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561)+番外

王丞相哑然无语。

姜韶华目中绽出光芒,几乎要为太和帝鼓掌道好了:“皇上这番话说得太好了!”

“公主和亲,古来有之。可臣妹每每翻看史书,看到的多是和亲公主早早凋零的凄惨命运。国朝昌盛战力强大,才能江山稳固。柔然野心勃勃,便是皇上允了和亲,也太平不了几年。倒不如早做准备,随时应对柔然出兵。”

太和帝点头:“堂妹说得有理。朕现在就要见几位将军,朕要亲自问问他们,若是柔然出兵,他们要如何应对。”

说着,太和帝冲葛公公示意,葛公公立刻上前,扶住太和帝的胳膊。

太和帝已经许久没出过寝室,此时在葛公公的搀扶下,迈步走了出来。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姜韶华紧随其后,心情复杂的王丞相默默跟随。

太和帝出现在昭和正殿里,众文臣武将既惊又喜,齐齐拱手行礼:“臣见过皇上。”

太和帝道:“众爱卿平身。”

君臣一番见礼后,太和帝直接了当地说道:“国书朕看过了,朕不同意。这件事不必商议。”

“现在,朕要问一问众卿,如果柔然借此为由出兵,该如何应对?”

左大将军第一个拱手出声:“回皇上,末将在边关镇守十数年,和柔然骑兵屡屡交手,对他们的战力最熟悉清楚。柔然骑兵都是自小练起,他们在马背上吃喝,骑马如呼吸一般。单论骑兵,柔然骑兵勇悍至极天下无双。大梁边军擅长守城,固守城池,将柔然骑兵拒之城门外。想反击大败柔然,却着实不易。”

左锋不是在泼冷水,说的都是事实。

包大将军刘将军宋将军和新提任不久的司马将军,各自点头。

“大梁虽有马场,这些年也养出了不少战马,不过,军队里的骑兵只占了三成。且多是一人一马,一人双马的精锐骑兵,最多只有一成。”

“这点家底,都拿出来和柔然拼命,怕是还不够。”

之前武将们慷慨激昂,不肯让公主和亲。现在太和帝拿定了主意,问及如何和柔然打仗,众武将的态度顿时有了微妙的变化。

……

第519章 和亲(二)

太和帝心中恼怒,眉头皱了起来:“照你们这么说,这仗是打不得了?”

左大将军不便多言,包大将军张口道:“一旦柔然出兵,第一个要面对柔然骑兵的就是边军。到底能不能打,得看范大将军。”

“请皇上立刻下密旨,令边军严阵以待。”

边关路途遥远,便是快马送信,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真打起仗来,消息传递不及时。就得全靠范大将军和边军了。

太和帝心里沉甸甸的,忍不住看一眼姜韶华。

姜韶华没有立刻出言安抚天子,而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回边军:“边军以守城为主,正面对敌,肯定打不过柔然。不然,也不会有之前的溃败。”

“本郡主没有奚落左大将军的意思,左大将军不必觉得难堪。大梁兵弱,I远不及柔然骑兵凶悍。战败不能全怪左大将军。”

“而且,边军刚换了主将不久。如果过个三年五载,或许还好些。现在范大将军根本不能掌控全军,这战力就得再打个折扣。”

太和帝听得嘴角直抽抽:“这么说来,边军根本不是柔然骑兵的对手!”

姜韶华嗯了一声:“不是臣妹故意泼冷水,这是事实。”

太和帝看向左大将军。

左大将军迟疑片刻,也叹了口气:“末将不想灭自家威风长敌人士气,不过,郡主说得都没错,边军守城还行,正面迎敌,胜算不到三成。”

就这三成,还是往好了说的。事实是,边军前哨营在外巡逻,只要遇到柔然骑兵,便是一场恶战,很难保住性命全身而退。也因此,前哨营是边军里阵亡率最高的兵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一般在军中犯了大错的,都会被调入前哨营。前哨营还有个不太体统的诨号,叫做“送死营”。

这些小事,不宜拿到朝会上来说,几位武将心中都有数就是了。

宋将军倒是勇猛,张口主动请缨:“皇上,末将愿意领兵前去支援边军。”

刘将军司马将军不甘人后,纷纷表示愿意领兵前往支援。

倒是左大将军,身份尴尬,不好吭声,只得继续沉默。包大将军统领御林军,要护卫京城安危,不可能离京远行,也没出言。

太和帝思虑片刻,做了决定:“先回绝柔然国书,传旨去边军,令边军早做应对。”

“其余诸事,慢慢再议。”

就在此刻,王丞相出人意料地主动张口:“皇上,这些事都要兵部统筹调度。请皇上下旨,赦免郑尚书,让郑尚书早日回兵部坐镇。”

张尚书戴尚书等人也有些意外,纷纷对视一眼,张口附和王丞相。

姜韶华心中哂然。王丞相这个老狐狸,是见她在朝堂搅动风雨,故意放出安国公来和她争斗夺权,以便有机可乘。

不过,这个提议确实提得无懈可击,正中太和帝下怀。

太和帝果然点头恩准,吩咐葛公公去安国公府传口谕。

……

小朝会里的消息动静,迅速传至景阳宫。

郑太皇太后震惊不已,霍然起身:“哀家这就去昭和殿见皇上。”

前来请安的宝华公主,美丽的脸孔一片苍白,用力咬着嘴唇:“皇祖母,孙女也想一同去。”

郑太皇太后爱怜地看向宝华公主:“宝华,你别怕。和亲一事,皇上已经断然拒绝。便是哀家,也不会同意这等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