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175)+番外

【从对各行各业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今职业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不是像古代,人读书的目标只有为官一个目标。】

“这话说的, 我们从古至今都这样啊。”诸朝读书以当官为目标的人们不服。

“可是后世不这样, 他们的世界, 除了读书和为官,还有其他更多东西,比咱们的路宽广。”

“我们从没想过, 读书除了为官外,还有其他更多可能。”

这点才是让他们受到触动的原因,就像脚下的道路变得更加宽广, 不再像之前那样狭窄。

【因为发展且均衡,所以咱们的科技发展也更为全面, 而不是像古代那样, 发明历史极为的漫长。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古代的发展是畸形的, 只有步入现代后,情况才好很多, 希望咱们现今发展能一直持续下去。】

诸朝古人们汗颜,“后世发展那么好, 都还自醒, 反观咱们, 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却在沾沾自喜。”

尤其是那些为官的,只觉得姜叶的话就像巴掌扇在脸上,让人羞愤、让人惭愧。

“后世说的没错,比起后世的百花齐放,咱们的发展很畸形,而咱们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从现在开始改变。”

“可是咱们该怎么改变?”

“从教育入手啊,后世不是都给咱们明说,教育才是百花齐放的基石吗。”

“只有教育到位,人才多了,咱们国家发展才能更好。”

“可这样一来,咱们原本的格局就会被打乱,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士、农、工、商阶级,也会更改,这对有些阶层有利,对有些阶层则不利。”

“……说的没错,接下来就看在人们心里,是个人利益重要,还是华夏发展重要了。”

“居然想考验人性,只怕结果你会失望。”

“所以我打算从自身做起,多收几个学生,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而不是光等着指望别人,那不现实。”有人决定付出行动。

而就像不被人看好的人性,面对天幕所言,的确有人心受触动,可是大部分权贵阶层,依旧以自身利益为主。

帝王们呢,有些就算明知道这样下去,王朝依旧避免不了灭亡。命运,也没办法改变。

那些有心改变,却无力改变的帝王们心里很难受。

但更悲哀的是大部分帝王都无动于衷,就算他们知道自己跟百姓们利益一致,只有对百姓们好才能让社稷安稳,可是他们还是没有从权贵们虎口夺食给百姓们的勇气。

就更别说为更多百姓开启民智这件事。

这么说吧,他们只要不故意打压百姓们开启民智,就能算的上好君王。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们感叹,“咱们各国的君王是不能指望了,只能靠咱们自己了。”

“好在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咱们能为后世留下更多著作!”

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都能留下诸多著作,现在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只会如虎添翼。

“而且咱们也可以像孔子一样,收很多学生,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有所局限。”

要不怎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百花齐放,诸子百家的思想境界也非常高。

他们意识到短板后,就会去补齐短板,而不是固执的放着不管。

相比起诸子百家的主动来,他们所在时代的君王行动力堪称迟缓。

因为比起开启民智,让华夏发展的更好,此时他们更关心对付秦国。

而秦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他们很清楚,乱世之中,只有速度快,才能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其他时空,秦国是战国时期的最后胜利者。

而他们不愿意故步自封,丢失这种优势。

此消彼长,秦国以动制静,搅动战国风云。

哪怕诸子百家们身为局外人,也能看清当今局势。

“其他诸国太过‘沉稳’,这种方法在之前有用,可面对当今变局,‘沉稳’就变成了迂腐。”

不是诸国应对方式不对,而是时局变幻太快,他们的应对方式已经落后。

除了战国外,还有变动的,莫过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等雄才大略帝王们的时期。

因为他们有压制手下权贵们的实力,也想让自己统治的江山社稷变得更好。

他们一反之前的愚民政策,放宽对百姓们的开智,不再禁锢百姓们的思想。

除此之外,他们还建官学,数量虽然没办法和后世官学数量比,对比之前,却是一个良好开始。

除了他们,邓绥、武则天等执政者,更对女子们的读书问题上心。

她们同样建立官学,只是和其他男帝比,女子数量更多。

【除了阿拉伯数字外,还有标点符号和拼音字母值得重点介绍。

先说标点符号,咱们古代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的,这就导致同一段话,不同的人,断句也有所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买了书籍外,还需要老师们指点的原因,因为光看书,根本看不懂。】①

“断句?后世断句问题统一了?”诸朝听到断句,有人忍不住皱眉。

“真是荒唐,万一先贤们话被扭曲怎么办?”他们十分担忧后世人乱来。

【比较经典的断句段子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中间没有标点符号切断,那么不同人,就可以得出不同理解。

而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姜叶和观众们互动。②

诸朝有文化的人们看着这句话若有所思,“这是一句明显赶人的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