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尘(268)

作者: 未晏斋 阅读记录

这就是妥妥的割地赔款,外加以民众为他国奴役,把国格放在靺鞨的脚下踩。

凤霈半日不说答应的话,只陪着笑道:“喝酒,喝酒,这些烦心事一会儿再说吧。”

“不,酒够了,先说这事吧。再烦心,总得面对。”

“不在其位,不好答应啊……”

“在位就好答应了啊。”温凌漫不经心的,拨弄着酒杯,“无非是鄙国的册封文书、贵国的推戴状,很快就能到位了。你我今日的话,虽不是当着大家的面说的,咱们靺鞨人不喜欢耍奸,说了,就和立誓差不多。”

他目光灼灼,锐利地盯着凤霈。凤霈觉得浑身给他盯得又燥又热,不敢答应,又不敢不答应,如坐针毡,只能乱以他语:“这个……既然不喝酒了,先吃点菜,这是新捕的洛鲤,醋烧加葱,一点不腥……”

温凌眉目一凛,正待说话,突然听见乐伎队伍中玎玎玲玲响起琵琶曲声,他皱眉想呵斥乐伎太不知趣。却听弦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清脆,他一滞,目光瞥过去,果然是那神色淡漠的何娉娉,一双修长的素手灵活地弹拨着琵琶弦,朱红的指甲仿佛在丝弦上翻飞,令人眼花缭乱。

而那曲子,更是如月穿云,直往人心里去。

温凌爱音乐,顿时就怔怔然了,完全顾不上责怪她“自作主张”。

何娉娉此刻才转眸看他,只一瞥,也没有带笑,但目光如箭、如钩,穿到他心里,勾住了他的魂魄。

温凌的心里激荡的水与火,只有在两次失去凤栖的时候,他才感受到过这种痛苦至极的滋味但今日,痛苦又夹杂着欢愉和欲望。

他非常明白:这个女人,他要定了。而且,这一点也不难!

第140章

一曲琵琶终了,余音绕梁。

温凌缓缓击掌,眼睛全然看着何娉娉。

俄而转头对凤霈道:“大王,这个乐伎可能赠予我?”

凤霈说:“这个……她还是官伎的身份,我无权拿教坊司的小姐赠人。”

温凌笑道:“哎,大王还是记不得自己日后的身份推戴状上,册封文下,大王便是南梁的官家了,难道教坊司归属的太常寺,不是由皇帝统领的?”

“呃……”

温凌又追问:“那么,晋王是舍不得喽?”

“不是,不是。”凤霈双手乱摇,“此女我从未沾染过。”

温凌边直勾勾盯住了何娉娉:“凤栖不在了,我以此女抵偿一千锭金子与凤栖帝姬公主的身份相称,如何?”

自然是极给何娉娉颜面了。他笑吟吟地想从何娉娉脸上寻找一丝娇羞或一丝感恩。

但何娉娉怒发冲冠,站起身来,把手里的琵琶用力往地上一摔,丝弦猛然断裂,发出“铮铮”的共振。

凤霈见温凌色变,自然也慌了,起身戟指何娉娉道:“大胆!你虽由教坊司管辖,但毕竟还是乐户贱奴这是要造反了么?”

扬脸向外叫人:“来人,拿她出去,抽四十鞭子!”

温凌只觉得这是前丈人给他英雄救美的机会,于是笑着阻止道:“诶,何必如此煞风景。大概是误会了:说‘抵偿’,其实抵偿的是国家的金银,我自己定然另有爱宠的法子。”

凤霈陪了一笑,对何娉娉呵斥道:“这是冀王抬举你!你不晓得么?”

何娉娉倔着脸不说话,只斜瞥了温凌一眼。

于是温凌又补充道:“自当随我的大车,不会像其他女子一样缚于马背。今夜进幸后,便是我的人了,来日会给名分。”

仿佛含情脉脉似的:“你放心。”

何娉娉滚落两行泪,别过头说:“我去与姊妹们告个别。”

温凌笑道:“去吧。这琵琶可惜了,音色那么好!明儿寻个好乐匠修一修吧。”

他突然心中快乐起来,自斟了一杯,对凤霈遥遥一举:“两件事都算谈定了。岁币和割地两条条款,大王也不要觉得难过,这是您兄长造的孽,兄债弟偿,只要来日两国和平了,大家只会感佩大王的保全。”

“滋溜”就把酒喝了。

何娉娉到了后院,看见满心焦急的凤栖。

她擦了擦脸上两行泪,说:“他上钩了。”

“你真的要这样做?”凤栖问,“真的值得?”

何娉娉冷笑道:“现在后悔也晚了。不过,你和晋王答应我的事,你们要做到。”

凤栖慎重地点点头:“嗯,爹爹手中有何家翻案的证据,以往拿出来也没有用,如今爹爹登基,执掌权柄,往事翻供,指日可俟。”

她又问:“我姐姐、你姐姐何家,究竟是怎样的冤、怎样的屈?”

她叹口气:“我姐姐一辈子悒悒,但从来不肯跟我说。”

何娉娉毫不客气道:“跟你说又有什么用?姨母当年嫁于晋王,无非图着晋王能为何家翻案。结果你这位爹爹,不是‘不敢’,就是‘不能’;而你,生在这样的富贵家里,享用万千福祉,从没经历过我身处的那个地狱,你又如何有心为你姐姐、为何家翻案?姨母又何必告诉你,再多伤心一次?”

“我并不是!”凤栖一再被她瞧不起,心里委屈,声音也高了。

何娉娉摇摇头说:“别为这个争了,声音再高些,当心温凌循声过来。如今我李代桃僵,大概本就是天命,只是生生地晚了一年而已。我也认这个命。何家是什么冤,什么屈,你爹爹都一清二楚!你只去问他。”

晋王“不敢”“不能”的事,或许凤栖会敢,会能。

默然了片刻,她又说:“我毕竟是女子,就算他对我能有宠爱,不把我混同于那些掠去的为奴、为妓的人,我只怕也很难有直接报信的机会。但以几首词牌为示意:《谒金门》为战祸难免,《清平乐》为暂时安定,《风入松》为他们败退……至于昼夜、南北、偷袭还是夹袭等,再另做主张。”

上一篇: 捡到聋瞎忠犬少年后 下一篇: 村居野趣