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朕要做渣攻(131)
霍祁只能说一句,活该。
霍祁随手一弹,桌面上的毛笔咕咕噜噜滚到边沿落到地面上。他最近越发喜怒无常,近旁伺候的人,也不知他突然将笔掷到地面,是生气了还是不小心,只能立马下跪求陛下息怒。
还有那等爱卖乖的,立马打蛇随棍上:“陛下可别为这些人气坏了身子。”
霍祁疑惑地看了他们几眼:“无缘无故的,跪什么?”
霍祁抬手让他们别跪了,自己起身走出大堂,沿着门廊绕到大堂后的回廊中,他那位刚刚还在阵前以命为筹的沈大人,此时正坐在廊下发呆。
霍祁走到他身旁:“我和董昭廷的话,你都听到了?”
听到他的声音,沈应回头瞥了他一眼,半是嫌弃半漫不经心地说道:“那么远的距离,你们又不是拿喇叭在屋里喊,我怎么可能听得到。”
霍祁笑了笑,撩开袍子坐到沈应身旁。
“那我现在重新说给你听一遍。”霍祁唇边含笑,“我要杀了董昭廷。”
沈应:“……”
沈应无语地看着面前人脸上的笑容,心道这人是不是真有毛病,杀人也这么开心,只怕前世是个为祸人间的魔星。
沈应默默坐离霍祁远一些。
“你是皇帝,自然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何必与我说。”
霍祁:“当然要说,毕竟你刚刚才与人家承诺了保人家不死,还拿性命担保,万一我杀了他,你跟着殉情,我不就亏了吗?”
沈应斜眼瞪他,霍祁立马改口。
“我的意思是说万一你认死理,真把命赔给他,那可就太傻了。”
金陵城破,纵然董昭廷约束手下,没有为城中百姓造成更大的伤害,但终究还是死了人。无论是城破之日,还是朝廷军队夺回城池之时,都有将士和被波及的百姓在战火中消亡。
这是董昭廷逃脱不了的罪过。
即便下了地府,入了轮回,这也是董昭廷必须扛在肩头上的债。
霍祁赞他深情是真,但对他的厌恶也是真。沈应怜惜他与妻子被权奸所害也是真,但也怨恨他为私人仇怨带累全城百姓。
沈应很清楚,霍祁不可能饶恕董昭廷,董昭廷也不值得原谅。今日他挺身而出,劝降董昭廷等人,只是为了金陵城中少动干戈,免得连累更多无辜之人。
对于董昭廷必然要面对的死亡,他的内心其实并没有什么波动。
这样一想,他与霍祁真是极为相似的一款伪君子。
沈应扯了扯嘴角:“别犯傻了,出尔反尔,不才是我们这类王孙公子的本性?”
真是尖锐的嘲讽,刺得霍祁心头还有点酸涩,麻酥酥的,酸得霍祁还有些爽快。他也不知为何听沈应嘲讽自己,承认自己的卑劣,反而比沈应将无数的期待加诸他身时,支持他、赞许他、崇拜他时,他心中感到更开心、更轻松。
这大抵这就是人性本贱。
霍祁放声大笑,大方应和沈应:“你总算懂了这个道理,也算我这些日子的言传身教没白费。”
沈应:“……”
论起脸皮厚,他对霍祁真是拍马难及。沈应斜睨了霍祁一眼,眼见皇帝眉眼俱笑、风流尽显,像极从前两人在府中谈笑。天地日月星河,都在这笑声中渐渐走远。沈应望了霍祁半晌,也低头一笑。
忽然沈应倾身,将额头靠到了霍祁的肩头。
霍祁的笑声骤然停下,像被人掐住了嗓子一样,惊讶地看着沈应的后脑勺。
这一刻他们是那么亲近,比从前唇齿相依更亲近,他隐约察觉到沈应在跟他分享一段情绪,但沈应什么都没说,他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靠在他肩上的这个人,在这一刻或许比任何时候都更懂他。
沈应做了一些决定,他捡起了一些不属于他的重担,这意味着他会慢慢变成霍祁熟识的那个沈应——也或许永远不会变成,因为那个沈应已经死了——这也意味着他要埋藏所有的天真,去各种阴谋诡计淌一遭,最后可能还会落得一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突然,面对一个烂好人的沈应,变成一件极为简单、极为舒心的事。
因为霍祁已经跟他的那样沈应一起经历过那些困难,他知道那有多难。九九八十一难,七十二般苦楚,最后也修不成正果。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就这样置身事外,冷眼看着众生在苦海中沉浮,总归他们不会是最可怜的那拨人。
沈应却说。
“我总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沈应在霍祁的肩头喃喃。
不管他们有再多的矛盾,霍祁也是沈应此生唯一的知己、唯一爱人,他有多少烦心事都可以说给霍祁听。
——至少现在还是如此。
“金陵,京城,就在我们两个的眼皮底下,都有那么多冤苦,如果我们当时再上心一些、做得再多一些,而不是总是将目光投在对方身上,总是为了一些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吵闹烦心,会不会有些事情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沈应不是在平白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他说的是真心话。霍祁叫各地官员赈济灾民的命令,本身是个好决定,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身体力行的程度,都昭示了他的真心。
所以沈应一向知道,这人玩世不恭的面孔下,并不是他想要向沈应展示出的冷漠残忍,只是还不够,他们做得还不够。金陵守军就是因为这个命令,被贪心不足的贾仁挪用了军饷,每日都要操练的士兵,日日却以清水为食。
是你,你不反吗?
所以他们跟着董昭廷一起反了。
放任狗官为祸官员百姓,这难道不是皇帝的责任?皇帝的责任……霍祁的责任,难道不是沈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