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1167)+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不过,其他方面嘛……

这个还真就是未知。

所以,李元珩也只是附和着点头,道一句文采不错。

而不是有才。

至于是不是真有才——

这尚且待定。

就在李元珩和宁雨菡彼此低语的同时,英娘和她同桌的年轻人们,还在进行热烈的交谈。

不过,这会儿,他们却并没有再继续吟诗作对,而是开始聊起了实事与实政。

大家伙儿畅所欲言,竟是每每都能够抓住重点,并且提出不少十分有建设性的构想与意见。

原本还是十分随意的听着那边的年轻人讨论的李元珩,肉眼可见的变得听得越来越认真,禁不住唇角带笑,丝毫不影响他对不远处那一桌,包括英娘在内的年轻人的欣赏:

“嗯,雨菡,你说的没错。

他们确实有才!”

说着,李元珩又禁不住暗暗一指那几个团团坐在一处的年轻人:

“看样子,他们应该都是学子。

不知是哪个学院的?

有无参加过科举。

若是他们有意下场,想来,我大胤又能添上不少人才。”

倒是英娘,李元珩并没有去指。

倒不是李元珩觉得英娘无才。

事实上,英娘适才提出的不少构想与意见,都很是不错。

思路与建设性,甚至远在同桌的其他人之上。

不过,谁叫英娘是个女子呢?

既是女子,自是不会入学院读书的,更不可能是学子。

所以,李元珩这番问话,并没有将英娘捎带其中。

而闻得李元珩的话,宁雨菡却是目光微闪,抬眸望向不远处那一桌年轻人,一脸的若有所思:

“或许吧。”

而显然,对于宁雨菡这话,李元珩并不满意。

闻言,他不由皱了皱眉:

“雨菡,你这话……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或许吧?”

试问,这世间,哪个读书人不想考科举,求取功名?

这些人既然有才,又怎么会不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为国所用?

在李元珩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显然,咱们的皇帝陛下有些时候,想法还是过于天真。

就在李元珩和宁雨菡暗自低语间,不远处那一桌的年轻人,也结束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讨论,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这些人一个个都犹如霜打的茄子,一时间,都变得蔫蔫的,一点都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

“唉,可惜我等贫寒学子,想要入仕途,何其不易?

我等的一身抱负,只怕此生都无法施展了。”

“可不是?虽说朝廷开科举。

可,谁人不知,这科举能够中举的,一向多为那些世家大族之后,再不济,也都是那些寒门学子,哪里轮得到咱们这些贫家子弟?”

“旁的且不说,光是那些束脩与科考报名的费用,已是不菲,这些,便不是咱们这些贫寒人家可以负担得起的。

咱们连去报考的机会,只怕也没有啊。”

“即便排除万难,考上了又如何?

咱们这些出身贫寒的子弟,纵使有幸考上进士,得以出仕,也会一生遭那些世家排挤。哪里能够得以施展才华与抱负?

纵使想要为国效力,也是报效无门啊!

唉。”

……

听得那一桌子的年轻人纷纷叹气,在那里大吐苦水,将这一切听了个真切的李元珩的眉头,也禁不住越缠越紧:

“竟还有此事?

朕……我竟不知,朝廷科举,竟还有这般的潜规则。

如此,我大胤的那些有才有识、有心想要报效国家的贫寒学子们,岂不是报效无门?

岂有此理!”

第992章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见李元珩如此义愤填膺,声音控制不住上扬了不少。

若不是顾及着周围还有不少茶客,他都恨不得直接拍案而起。

宁雨菡张了张口,有心想要劝一劝,让李元珩消消火气。

谁知,她才刚张了张口,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之前那桌之中,唯一的女子——英娘,便先一步开了口:

“众位便莫要妄自菲薄、自怨自艾了。

只要你们肯努力,虽然前路艰难,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完全没路可走。

说不得,有朝一日,还能有幸报效国家。

哪里像我们这些女子……”

话到这里,英娘的面上浮起一丝黯然:

“你们男子还能去考功名,有那博上一博的可能。

反观我们女子——

就算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是有才,再是想报效国家,也是不能够。

注定没有这个机会!”

闻言,原本还在那里各种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贫寒学子们,不由得尽皆默然。

皆因英娘的话,宛如振聋发聩,句句戳心。

正如英娘所说的那般。

他们想要一展报负,报效朝廷,虽然阻力重重,千难万难,却也并不是没有路可走。

这条路,虽艰难,却也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虽前路艰难,希望渺茫。

总归,他们还是有希望在。

可——

如英娘这般的女子,这辈子是注定没有这个希望的了。

毕竟,学院只招收男子,没有女学子。

能够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也只有男子。

英娘之才,虽在他们一众人之上,而这,也是公认的。

对此,他们更是心服口服。

可,身为女子,英娘无法入学院求学,更无法参加科举,谋功名、求仕途。

空有一身才华,此生也注定无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