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714)+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这定是他的手笔!

可恶!!!

很快想通其中关节,王皇贵太妃越想越气,嘴上不住骂骂咧咧,却也是无计可施。

最终,也只得被迫接受了自己这被再一次变相禁足,且求助无门的事实。

侍立在一旁,并未曾出言,全程围观了这一切的徐嬷嬷,见状,不由得于心中,暗自重重叹了一口气:

这一次的禁足,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唉。

*

不肖多时,昭文帝的口谕,便传到了宫外,传到了各府、各家,文武大臣、各路王公耳中。

乍一闻得这接连颁下的三道口谕,宫外的众人却是想法各异。

其中,尤以陛下下令,不举行选秀之事,众王公勋贵、大臣们的反应最大:

有那家中有适龄女儿、亦或者是早已动了心思,想要让家中、族中女儿入宫,博圣宠的大臣与勋贵王公们,自是暗自捶胸顿足,暗地里埋怨,平白丢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陛下不选秀,他们的女儿、族中之女,都入不了宫了啊。

这可不是他们乐见其成的事儿啊。

这次不选秀,谁知道,下次选秀是什么时候?

他们的女儿,哪里等得了?

不过,这些勋贵王公、文武大臣们,也只是关起门来,小声哔哔和埋怨一番,便就此作罢了。

毕竟,此乃陛下之意,哪里容得他们置喙?

说出去,便是大不敬。

如此,也只能暗自叹息,时不待我。

他们的女儿、和族中之女,没有福气咯。

入不了宫,侍候不了陛下,不能够为妃为嫔、平步青云,享尽荣华富贵、恩泽家人和整个家族。

君不见,如今,宁皇后盛宠如斯——

真真是叫人眼馋啊!

说起来,还是这宁皇后,有福气啊!

哎哎,比不了!

根本比不了!

第608章 时光荏苒

至于昭文帝那道,给成郡王一次性,赐下二十名姬妾,好叫成郡王多多开枝散叶的口谕,便没怎么引起一众勋贵王公、文武大臣们的注意了。

毕竟,事不关己。

此事,与他们何干?

说起来,这是陛下这个兄长,对成郡王的体恤。

实则,众人也能由此窥出,陛下对王皇贵太妃、与成郡王的不待见。

大家都有人脉和眼线,自也多少得知了王皇贵太妃向陛下提议选秀之事。

王皇贵太妃的理由,自是请陛下绵延皇嗣。

隔日,陛下便直接给成郡王赐下这么多姬妾,叫成郡王好好开枝散叶——

这何尝不是在打王皇贵太妃的脸?

对此,众勋贵王公、文武大臣们,自是瞧得分明。

叫他们说,王皇贵太妃也是!

平白无故的,去惹陛下做甚?

这不是犯贱么?

陛下面前,岂容她一个太妃,指手画脚?

嘁。

至于最后那道口谕——

皇贵太妃又病了,陛下令其好生静养之类的。

这便压根未曾在众勋贵王公、文武大臣那里激起半分浪花。

太妃静不静养的,这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才不在乎呢。

事实证明,他们不在乎,总归是有人会在乎。

比如——

王皇贵太妃的丞相兄长、王家家主,王定邦。

*

丞相府,外院书房

王定邦也听闻了昭文帝的三道口谕。

与一众勋贵王公、文武大臣的反应,恰恰相反。

对于不举办选秀、甚至,陛下给成郡王赐下众多姬妾之事,王定邦都是一派老神在在、不置可否。

然而,乍一得知王皇贵太妃,又再度“病倒”,再次于静安宫中静养。

并且,被陛下下令,要让太妃好生静养之后,王定邦立时便气得将手中的茶盏,往桌子上重重一搁:

“这个蠢货!”

想他王定邦素来聪敏,早逝的大妹娥皇,也是心思玲珑、聪慧过人。

他们一母同胞,怎么就偏偏出了王敏儿这样一个蠢钝如猪的蠢货幺妹?

哼,真真是蠢不可及!

一旁的幕僚们,眼见得王定邦面色不虞,皆都有些面面相觑,不敢吱声。

还是素日里,最得王定邦信任的孙姓幕僚,想了想,拱手相问道:

“相爷,如今太妃又在静安宫中“静养”,可要助一助太妃?”

不得不说,这孙姓幕僚话中的这个“又”字,就很灵性了。

他何尝不是在感叹——

王皇贵太妃是真能作。

这是又被陛下给变相禁足了啊。

而这孙姓幕僚,之所以会有此一问,则是因着前一次,太妃被迫于静安宫中“养病”时,自己主公——王丞相,可是助了太妃脱困,得以“静养”结束的。

谁知道,眼见得太妃又再被“静养”,主公会不会插一脚,助她一助?

毕竟,主公与王皇贵太妃乃是亲兄妹。

这做兄长的,不忍妹子被“静养”,想要助她一助,也无可厚非。

然而,显然,这孙姓幕僚,是想岔了。

他严重低估了王定邦的薄凉程度、与凡事以利益为考量、利益至上的处事风格。

闻言,原本还颇有些恼怒的王定邦,立时冷淡了面上神情,神色十分漠然:

“不必!

这一次,本相不会再助她了。”

说着,又忍不住斥道:

“这个蠢货,她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闻言,孙姓幕僚和一旁其余一众幕僚,齐齐垂下眸,去瞅他们的衣角。

啊这……

他们实在不好评判,也不好置喙的啊。

相爷可以说,他们却不好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