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715)+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显然,王定邦也并不欲与众同僚多聊。

暗骂了王皇贵太妃几句,他便挥挥手,示意一众幕僚退下。

见状,幕僚们如蒙大赦。

齐齐自椅子上站起身来,向着王定邦这位丞相大人躬身一揖。

旋即,便鱼贯而出。

直到幕僚们尽数离去,偌大的书房内,只余王定邦一人,他才又很是没好气的重重一拍桌子:

“哼!

怎么一个两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那不争气的女儿——青鸾是如此。

他那蠢不可及的幺妹——王敏儿也是这般。

送去成郡王府上做侧妃的青姿,眼下看来也是指望不上。

看样子,还是得他自己来。

心中如此想着,王定邦的眸中迸发出一抹饱含野心勃勃的精芒。

名为野心的种子,破土而出、疯狂滋长。

*

三年后

乾元殿

书房内

李元珩与宁雨菡正并肩坐于桌前,商讨着政务。

桌前的案几上,摆放着一副巨大的沙盘。

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巨幅舆图。

李元珩一边盯着那沙盘和舆图,一边兀自喃喃:

“此次突厥突袭边境……情况着实十分棘手!”

本月初,突厥突然奇袭大胤边境,打了镇守边境的将领一个措手不及。

突厥擅打闪电战、擅长奇袭、偷袭,且马上功夫了得,弓马娴熟,镇守边境的大将不敌,已然身死殉国。

突厥更是如有神助一般,一路顺风顺水,接连攻下好几座城池。

边境告急。

对此,得知边境战报的李元珩,又怎能坐视不理?

接连几日,他都几乎不眠不休的与群臣商讨对策。

而这会儿,帝后二人在乾元殿书房中,所商讨的,便也是此事。

自几年前,洪水事件之后,李元珩便很爱在不知事情该如何解决时,征询宁雨菡的意见。

这些年来,对宁雨菡,李元珩是越发信任与器重。

他也乐得与宁雨菡商讨政务。

每每遇到棘手之事,在与众大臣商讨之余,他也都会来征询宁雨菡的意见与想法。

他的雨菡,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又颇有见底,且每每都是言之有物,总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令得李元珩茅塞顿开。

每每,都能够令困扰他的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可是比那些个,或存着私心、或居心叵测、或平庸无用、或胆小中庸的大臣们,靠谱多了!

且,夫妻一体,雨菡也绝不会坑他。

与那些大臣们不一样。

他的雨菡,会全心全意站在他这一边,尽心尽力辅佐于他。

比起那些大臣,李元珩更信任宁雨菡。

更相信她的话。

而事实证明,宁雨菡从来就不会让李元珩失望。

此番,亦然。

……

第609章 房谋杜断

“陛下,您有听说过,围魏救赵么?”

挨个看完连日来的军情奏报之后,宁雨菡则是沉吟着开口道。

闻言,原本做沉思状的李元珩,则是倏然抬起头来:

“围魏救赵?雨菡,你是指……”

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顿觉茅塞顿开:

“围魏救赵,这主意确实不错!

突厥可以突袭我大胤边境。

我大胤军队,也可奇袭突厥要地、甚至是皇庭。

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到时候,朕就不信,这群突厥人,还能够坐得住。

还有闲心继续侵犯我大胤边境,攻城略地。

哼!”

若是他们不怕老巢都被直接给抄了,就尽管如此吧。

越想越是绝对,这真真是个妙计,李元珩当即对宁雨菡竖起大拇指,不吝辞色的夸赞道:

“好一个围魏救赵!

雨菡,你这主意好!

当真是妙极!”

被皇帝陛下如此夸赞,宁雨菡却是不骄不躁。

见状,她只是一笑:

“瞧陛下说的,臣妾也不过就是随口提了一嘴。

至于具体该如何,臣妾可什么都没说呐。

都是陛下您自个儿想到的。”

说话间,宁雨菡笑盈盈自椅子上站起身来,冲着帝王盈盈一福:

“陛下英明!”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宁雨菡的这番操作,李元珩明显十分受用。

见状,他不由抬手虚点了点宁雨菡,摇头失笑:

“你啊!小嘴这般甜。

朕可是说不过你!”

李元珩的心情,肉眼可见的变得好上了不少。

因为,经由宁雨菡这么一点拨、一提醒,他确实找到了解决此番突厥来犯的好法子。

甚至,他都开始触类旁通,脑海中,逐渐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计划,正在形成。

见李元珩做沉思状,显然是在思考着什么,宁雨菡也便没有再出声,而是静静的坐回到椅子上,敬陪末座。

静静陪伴皇帝陛下。

凡事点到即止。

她只需稍加提出建议,后续,便叫皇帝陛下自己去发挥吧。

李元珩这厮,也不是个笨的。

且,一向心思缜密,处事周全。

此番,他既采纳了她的意见,想来,定是会周密的计划部署一番。

她相信,突厥侵扰一事,必会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不过……

想到眸中可能,宁雨菡的眸子,不由微微发沉。

而就在这时,已经有了自己计划与盘算的李元珩,此时也有些坐不住了。

帝王倏的一下,站起身来:

“此事,朕要召集众大臣,好生商量一番。”

说着,他便冲着书房外高声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