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女配亲妈!(268)

作者: 蜜糖甜心脆 阅读记录

如今翰林府的三年任期已然结束,李青山和卢泽铭皆决定外放为官。唐有铜本来也打算外放的,却因娘子身怀六甲,怀相不好,故而选择留守京城。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唐有铜再次通过岳父得到了外放机会,去富饶的地方担任知州一职。

尽管此后他们三家唯有在回京述职时方能相聚,但凭借着长年累月的书信往来,情谊丝毫未减。

唐穗穗自嫁人之后,便随着夫君卢泽铭到处外放。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卢泽铭都会在闲暇时陪着唐穗穗到处走走。

唐穗穗并非那种深居简出、只知在后宅消磨时光的女子。相反,她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热衷于四处游历参观当地的人文人化。

从雄伟壮观的古城墙到庄严肃穆的古寺庙,从风味独特的街头小吃到锦绣华美的刺绣,她无一不细细品味,寻找每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用心去感受每个地区独特而多彩的文化魅力。

时光荏苒,当李言言步入暮年之际,李青山已然凭借自身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进入内阁,成为朝廷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此同时,唐有铜也因其出色的政绩和深厚的学识晋升为尚书之职。

这二人在圣上不幸意外离世之后,毅然肩负起了辅佐年幼君主、重振朝纲的重任。他们以忠君爱国的信念和铲除奸臣的勇气,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泽铭却始终选择在外为官,远离京城的喧嚣与繁华。据史书记载,他一生勤勤恳恳,致力于为百姓谋福祉,办实事,深受民众爱戴。

唐穗穗对卢泽铭的选择也很满意,她希望自已能够如同她的老师一般,遍历四方山河,领略世间万象,而非被困于京城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此后多年,唐穗穗将自已旅途中所见所闻之事悉心整理,并加以巧妙融合,创作出了大量精彩纷呈的游记以及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

这些佳作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美景,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百态。

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文学的宝库之中,使得唐穗穗之名得以传颂千古,最终成就了一代著名的女大家之美誉。

不知是不是因为李言言经常给他们吃红包群里的好东西,他们一家的寿命都很长,连李木头和田氏都是活到了九十几才去世。

随着朝堂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李青山、唐有铜以及卢泽铭这三位曾在朝为官者,也先后选择了辞官归隐。

李言言和唐大海在送别父母李木头和田氏之后,便一路陪伴着他们到处游历。期间,他们也曾故地重游回到那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桃花村。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村里的许多人早已离世。唐老爷子、唐老大和唐老三等人皆已不在人世,就连被卖了的文老婆子,历经多年寻找依旧杳无音讯,现在应该也不在人世了吧。

至于唐糖,则早在多年前就遭遇不幸身亡。据说,她是被那位猎户意外失手打死的。

当听闻这个消息时,尤玉原本还妄图借此机会狠狠敲诈一笔钱财,但她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因为此事传到了唐老三耳中,他二话不说直接将猎户报官处置,最终这名猎户被官府抓走并流放到边远之地。如此一来,也算是替唐糖报了仇。

这些年来,唐家众人或许因唐有铜曾经所担任的官职而得意,唐有金当年还想去京城投奔唐大海,但是被唐老爷子拒绝了。

当时的村长也不给他开路引,唐有金还被族长暴打一顿,警告族里的人不准借由唐有铜身份惹是生非,不许去麻烦他,这让很多心里有想法的人只有作罢!

后来唐有铜听说这事后,更是特意派遣人手返回故乡修缮了族学,并慷慨解囊资助了众多唐家族人读书求学,还分别买了五百亩地送给村里和族里,又给老唐家送了一百亩地。

虽说这批受助学子当中未有一人能够金榜题名、功成名就,但至少经过这番努力,桃花村的整体生活水平相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51章 福宝文番外

时光匆匆,转瞬间唐大海也步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病榻之上的他气若游丝,已是弥留之态。

唐大海数十年来始终辛勤劳作,将自已辛苦赚得的每一分钱,毫无保留地交予李言言手中。

尽管两个孩子屡次劝他歇息,然而他却执拗不肯听从,执意要继续工作赚钱养家。

后来随着唐有铜官职的不断晋升,唐大海开始心生顾虑,担心自已的存在会对儿子的仕途产生不利影响。

于是,他这才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但回到家中后依旧忙碌不停,和李木头一样,在院子里做点小菜,完全闲不下来。

这些年来,唐有铜也渐渐察觉到,爹娘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毕竟,正常的夫妻怎会分住在不同的院落呢?他们唐家可和大户人家不一样,夫妻还要分开住,他们一直都是只有一个院子。

而且他们家向来没有纳妾的习俗,无论是唐有铜、李青山,亦或是后来的卢泽铭,他们皆是一心一意对待自已的伴侣,此生只愿与一人相守相伴,从未有过纳妾之举,甚至连通房丫头都不曾有过。

李言言也曾多次向唐大海提议,自已是不可能和唐大海继续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不如就此和离,也好让他另娶一房佳妻或是给他纳一房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