番,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在作祟。他抬眼凝视着韩士诚,良久才沉声道:

“你过来,到我身边来。”

韩士诚配合地手脚并用爬到他面前,更为耀目的光焰从肉身中升腾而起,又猛地汇入韩士诚体内,那是重明的神识。

“我可以带你离开大山,但我需要借你的躯壳一用。”

爬出阵眼时已是深夜,重明从十二刀兵阵中带走了自己最常用的武器焚枝,按照自己的记忆驱策韩士诚的躯壳摸索下山。这副身躯和自己的神识伤得都不轻,他走得跌跌撞撞,一直到天明才终于来到了蠡罗山外沿。

他借着占据韩士诚躯壳的时机,稍稍读取了些许这个年轻人的记忆,顿时发觉人世的变化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大,同时也获悉,在自己失去意识的时间里,蠡的怨念已经散播到了外界,就是那个叫做望海市的地方,

他顾不得韩士诚的身体能否承受,星夜兼程地赶去望海市,只用双脚奔走,一刻都不敢停歇。一是因为事态紧急,二是他也有些恐惧被幕后黑手发觉踪迹,敌在暗我在明,他还不能暴露。一路上也偶然遭遇些野兽妖鬼,识趣的会夹着尾巴灰溜溜逃走,不识趣的则变作了焚枝的磨枪石。

如风中残烛一般虚弱的灵和肉已经受不住如此之大的损耗,重明踉踉跄跄地来到一处房屋前,此处灵力相对丰盈,能助他快些恢复。

屋内的人身着一袭灰蓝色布袍,正倚在一个藤椅上,用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听着曲:

“……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韩士诚的记忆告诉他,这种装扮的人叫做道士,那个小盒叫收音机。他走到门前,踯躅着,不知要不要敲门求助。那小曲继续唱道:

“良夜迢迢,良夜迢迢,投宿休将他门户敲。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急步荒郊。”

正当重明放下手,回身欲走时,屋内的道士从窗口发觉了他,眉头一皱,蛮横地驱逐道:

“你是什么人啊!快走快走!别逼我赶你!”

倘若道士装作没看见他,抑或是讲清此处不可留宿,重明都会识相地自行离开。可偏偏他这一句话激怒了重明一向傲气的性子,重明抬腿便踹开了道观的门,径自闯了进去。

观内大殿灯火昏暗,正中是三尊神像,重明歪着脑袋看了半晌,也没认出谁是谁。这时,那道士纠集了四五个与他同样打扮的人,或是举着扫帚,或是擎着菜刀,如临大敌地对着他:

“你别过来!”

重明忽然觉得很有意思,带着笑意踱至他们面前:“你们供的神明怎么不来救人?要不,把他们都推倒,我来做你们的神明吧。”

上一篇: 万物复苏,末世来临 下一篇: 杜鹃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