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女配亲妈!(267)

作者: 蜜糖甜心脆 阅读记录

李言言还特意拜托修仙界的碧寒仙子,为他俩寻觅到了真正的好运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好运符都是一次性的宝物,她就决定在会试那几天给他们用上。

其实李言言对他们的实力还是相信的,但是不要忘了科举也会发生很多意外,比如分到臭号,比如房顶漏水,用个好运符也能避免这些意外。

果不其然,这一次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会试九天七夜两人精神都很好,中间换场两次两人位置都不错,唐有铜出来还在说,要是他被分到臭号了,可能都做不下试题了,毕竟他们嗅觉超灵敏。

李青山这次依然表现出色,又是第一名会元。好多关注科举的人,都认为他极有可能成为后续殿试中的状元。

毕竟,在此之前,他已经成功斩获了解元和会元两个重要头衔,而且曾经还是小三元。

所以哪怕为了祥瑞,只要他在殿试时发挥不至于太差劲,那么圣上几乎必然会钦点他为状元,让他连中六元。

而另一边的唐有铜此次也同样成绩斐然,位列第三名。当人们得知他们俩竟然是舅甥关系之后,一个个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看他们气质和舅甥同为进土,大多数人还猜测他们或许来自某个隐世大族。可经过一番仔细打听后却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罢了。

如此一来,这个消息瞬间引起了更大的轰动,一时间前来向他们说媒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还有些心急之人,企图在放榜之时直接将他们“榜下捉婿”带走。

好在他们平日里服用过大量修仙界的丹药,身体素质远超常人,因此才能轻而易举地迅速溜走,从而摆脱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成亲风波。

到了殿试这一天,李言言他们是饭吃不下,门也不想出了,几个人就在家里团团转,唐大海一边转嘴里还振振有词,念得人心烦意乱,还被李言言吵了一通。

李青山才华横溢、表现出众,深得圣上青睐,圣上当场钦点他为状元。

原本按照考试成绩来说,唐有铜理应能获得探花之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殿试的第二名卢泽铭生得极为俊美,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圣上见其容貌不凡,一高兴便将探花之名赐予了他。如此一来,唐有铜只能顺位补上成为榜眼。

虽说名次比原先预期高出了一位,但唐有铜心中却始终愤愤不平。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已究竟哪一点不如那个卢泽铭?

论起相貌,他自觉并不输于对方啊!为此,唐有铜那段时间整日在家中念叨此事,满心不甘。

而作为曾经亲眼目睹过他们游街盛景的李言言和田氏,那天自然是见到过卢泽铭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风姿绰约、俊美非凡。

面对唐有铜的抱怨,她们实在无法违心地出言安慰。

偏巧就在游街前一日,唐穗穗老师通知她,她喜欢得某本诗词的女词人,这次路过京城,就在郊外的凉亭可以见上一面。

唐穗穗本来不打算去的,但是唐有铜和李青山都让她去见一见,词人年岁已高,可能这辈子就这一次了,不要留下遗憾,故而她未能亲眼看到游街时的情景。

当唐穗穗回来听到兄长一直在念叨他的探花位置被抢,不禁对这位新晋探花郎卢泽铭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于是唐穗穗竟然假意送唐有铜他们去翰林府,实际上是准备观看探花郎的风采,谁曾料到,正是这一次偶然的举动,竟促成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后来经过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巧合与际遇,唐穗穗与卢泽铭渐渐相识相知,最终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这可真是让唐有铜心中愈发地不爽快起来,觉得卢泽铭不仅抢了他的探花郎称号,还抢走了他妹妹。

要知道,自已可是唐穗穗的亲哥哥,要想娶唐穗穗不得过自已这关呀,于是他便借着这个身份,故意三番五次地给卢泽铭出难题,好好刁难一下这位未来妹夫。

而卢泽铭呢,面对大舅哥的种种考验,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唐有铜的勉强认可。

且说那李青山他们三人,因着分别高中状元、榜眼以及探花,得以直接被留在了翰林府中任职。

第250章 福宝文完

时光匆匆,一晃三年时光都过去了,在这三年期间,他们三人都已先后成家立业。

李青山迎娶的乃是翰林学土家的千金小姐,而唐有铜所娶之人,则是户部尚书府上的嫡孙女,说来有趣得很,促成这段姻缘的媒人,还是唐穗穗的授业恩师。

至于唐穗穗嘛,自然是和卢泽铭喜结连理,成就了一段美满佳话。而卢泽铭的父亲,此时正在江南某地出任知府一职,自已过来不了,还专门让他母亲过来提亲,并操办婚礼。

虽说如今李青山等人皆已成婚,李家就和唐家分开居住了,唐穗穗也嫁出去了,但三家人隔的很近,每当李言言在红包群里得了什么稀罕宝贝或是好吃好玩的物件儿,总会贴心地给他们也备上一份。

唐穗穗与卢泽铭成婚后不久,她婆婆便执意返回卢父所在之地,且并未要求唐穗穗随行相伴,而是嘱咐她安心留在此处照料卢泽铭。

如此一来,唐穗穗也没有婆婆给她立规矩,时常往返娘家探望,连带着卢泽铭下衙后都经常来唐家蹭饭吃。

而且唐穗穗和舅母、嫂子年龄差距不大,也都知书达礼,所以她与舅母以及嫂子相处得极为融洽,情同姐妹一般。

这三年间,李言言他们都没有回过桃花村,仅托人捎带些物品返乡,告诉他们两个孩子成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