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清冷又黏人(128)
忽然就如游子归家一般,飘飘浮浮的心有了寄托。
“春蕊。”
姜初妤冲过去抱住她,二话没说呜呜咽咽就啼哭起来,开始还有些压抑,慢慢释放开来,声声感人。
“哇,小姐,我也好难过啊——”
春蕊也被她的情绪感染,想起夭折地初恋,那么下流不堪,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二人如两条交汇的河,在彼此身后烙下了滚烫的泪流。
等她们哭累了,春蕊去火房煮了两只鸡蛋,敷在小姐眼上消肿。
姜初妤没出息地吸吸鼻子:“有些饿了。”
“他们不给东厢房送饭,这鸡蛋还是我说自己要用才讨来的。”春蕊顶着两只肿眼泡,想来也没人怀疑,“姑爷到底是怎么了?”
姜初妤囊着鼻子,不想再说此事:“没什么。”
“算了,姑爷把小姐害得这么惨,我以后也要讨厌他!”
-
顾景淮今夜没回房睡觉,而是去了偏殿。
那里的布置还是他作为“易子恭”时的老样子,不知他睡在那里,是否能想起来更多。
姜初妤沐浴后仰躺在榻上,与长横木为伴,睡得半梦半醒,总不踏实。
傍晚时雨落落停停,至她歇下时没了动静,可到了后半夜,却如洪水泄堤般“哗啦”一下劈向人间,还唤来疾风坐阵,撞开了里室没拴上的窗。
窗开的瞬间,雨声噼里啪啦涌入屋子,姜初妤骤然惊醒,还未弄清楚状况,就脱口而出:“夫君?”
清醒后才知,只是风雨。
她失落地轻叹,起身关好窗,再也睡不着了。
顾景淮扮作易子恭待在偏殿的那些日子,时常会趁无人时钻窗来找她,害她还在期待他会从偏殿回来。
可惜当时只道是寻常。
老天真是不公平,为何忘了一切的人不能是她?
不过,他现在这样躲她,大抵是恢复记忆了。
那日子很快就能回到正轨了,莫心急。
姜初妤对自己说。
而此时,若是她从房中走出,坐在檐下看雨,便能一眼望见——
被骤雨不停拍打着的池塘水纹跳跃,绿植正无助地摇曳,唯有坚实立于后方的花亭岿然不动,而其中站着一浑身湿透的人,朝向卧房的方向一动不动站了许久。
等到骤雨初歇,他便离开了,留下突兀的一滩雨水。
-
第二日醒来后,顾景淮还是不见人,姜初妤忍不住了,稍一打听,才知他一早雨停后,去了军营。
他既敢回去,应是不再惧人言,挫败之后,重振旗鼓了吧。
甚好,甚好。
“好像是孙将军受了重伤,危在旦夕,世子才赶去的。”
什么?
姜初妤大惊,刚要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你说孙将军,是孙牧远?”
“正是。”
孙牧远是她请来的,从郊外一路跑马去军营,也是她看着、听着他傲气盎然地誓要从此一战成名,也得封赏。
姜初妤那时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孙公子武艺傍身,出身又好,自然不愁前途。”
怎么可能、怎么可以就这样折戟沉沙,甚至丢了性命?
她坐不住了:“我要出府,快备马,我也要去军营。”
“小姐!”春蕊慌忙拉住她阻止道,“恕我多嘴,小姐去了也帮不上忙,况且今日再不去给老爷和大夫人谢罪,就不好了呀!”
“那就再改日,反正已经得罪了,不差这一天。”姜初妤急得恨不能化身为马,“若是、若是万一……我还可以替他向孙伯父带句话。”
话毕,她双手合于胸前,在心中默念:老天保佑,她说的只是胡话,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
比之农户家的车马,顾府的马车不知要快了多少,或许也是因为街上空阔,即便姜初妤心急如焚,还是感觉这次奔赴军营快了不少。
车一停,她连轿凳也不等了,直接跳下车,提着衣裙就向孙牧远的营帐方向跑。
少了许多人的军营瞧着空荡荡的,死寂之气弥漫,守营的人见她从顾府车上下来,也懒得拦下盘问,任由她不停跑着。
孙牧远的帐帘还豁着一块口子没补好,不等掀开帘,她就隐约看见了男人的身影。
她刚要出声通报,忽闻里面有人说——
“抱歉。”
是顾景淮的声音。
与他昨夜说“我脏”时一样低沉发闷,可气息却平稳不少,更像是他原本该有的样子。
“哼,你对得起谁。”
这话是另一个男人说的,此人声音她既熟悉又陌生,听上去像是破了许多洞的斗篷兜着风,极其嘶哑。
都这样了,还要发一声“哼”来抱怨。
这种心性之人,还在这帐里,那必然是孙牧远本人无疑了。
姜初妤悬着的心霎时垂落,不禁咧嘴笑了起来,没有什么比人还活着更值得庆幸的了。
与此同时,顾景淮也余光注意到外面有人,拎着刀剑走来,帐帘一掀,笑容满面的夫人映入眼帘。
他凤眸微睁,下意识挪步挡在她身前,不让她看里面。
“皎…”
顾景淮脱口而出,却又顿住,心里有些打鼓,她听自己这样叫她,会不会心中觉得恶心?
于是改口:“夫人来此作何?”
姜初妤自然注意到了,他不愿再那样叫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